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从华理出发,她励志开创高校大学生“轻”创业时代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陶婷婷 魏世豪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个人简介:

范吴甜,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21级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轻甜泉科技有限公司法人。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推动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范吴甜结合自身创新创业实践经历,集结华理在校创业团队创建“每日宜Q”全国高校大学生“轻”创业服务平台。曾获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铜奖,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赛铜奖等。

聚焦在校大学生,“轻”创业理念应运而生

第一次接触科创竞赛,范吴甜正在新疆大学读大二。

2018年,范吴甜着眼于新疆旅游项目,参与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然而,由于内容框架不合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她最终无缘校选拔赛。对于第一次失败,范吴甜并没有气馁,很快便投身于接下来的项目中。2019年,电商潮流席卷全国,范吴甜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利用高校大学生背后庞大的社交网络,将新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于是,作为“阿达西扶贫电商项目”的负责人,范吴甜参加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终获得新疆赛区铜奖。

正是这一次比赛的经历,让坚定创新创业的想法在范吴甜心中生根发芽。

2021年,范吴甜从新疆大学推免至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读研。怀揣着创业想法的她,发现在校大学生创业十分困难,便开始寻找能够契合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轻资产、轻技术、轻风险、轻时间、轻投入、轻周期”多轻维度的“轻”创业理念应运而生。



“万市大集”路演现场

今年3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支持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团队在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九楼回廊打造了“华东理工大学‘轻创业’实践基地”,线下举办“万市大集”路演活动,鼓励入驻平台的“门店主”进行线下实体运营,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项目运行两个月后,召集了超过90位华理“门店主”,有效推动了华理学子的创业实践。

“我的终极目标是开创一个高校‘轻’创业时代。对我来说,特别享受引领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我的研究方向也和创新创业教育有关。”范吴甜说道。

发掘培养“轻”创业者,人人都能有自己的“宿舍”网店


团队部分成员和轻创代言人合照

“轻”创业理念萌生后,范吴甜便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团队。团队经过了半年的磨合,于今年2月9日注册了上海轻甜泉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全部为华理学生。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范吴甜担任着领导和管理团队的重任。

公司成立后,团队基于在校大学生吃穿住行的校园需求,独立研发了“每日宜Q”和“Q我吧”两套小程序,为“轻”创者们搭建了一个商品交易和信息分享的平台。平台经营内容包括外卖快递、升学资讯、学车租房、萌宠鲜花等在内的众多种类。“每时每刻,日日可享,各得其宜,今天你‘Q’我了吗?”这是其名字由来。公司成立之初,范吴甜和团队成员从零做起,不仅每天要维护小程序平台,有时自己也需要参与配送服务。尽管创业初期平台只有微薄的收入,但范吴甜始终怀着一身的干劲。无论多么辛苦,她对待创业这件事依旧保质保量,绝不含糊。一次次实践的经历,使她具备了一个创业人该有的内核:沉稳、求知、拼搏和练达。

“每日宜Q”宣传展板

为“轻”创业者提供实践平台

在范吴甜和团队的努力下,“每日宜Q”平台经过半年的运营,“轻”创业理念受到在校大学生的认可,为一大批“轻”创业者提供实践平台。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艺术与化学”学思创团队研制的“十二雅馨”系列香氛、东南大学学生制作的非遗缠花、东华大学学生制作的循香肆手作香氛,上线平台后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Q我吧”平台运营一个月,以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切入点和立足点,提供竞赛信息交换的社区平台,团队在完善制度引导、引荐导师、匹配资源、课程辅助上提供全方位的“轻”创业服务。

仅仅3个月时间,平台“轻”创业者累计营收额就接近60万元,覆盖80多所高校、300多名大学“轻”创业者都在免费使用平台。学业之外,大学生“轻”创业者也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背靠华理,破浪向前,她始终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个连续在校创业的大学生,范吴甜很幸运地享受到了国家、社会、高校提供的创业条件。今年6月,范吴甜所带团队获得了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特等奖和上海市铜奖,公司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天使基金)50万元。


范吴甜在课堂宣讲

范吴甜参加海湾旅游区创新创业圆桌讨论活动

对于这份成绩,范吴甜首先想感谢的是自己的导师周玲。周玲老师在得知范吴甜的创业经历后,充分理解并支持她,鼓励她将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勇敢尝试,大胆去做。范吴甜与学校创业教育课程教研组展开合作,主动对接从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创业团队已累计宣讲10次,直接受益学生超过2000人,良好的互动和同为华理学生的亲切感营造了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推动了普通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投身创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范吴甜最想感谢团队的指导老师、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司忠业老师。最开始,范吴甜怀着满腔热血找到司老师毛遂自荐,司老师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几乎是团队所有需要的,他都尽全力提供帮助。在范吴甜每次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时,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包雷晶老师就像是她的朋友,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她梳理思路。除此之外,范吴甜还要感谢商学院的杨桂菊老师。杨老师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和经验,教会了范吴甜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团队,教导她如何处理团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利民教授不断勉励她,科研团队与创业团队的合作,会有效推动实验室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范吴甜说。


团队每周例会

团队成员参加全国大学生“三创赛”上海赛区选拔赛现场路演

“团队里有她在,我们的心里都会觉得踏实,大家都会觉得一定能行!”团队核心成员、商学院邱一鸣说道。回首这几年的创业成果,范吴甜表示,她从不抱着拿奖的目的,只是踏踏实实地对待每一件事。“以往比赛后,团队中总有成员离开,这是我很难接受的地方。我能理解他们,但对我自己来说,我愿意一直做自己所热爱的事。”范吴甜说道。经过时间的沉淀,范吴甜遇到了一群和她一样热爱创业实践的伙伴。团队将不断传承“轻”创业理念,在大学校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大学期间的创业试错成本是最低的,范吴甜鼓励有想法、有行动力的大学生多加尝试,希望所有怀揣梦想、勇挑重担、不畏艰难、不懈奋斗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破浪向前。目前,“每日宜Q”已和另5支创新创业团队一起,进驻了位于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咖啡厅对面的“科艺融创工作坊”,拥有了全新的场地与空间,他们将能够为更多有志于“轻创业”实践的同学带来服务和支持。

在追寻创业梦的这条路上,范吴甜的眼里始终闪烁着理想的光点。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23-12-02  | 作者:陶婷婷 魏世豪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