“大山深处绿荫环抱,吮吸龙潭水的滋养,孕育出绿色健康的高原食用玫瑰,从田间地头到产品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欢迎大家线上选购。”3月,他是西装革履的“男神”,为寻甸土特产品墨红玫瑰硬核代言;“‘听牧牛肉’主要产品有冷鲜牛肉、听牧牛排、听牧牛肉串、牛肉肠、牛肉培根等,可以满足您煎、炒、烹、炸、蒸、煮的需求,让您在厨房大展身手,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精品。”4月,他又穿上民族服饰,大力推广寻甸“听牧牛肉”。这位“带货主播”,就是华东理工大学定点扶贫寻甸县的挂职副县长董玉国。 董玉国多次当“带货主播”的背后,既是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暖心举措,也是华东理工大学结对帮扶寻甸脱贫攻坚事业的决心体现,更是国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缩影。 凝聚智库力量,为乡村振兴输送智慧 秉承“寻甸所需、华理所能”的原则,自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结对帮扶寻甸后,选派挂职扶贫干部,持续深入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充分调动科技、教育、校友、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书写了一段华理与寻甸的扶贫故事。在多方帮扶下,2018年9月30日,寻甸县正式脱贫出列,并于两个月后启动了乡村振兴工作。 这一年10月,董玉国作为扶贫干部来到寻甸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作为华理定点扶贫工作的前锋和桥梁,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成了此刻摆在董玉国面前的首要任务。 基于自身学历背景和长期实地调研,一个想法在董玉国脑海中酝酿——帮助寻甸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和筹备智力资源,同时打造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于是,董玉国开始筹划组织华理社会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在乡村振兴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专家到寻甸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其中被邀请的就有国内知名社会学领域专家曹锦清。 经过半年多的调研,2019年7月,小海新村、塘子大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初步规划方案诞生,寻甸成立了乡村振兴智库中心,并聘请第一批、19名智库专家。专家的注入,实现了寻甸智库零的突破,他们为寻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谋划策、问诊把脉、指明方向,为寻甸发展不断贡献智慧。作为寻甸乡村振兴重要节点,自此,寻甸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2019年底,董玉国又争取学校出版社向智库捐赠图书,丰富智库软件资源。2020年3月,在前期建设智库中心基础上,寻甸聘请了第二批智库专家,力量进一步充实。 输血只是外援,造血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基于这种认识,董玉国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