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开学典礼举行

稿件来源:化学学院   |作者:化学学院   |摄影:化学学院   |编辑:   |浏览量:14

化学学院

为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和创新人才培养功能,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月6日,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开学典礼在我校顺利举行。

我校副校长朱为宏院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常华阳,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诸秋萍,工作站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杨浦高级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莘庄中学4个实践点的领导老师们与120名高中生和20名初中生共同参加了本届工作站的开学典礼。

全员合影

开学典礼由工作站站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文清主持。工作站以“美丽化学,神奇材料”为主题,带领中学生们踏上一场奇幻的化学、材料之旅。

朱为宏院士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向大家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以及工作站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科研平台,希望各实践点的同学们能够珍惜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敢于质疑尝试、善于总结思考、乐于交流分享,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常华阳介绍了上海市工作站的总体情况,并对工作站的活动开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诸秋萍分享了中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的活动开展情况,鼓励同学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院士致辞

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常华阳致辞

华理附中校长诸秋萍致辞

工作站站长张文清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本次工作站开学典礼还特别邀请了2023年工作站的优秀学员到场,并为他们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管睿文同学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其在工作站实践活动中的心路历程。他提到,这不仅是一场对学术研究和科学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对科学精神的极致追求体验,并鼓励大家要勇于在实践中磨砺真知灼见,敢于在创新浪潮中实现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让青春在不懈追求与探索中绽放光彩。同时,实践点的老师们为2024年的新学员代表颁发了学员证。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宗克伦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表示将珍惜此次创新实践活动的机会,深入细致地完成所承担的创新课题研究,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

颁发第四届优秀学员证书和第五届学员证

工作站学员交流学习体会

我校曲大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分子机器与动态化学”主题讲座,带领同学们穿梭于超分子化学和分子机器之间,领略化学世界的无限魅力,点燃学生们对科学实践的热情与兴趣,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曲大辉教授作科普讲座

工作站副站长张玲帆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工作站所依托的教学科研平台、师资队伍、科研创新实践模式以及本学年的教学安排,并详细讲解了每一个课题的情况,指导同学们通过选课小程序在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副站长张玲帆介绍工作站基本情况和研究课题

当天中午,在相关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亲眼目睹现代化学实验室和高精尖科研仪器,感受浓厚的科学氛围。

同学们参观诺奖中心和实验室

下午,工作站举办了系列专家讲座。讲座由工作站副站长徐志珍教授主持。我校戴升教授作了“化学元素与中国—从青铜器到航天器”的讲座,他以化学科普为引,巧妙串联至学科尖端,生动讲述中国化学发展脉络。王利民教授带来了“化学与艺术”主题讲座,创新提出两者交融理念,鼓励同学们积极跨界探索,于艺术中发掘化学之美,在化学中感悟艺术之魂,共同开启“学思美创”融合教育新篇章。

工作站副站长徐志珍教授主持专家讲座

戴升教授作科普讲座

王利民教授作科普讲座

最后,高中生们依据选课结果,与各自课题导师进行了深入的面谈交流。本届工作站汇聚了13位导师精心设计的涵盖文物保护、分子探针、靶向药物、环境保护等前沿领域的13项研究课题。未来,导师们将亲自带领高中生们开启科学创新实践之旅,体验化学学科前沿成果和科学技术。

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建立了包括创新课题研究、系列科学实验课程、科研展会参观、趣味科普活动等组成的特色培养课程体系。工作站兼顾科学普及与青少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任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机会,对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9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