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由我校联合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主办的“共建韧性社区 畅享健康老龄”论坛在徐汇校区成功举办。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政部原副部长陈虹,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会长陈越良,原统战部经济局局长曹虹冰,中央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主任王光辉,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原常务副司长王胜利,中国健康报社原副社长蔡顺利,《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魏晓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党支部书记、驻会副会长钱阳明等相关部委的领导,以及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出席会议并致辞。
图片说明: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政部原副部长陈虹致辞
陈虹在致辞中指出,社区作为社会基础单元,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阵地。他强调,韧性社区建设对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陈越良在致辞中指出,构建韧性社区与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及社会风险的关键举措,需要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他坚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幸福家园行动为支点,通过设施适老化改造、应急机制优化等举措,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升级。
图片说明: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会长陈越良致辞
钱阳明在致辞中指出,社区医学救援是构建韧性社区与健康老龄化融合发展的关键。他强调,基层急救能力建设应以“医防融合”为核心,通过完善急救网络、推广智能设备、强化居民培训,提升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图片说明: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党支部书记、驻会副会长钱阳明致辞
阎海峰在致辞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华理围绕现代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四化”战略和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推动成立华东理工大学康养研究院是为了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
图片说明: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致辞
在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蔡顺利和王胜利分别做了题为“智慧赋能韧性社区:从健康管理到应急响应的全面升级”“智慧健康社区赋能行动:提升老龄健康安全的实践路径”的主旨发言。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局长周莹、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严强分别介绍了徐汇区和苏州市在养老方面的经验做法。我校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教授做了题为“学科融合驱动康养产业创新实践”的专题分享,介绍了学校各相关学科在大健康领域的相关成果,以及推动与安徽三联学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合作。学校将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康养技术、康养产业、康养政策、康养服务、康养设计等研究和实践链条。
活动现场同期发布了《大国之基·幸福家园》2025年全国两会特刊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案例,特刊收录了全国16个科技创新案例,涵盖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创新成果。这些案例涉及社区治理、养老服务优化、环境美化及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现了各地社区发展的卓越成就。
下午举行了“多方协同推进城市健康老龄化”与“韧性社区建设中的老龄化应对策略”两个分论坛。来自长三角区域的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代表通过案例分享、互动交流、专家答疑等形式,深入探讨了韧性社区与老龄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途径与载体,我校康养团队的老师们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专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