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分子,聚合着大大的梦想。上海市政协委员、化学工程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赵玲,以“聚酯”为科研起点,初心不忘、深耕不辍。“我们的梦想,就是让中国成为聚合物新材料技术全球领先的国家。”赵玲说。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全球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针对聚合物新材料存在“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协同不足的短板,赵玲和她的团队一直围绕聚合物新材料的规模制备与绿色加工,开展了多相反应与传递过程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开发研究。近年来,她主持完成了20多项重要产学研合作项目,攻克了聚合物新材料工程化、高端化、轻量化的系列难题,创制的新型高效反应器和脱挥设备、开发的超临界流体发泡聚合物新工艺和新装备均已成功实现工业应用。从聚合、聚合物加工到解聚,一路披荆斩棘,为聚合物新材料迈入绿色化和高端化的时代贡献力量。
“我们团队的研究特色是小分子‘进’‘出’聚合物,一方面让小分子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从高黏聚合物体系中分离出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让二氧化碳、氮气等小分子可控地进入聚合物中,定制出轻量化和功能化的聚合物微孔材料。”赵玲说,“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可控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就是团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作为一名教师,赵玲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每年都会为本科生讲授48学时的化工专业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她还将聚酯工程开发成果转化成工程硕士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案例。她指导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有上百人。在校园里,赵玲是一位有信念、有担当、有作为的高校老师,被学生誉为良师益友。在实验室,她潜心研究攻关,大胆创新突破。作为政协委员,她又能不断提交高质量建言,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智慧、凝聚力量。在今年初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赵玲委员递交《加快建设环高校高水平科创集聚区,打造新城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的提案,建议将五大新城主导产业与上海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一步精准对接,加大产教融合深度和多元化合作力度,加快打造凸显高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的环高校创新产业集聚区,以科技创新赋能新城建设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