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拥有69所普通高等学校,有力推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验室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安全可靠的实验环境生态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尤其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前提。构建系统、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在今年上海两会的提案中,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春忠聚焦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其强大的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和精准预测能力有望重塑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保障科研工作安全、有序推进,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安全风险评估往往涉及到对机械、电器、温度、火灾、噪声、毒物、辐射、化学、实验内容、材料等的综合评估,一般实验人员往往无法完成或做不到全面、正确进行评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人工监督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且很难做到全程无死角覆盖。
李春忠建议,构建智能风险感知与预警体系。由政府推动高校实验室引入AI智能传感器网络,融合图像识别、气体检测、温度与压力监测等多模态技术,对实验室环境和设备进行全方位、实时感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根据风险等级自动触发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并通过实验室广播、手机推送等多渠道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风险在萌芽阶段就得到有效遏制。
建立安全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中心。由政府牵头,整合实验室安全数据资源,搭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打破数据孤岛。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安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挖掘潜在安全风险因素和事故规律。该中心不仅服务于实验室自身管理优化,其分析结果也可供城市安全管理部门参考,帮助城市管理者全面了解区域内实验室安全风险态势,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