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丁伟:“大设计观”驱动新质生长,上海正构建“设计创新型城市”的本土化范式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霍璟祎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丁伟有着多重社会身份。

作为工业设计师,他正忙碌于最新一代四足机器人的设计,在医疗健康、智能生活等领域探索着设计新的可能;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创立的木马设计成为中国十佳设计公司,树立了业内协同创新的典范;作为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教师,他正带领十几名研究生展开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探索;作为一名社会活动者,他多年来活动于各类行业大会、专业论坛,奔走于边远的县城和乡村,致力于推动大众理解设计,走向设计……

但也有很多时候,他会回到M50创意园一隅的那座小院子,拿起画笔,画田野,画高山,画自己。

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开幕之际,我们来到这座小院子,围绕设计与新质生产力,围绕“大设计观”,围绕社会创新设计,围绕设计逻辑的重构,展开了对丁伟的访谈。

与大部分设计师不同的是,由于熟稔于产学两端,丁伟有着很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他常常针对不同的设计学命题建立起大厦般的阐释框架,但很鲜明的一点是,这座大厦的根基是对现实的关照。

正如他在此次访谈中提到的“上海设计创新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宏大的理论框架绝非空中楼阁,而是从发端于细微处的一个个现实问题,形成一项项指标,涓流入海,来构建中国本土化的设计创新型城市理论范式。这是一名中国设计师面对百年来设计学“东西之辩”的最新回答。

从设计驱动城市创新,到设计立县,再到乡创共同体;从三年前提出“设计创新型城市”典范的五层架构,到去年发布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再到今年对“设计驱动型新质生产力”的最新阐发……

从现实的层面而言,丁伟多维度的思考与求索,是为了“发现设计行业中的缺口并探索解决方案”。正如他的导师柳冠中所力倡的——设计要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其全部努力的最终旨归都是他个人微信中那个富有理想主义的签名:“西形东意,设计大同”。

丁伟:木马设计创始人,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未来设计研究院院长,环华理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设计立县计划推动者。

“设计驱动型新质生产力”

问: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主题是“设计无界,新质生长”。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设计应该发挥怎样的价值?

丁伟:设计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个价值是驱动产业创新,技术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则能更好地与需求相匹配,为创新技术寻找更好的应用场景。第二个价值是设计创新可以驱动整个商业模式的创新。此外,在今天,社会性设计也变得很重要,这就要求设计基于一定的场景,构建共同的愿景,来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乡交互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设计可以从产业创新、商业创新、社会创新全维度释放价值和能量。

新质生产力一直倡导的是基于多维技术的共振,而不是靠单一技术驱动,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集成,所波及的范围也是全社会性的。我对比了新质生产力的主张和设计100年来的一贯主张,发现它们之间实际上是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我提出“设计驱动型新质生产力”这样一个概念。内涵有三层:一是指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二是设计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有效路径;三是设计在过去百年发展史中产生的研究方法、逻辑、流程,包括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系统设计观、设计理论框架以及设计伦理等,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方法和解决方案。

问:作为设计师,您将自己的目标定义为探索设计的边界。这也与大会连续三届强调的“设计无界”相合。在当下新技术、新理念的语境中,设计的边界是什么?

丁伟:为什么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连续三年以“设计无界”为主题呢?背后的意义实际上是想探索“大设计”的概念,不是只聚焦设计师本身、设计界本身或者设计能力本身,而是要把设计当作一种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这是在融合当中迸发出来的力量,所以它的边界就变得模糊。

最早我是从产业维度介入工业设计,后来我发现如果只提升了产业,人居空间环境不够好的话,城市的魅力还是不足。空间做好后,会发现城市的品牌和文化底蕴是更重要的养料。这些设计都做好后,如果软性的服务和系统不到位,城市就会失去了温度和效率。

去年,我推动建立上海设计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有一个研究方法,就是把设计的本体和设计驱动的对象作为两个很重要的因素来重构,设计的本体主要指设计界所谓狭义的设计。设计驱动的对象被解构成五层结构:最基础层的是物理层,包含了规划、空间、环境等物理层面;然后是信息和服务层,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再往上发展,就是产业;然后是生活消费;最后,是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也就是说,从设计的本体到设计的对象,共同构筑了上海“设计无界”的全方位要素。

我经过10多年的探索之后,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框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设计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基本上都是线性的,分为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等,但建构“大设计观”,恰恰需要打破线性,变成网状和立体状,这种融合与破界,实际上与新质生产力的主张是匹配在一起的。

无界的设计

问:具体而言,如何以“大设计”驱动城市创新,推动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丁伟:我一直倡导,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既要有手指末端的细微感知力,又要有宏观的阐释系统问题的能力。因为设计的进化是从最早物理逻辑的设计开始,逐渐转向了信息逻辑的设计,比如以交互设计优化用户的体验。然后转向了服务系统设计,比如一座美术馆的设计要从人的行为服务层面去思考用户旅程、服务触点、服务场景、服务范式。

而今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设计作为一种动能,激活城市社会和商业的价值。设计从无形到有形,从个体到系统,从节点到全流程,进化到今天变成一种动能,在无形之中激活万象的新生,它融入到万物当中,包含产品、服务、空间、体验,包含整个社会运行和城市发展。所以,我所倡导的“大设计观”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伴随着设计的能量和价值一步步进化而来。

当前,将设计纳入国家及城市政策和战略,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近十几年来,很多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设计发展战略计划,对设计的认知也不仅专注于设计本身,更专注于城市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等多个层面。法国2005年就对设计影响方面的数据进行了评估,英国2012年就鼓励设计思维、方法在公共部门的应用。

自上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已经过了14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两年以前,上海出台《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设计产业繁荣、品牌卓越、生态活跃、氛围浓郁“设计之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基于“大设计观”,构建了上海设计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设本土化设计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支撑,对未来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范式。

比如,在纵向逻辑上,我们设置了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0个三级指标,分别指向设计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准则层、方案层和指标层。就“城市品牌文化”这一个方案层而言,就细化为城市精神感知度、文明城市数量、人文景观数量、自然景观数量4个具体指标。我们希望能以这样的创新,使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建设有章可循,建成后评价有据可依。

问:从更广阔的视域看,“无界的设计”怎样驱动社会创新?

丁伟:社会创新设计关注很多问题,比如关注贫穷,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基于社会网络的分布式创新等等。我个人的探索主要是地域性社会创新,也就是通过设计的力量来驱动乡村、县域和城市的发展,实际上是希望建构起三者之间资源的一种多向交互体系。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

在城市层面,过去,我们谈设计对城市的价值,往往都指向城市规划设计,或者城市品牌设计。但我个人觉得,城市就像是一个人一样,它的需求是方方面面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城市也具有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全方位需求,我的实践是将城市人格化,建构起创建“设计创新型城市”典范的五层架构。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立体的系统,以上海的经验为其他城市推动设计的发展,提供一条有价值的借鉴路径。

在县域层面,我在13年前就开始推动“设计立县”,目前大概在全国有10个县域建立起了设计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基地、政策、人才,服务于当地的产业、文化与生活。中国的县域是非常复杂和多层次的,我们构建了设计立县十大模式,希望建构一个相对普适的理论,能够适应不同县域的需求。

乡村层面是我最新的探索。设计立县主要是解决制造业的问题,设计创新城市解决城市的问题,但还有乡村的设计问题,有待提出很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我最近两年提出“乡创共同体”的模型。

我研究了非常多的乡村,发现乡村振兴有的是从产业的角度,有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有的是从旅游的角度。我构建的“乡创共同体”是六位一体的,从产业,到文化,到建筑,到旅游,到体验,到公共服务,通过打造一个核心的引爆点,产生集聚效应,然后再慢慢扩散,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现在的实践主要是在山东兰陵县,目前是做了4个村,这4个村的工作都是结合当地的产业IP和地域IP来开展。比如,我们做的其中一个项目是围绕牛蒡产业搭建乡创共同体,今年刚刚获得了山东省乡村振兴的一个重大项目,让我们看到了通过设计赋能乡村,打造多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具有非常广阔的生命力。

重构设计的逻辑

问:人工智能给创意设计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丁伟:过去我们每次软件技术的迭代,都是一种工具的迭代。设计师通过驾驭这个工具,提升效率。但人工智能与过去这种工具层面的革新不同,它本身就变成了一种生产力,而不仅是一种生产工具,所以这个时候,设计业就面临着一种全新的逻辑重构。

第一个重构是设计工作逻辑的重构。过去我们要更好地驾驭工具,但是今天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师必须能更精准地提出问题来跟机器产生互动。从这个逻辑上,设计流程、思维观念都产生了变化。

第二个重构是设计机构组织形式的重构。人工智能对设计的影响就像是为农民发明了联合收割机,过去由很多农民人工种地,现在只需要一个农民就可以了,但是他需要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能力。所以在设计领域,我认为未来也会出现“超级个体”,这一个“超级个体”的能量可以等于以往50个、100个人的能量,这会导致设计机构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三个重构是设计人才培养范式的重构。设计人才培养的大纲教材、大学课程面临调整,有些教学工具和方法可能不再需要了,有些环节则需要我们要去弥补。目前,我的一个做法是打破边界,让学校跟社会的设计师、人工智能专家共同构建一个共创的参与式场域,让信息实现互通。

问:中小企业在以设计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匹配资源的能力较弱。对于这一问题的改善,您有什么建议?

丁伟:我想从观念、融合创新、自身这三个维度突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不仅是设计师的事,也应该包含企业家。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要全民科普设计的观念和思维方法,让设计的观念融入到企业家和大众的观念深处,我自己就写了一本设计管理方面的书,系统介绍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设计的流程方法。

第二点是一定要推动产教融合,助推设计机构和产业的联合设计,构建一些公共平台,让“外脑”与产业进行深度的互动,从而为企业、产业建构起完整的设计能力。

第三点就是企业内部也要逐步建立起设计部门,大企业一般有完整的设计工作流程,中小企业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可以依托一些核心岗位,比如产品经理、首席设计官,来调动外部的资源服务于企业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通过设计思维、设计流程与方法的导入,可以更好地为新技术、新模式寻找应用场景和各种可能。在未来,“设计驱动型新质生产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文来源: 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24-09-26  | 作者:霍璟祎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