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打造的“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暨华东理工大学第34届思想学术节开幕式举行。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文汇·上观、青春上海、话匣子、第一教育、广州日报新花城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部分媒体报道刊载如下。
【光明日报客户端】“悦见人文”项目首场活动走进华东理工大学
4月29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打造的“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暨华东理工大学第34届思想学术节开幕式在沪举行。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上海市社联面向大学生创建“悦见人文”项目,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系列人文社科活动,是为了更好搭建文理交融的平台,助力同学们成为“左手握定理,右手执诗卷”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展现自信从容的青年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强调,学校将以“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启动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起新时代高校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全面实施深化文化内涵建设行动,努力培养具备科技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暨华东理工大学第34届思想学术节启动。
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受邀以“唐诗何以铸就中国诗歌的黄金年代”为题作首场报告。
据悉,华东理工大学本届思想学术节以“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科创铸就报国华章”为主题,为期两个月,校、院、班各团学组织联动,共分为“红色铸魂”“思想启明”“学术缤纷”“智创未来”四个系列开展活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颜维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华东理工大学开启“思想学术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打造的“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暨华东理工大学第34届思想学术节开幕式举行。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在活动中指出,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在强化工程特色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将文化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据悉,华东理工大学思想学术节为期两个月,校、院、班各团学组织联动,共分为“红色铸魂”“思想启明”“学术缤纷”“智创未来”四个系列开展活动。学校将通过举办迎天安门广场国旗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悦见人文走进华理系列活动、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等27项活动,实现“校级有重点、院级有特色、班级有项目”,让青年学生们在思想的思辨、学术的创新中茁壮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想学术氛围。
【文汇·上观】资讯 | “悦见人文”走进华东理工大学
日前,上海市社联联合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举办“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首场活动,当日也是华东理工大学第34届思想学术节开幕式。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受邀以“唐诗何以铸就中国诗歌的黄金年代”为题作首场报告。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让人们接受人文社科精神滋养,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独立自主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励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强国复兴的时空坐标系里,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轨迹正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高度重合。上海市社联面向大学生创建“悦见人文”项目,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系列人文社科活动,是为了更好搭建文理交融的平台,助力同学们成为“左手握定理,右手执诗卷”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展现自信从容的青年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社联副主席蒋传海强调,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华东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强化工程特色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文化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将以“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启动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起新时代高校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努力培养具备科技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
陈引弛教授从一首唐诗改变一位学者的人生路径说起,从唐诗的广狭定义、唐宋诗词的区别展开,与同学们分享了唐代各种题材的诗歌,从边塞诗到山水田园诗,从表现友情、亲情到表现爱情的诗歌,向同学们展示了广阔的唐诗世界和丰富的唐人情感世界,并就唐诗成为中国文学高峰的原因、阅读唐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分享。
2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场报告。现场互动交流环节,陈引驰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有关“如何更好用唐诗慰藉心灵”“人文学科有用无用讨论”等问题,指出人文学科对人生和生命思考的关键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奚彤云出席活动。活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林牧茵主持。
“悦见人文”项目是市社联构建分众化、广覆盖的社科普及新格局的创新举措。项目秉持“以文化人”宗旨,邀人文名家学者,走进沪上理工类高校,结合经典之作,以讲座、对谈、互动为径,搭建知识的阶梯,跨界联动碰撞文理交融新火花。本项目将继续在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系列活动,同时将逐步扩展到本市其他理工类高校,形成推动文理交融、惠及广大学子的社科普及新平台。
【青春上海】左手握定理右手执诗卷,面向大学生创建的“悦见人文”首场活动走进华理
为期整整两个月的华东理工大学本届思想学术节正在校园热闹开展,开幕式上正式推出由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打造的“悦见人文”人文社科项目首场活动。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以“唐诗何以铸就中国诗歌的黄金年代”为题作首场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本届思想学术节以“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科创铸就报国华章”为主题,为期两个月,校、院、班各团学组织联动,共分为“红色铸魂”“思想启明”“学术缤纷”“智创未来”四个系列开展活动。学校将通过举办迎天安门广场国旗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悦见人文走进华理系列活动、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榜样盛典颁奖仪式、第十八届读书月、“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科普论文大赛、“博思”学术论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等27项校级重点活动,实现“校级有重点、院级有特色、班级有项目”,让青年学生们在思想的思辨、学术的创新中茁壮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想学术氛围。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表示,在强国复兴的时空坐标系里,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轨迹正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高度重合。上海市社联面向大学生创建“悦见人文”项目,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系列人文社科活动,是为了更好搭建文理交融的平台,助力同学们成为“左手握定理,右手执诗卷”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展现自信从容的青年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说,学校将以“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启动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起新时代高校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全面实施深化文化内涵建设行动,努力培养具备科技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场,陈引弛从一首唐诗改变一位学者的人生路径说起,从唐诗的广狭定义、唐宋诗词的区别展开,与同学们分享了唐代各种题材的诗歌,从边塞诗到山水田园诗,从表现友情、亲情到表现爱情的诗歌,向同学们展示了广阔的唐诗世界和丰富的唐人情感世界。最后,从时代、诗人、读者三个维度分析了唐诗成为中国文学高峰的原因,并从字词、形象、意象等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阅读唐诗的方法。互动交流环节,陈引驰还一一回答同学们有关“如何更好用唐诗慰藉心灵”“人文学科有用无用讨论”等问题,指出人文学科对人生和生命思考的关键作用。
【话匣子】“悦见人文” 首秀华理!第34届思想学术节同步启幕
4月29日,“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系列活动暨华东理工大学第34届思想学术节开幕。活动由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打造。
开幕式上,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说,当代大学生青春轨迹与民族复兴征程高度重合,上海市社联创建“悦见人文”项目走进华理,旨在搭建文理交融平台,助力学子成长为“左手握定理,右手执诗卷”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彰显青年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书记说,此次以 “悦见人文” 系列活动启动为契机,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实施深化文化内涵建设行动,致力于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贡献华理力量。
开幕式后,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带来首场重磅报告——“唐诗何以铸就中国诗歌的黄金年代”。陈引驰以一首唐诗改变学者人生路径的故事为切入点,从唐诗的广狭定义、唐宋诗词区别讲起,生动展示了唐代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以及表现友情、亲情、爱情等各类题材诗歌所构建的广阔唐诗世界与丰富唐人情感世界。最后,他从时代、诗人、读者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唐诗成为中国文学高峰的原因,并分享了阅读唐诗的方法。在互动环节,陈引驰解答同学们关于“如何用唐诗慰藉心灵”“人文学科价值”等提问,强调人文学科对人生和生命思考的重要意义。
据悉,本届思想学术节以“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科创铸就报国华章”为主题,将持续两个月,设置“红色铸魂”“思想启明”“学术缤纷”“智创未来”四个系列活动。学校将举办迎天安门广场国旗仪式、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主题音乐会、读书月、“挑战杯” 校内选拔赛等27项校级重点活动,营造浓厚校园思想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