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华东理工大学涉外法治论坛在我校逸夫楼演讲厅举办。中国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原条法司司长、中国驻马来西亚原特命全权大使黄惠康,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庭长何云等近100位来自学术和实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参加年会。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彭德雷主持。
阎海峰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同时向上海法学界长期以来对华东理工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各项工作大局,此次论坛的举办,具有特殊的意义。
施伟东对我校法学学科建设和上海国际法研究会的学术研究贡献给予肯定,并指出,本次年会暨论坛以涉外法治为关键词召开,体现了法学研究服务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学术理念。龚柏华在致辞中对上海市法学会长期以来的支持和指导以及研究会广大学术同仁的积极支持表示感谢。
黄惠康以“当前国际法研究与运用热点及注意事项”为题为年会作主旨演讲。黄惠康从国际法理论研究、未来方向、方法论3个方面展开,分析了最近5年来涉外法治的建设情况,对涉外法治基础理论研究已取得的重要阶段性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未来的涉外法治建设要从理论层面按照思想引领、理论探索、系统集成的思路推进,在实践层面要体现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和行动落地的要求。
主旨演讲阶段由龚柏华主持。与谈人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李伟芳对主旨演讲中涉外法治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和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立场要求进行了回应,表达了中国走出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和期望。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聘院长徐国建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3个方面分享了见解。
论坛第二阶段以“进一步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国际法研究与运用”为主题,共分两个专题。专题一“国际法前沿理论与实践”由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力主持。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忠法,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庭长何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三分院检察官王新新,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本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陶立峰分别以“上海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一带一路’建设语境下中国国际法的贡献”“国际法在涉外审判中的运用”“涉外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国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制度建构——以对接CPTPP 相应规则为视角”“WTO投资便利化协定与我国高水平投资条约升级”为题进行了发言。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国华,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张庆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蔺婕作为与谈人对以上嘉宾的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专题二“部门国际法问题研讨”由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丹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闫卫军、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加、上海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杰、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珊珊、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研究部主任伍穗龙、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柳新潮和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祝宁波分别以“论仲裁程序中的实体法律适用”“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地方仲裁立法引入临时仲裁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中企海外供应链重构:被忽略的关键法律步骤”“再论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措施的可诉性空间”“跨国公司侵权母国诉讼的优化困境与完善进路”和“美国相关制裁法案的新发展及应对”为题进行了研讨发言。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聘院长徐国建、上海国瓴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兼管委会主席高慧、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梁咏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承办,上海市徐汇区法学会、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基层治理研究基地(华东理工大学)协办,并得到了上海国瓴律师事务所、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以及《东方法学》《学海》《国际商务研究》三家期刊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