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高校院系副书记专题培训在我校举行

稿件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富琳桦   |摄影:学工部   |编辑:   |浏览量:10

学工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进一步提升上海高校院系副书记思政工作能力和队伍建设水平,6月上旬,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承办的2024年上海高校院系副书记专题培训在我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30余所高校的52位院系副书记参加了本次培训。

会前,我校党委书记蒋传海来到培训现场,会见了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白永生等校外嘉宾一行,感谢他们对我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支持。

在开班仪式上,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作动员讲话,指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作为数字思政体系的重要支柱,院系副书记应当以数字思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引领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相融合,推进以数育人、以数化人,使思政工作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期待,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数字意识,涵育数字素养、驾驭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致辞并对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对各兄弟高校的学工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建设教育强国的步伐越发清晰坚定,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蓝图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次培训将通过专家报告和走进临港产业区,通过“面对面”“门对门”“手拉手”,帮助学员增强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政策的双向理解,亲身体验数字新动能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期望各位学员在新时代新征程,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为本次培训作首场报告,并向学员代表赠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青年学者成长之路》书籍。冯刚深入解读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特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实践革命中最具独创性和原创性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融通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也是为党的创新理论作贡献。他期望各位学员要做思想的行动者、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者,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情怀、世界眼光、时代特征”,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思维、历史思维和实践思维,不断提升建设水平与科研能力,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好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汤荣光就《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作专题报告,对“意识形态”一词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剖析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深刻意义。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洪涛就《高校宣传工作中的舆情风险:表现与规避》作专题报告,结合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实际案例,生动展现了网络舆情对于高校人才培育、教学秩序、思政教育的影响。

在结业仪式上,段洪涛向所有参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代表就两天的学习经历进行交流发言,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精彩丰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加深了对数字思政的理解和认识,为日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创新思路。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主题和课程,聚焦“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与能力提升”,除了3场专题报告之外,特别设置了实践学习环节,组织学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从高校大门走向企业大门,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域和“东方芯港”“动力之源”的核心区域进行实地教学。临港产业园区工会、临港集团工会主席韩国华热情接见培训班学员,对产教研融合、强化人才培养、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等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学员先后走访了前沿产业博物馆、格科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更好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发展路径,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用心用情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4-06-12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