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进博会上的华理“小叶子”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媒体华理   |摄影:      |编辑:   |浏览量:70

   党委宣传部

第六届进博会上,华理共有140名“小叶子”参与志愿服务,学校贴心地为“小叶子”们准备了既美观又实用大礼包。在这些“小叶子”中,有充分发挥语言优势,用哈萨克语与国际友人交流的哈萨克族小伙奘哈尔,还有在进博会上遇见了通俗易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潘馨洋。《光明日报》《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青春上海、上海教育新闻网、第一教育、上海科技报、上海徐汇等10余家媒体对进博会上华理“小叶子”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本篇选取部分报道予以转载。

 

【光明日报】志愿服务 温暖你我


讲述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 奘哈尔·赛力克

【我的进博会】

我叫奘哈尔·赛力克,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2020级本科生,也是一名为进博会服务的哈萨克族“小叶子”。

有幸成为一名“小叶子”,我很开心,也很激动。特别是当我投入实训后,在装备展区看到了很多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的产品和成果,让我倍感惊喜与震撼。

受惠于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我的家乡新疆塔城发展迅速。在中央电视总台哈萨克语频道的邀请下,我录制了进博会志愿者体验视频,视频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播放。在进博会这个宝贵的舞台上,我会尽己所能让国际友人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

在进博会志愿服务期间,我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带教沈老师便是其中之一。进馆前几日,我负责为参展人员制作证件。证件虽小,却非常重要,作为新手的我不免有些紧张。沈老师察觉到了这一点,总会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要紧张,细心去做就不会有问题,你完全有这个能力,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一句简单的鼓励却给了我莫大的信心,随后我工作越来越熟练,圆满完成了制证任务。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名独自参加展览的哈萨克斯坦友人。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友人与他人语言不通,交流有障碍。于是,我主动上前与这位国际友人交谈。“你好,需要帮助吗?”当听到熟悉的哈萨克语,国际友人非常惊喜。之后,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我对他说:“若有需要,我一定会倾力相助。”

今年暑期,我随“云海寻梦”实践团队一起前往云南寻甸,开展赋能培育路径调研与村落文化探访活动。看见当地的孩子满怀求知的眼神和高高举起的小手,我深深理解了这些活动的意义。

离开寻甸后,我时常想念那里的孩子们。于是,我准备了许多进博会的明信片,邀请志愿者填写祝福语并寄送给寻甸的小朋友们。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遵循的基本理念。入学第一年,我积极辅助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助人”的种子在我心中埋下。此后,我在党的一大会址当讲解员,在疫苗接种站服务社区居民,在家乡养老院陪伴老年人,志愿服务是我学业和人生道路上极其重要的一项。

在进博会这场世界盛会中,我会运用专业知识,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助人的温暖传递到更远的未来。

(本报记者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李硕、陈嫣然、陈珊珊采访整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华东理工大学为140名进博“小叶子”准备贴心“大礼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湍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今年,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共有140名“小叶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服务,6.0版华理“小叶子”已经起航。为充分保障“小叶子”们的各类生活需求,学校贴心为志愿者准备了大礼包。

徽章、运动鞋、帆布包、肩枕、眼罩、充电宝……华理送给“小叶子”们的“装备”,美观实用,面面俱到。一系列独家定制的华理版进博文创产品,展现了华理的风采与进博精神。比如,进博会3款定制徽章既有进博会元素“四叶草”,也融入了华理特色建筑图书馆,可爱的“进宝”趴在建筑物左上方,右下角的小梨高举双手向世界招手,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华理人的风采。

华理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的文创产品凝聚着设计者的巧思与用心,华理‘小叶子’将尽心竭力服务于进博会,向世界展现中国新时代的年轻力量。”

 

【青春上海】挺膺担当·进博有我|外籍友人对她竖大拇指点赞直到电梯门关闭

活泼可爱,热情大方,因为指引或是介绍让参观者满意,她收获许多点赞甚至合影请求,这份快乐和自豪驱散疲惫,让她时刻电量满格。这名“小叶子”就是来自于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的硕士研究生潘馨洋。潘馨洋还欣喜地发现,服务在进博会的党群服务站,让她真正读懂了新闻报道和课本理论中常常提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用行动绘制最亮眼的“红色名片” 

潘馨洋是一名中共党员,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现任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今年,她成为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的一员。作为咨询处的一名“小叶子”,会根据人力保障处老师调配去往党群服务站提供咨询服务。

在客流量最大的0米层西入口处,有一间党群服务站,它被称为“进博城市客厅”,也是进博会上最闪亮的“红色名片”。在那里,潘馨洋冲在一线、跑在一线,为加速党建服务的年轻化和细节化助力。潘馨洋特别自豪,“党建服务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只要人民有需求,我们一直在。”

在这里,潘馨洋首先要完成最基础的路线引导、物资发放,其次就是为大家提供复印打印、应急药箱、女性关爱等各种便民服务,并引导投寄明信片等个性化服务。这里的服务站精准对接人民的个性需求,依托于此,潘馨洋也总能精准地观察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用真诚的微笑迎接每一位来宾,以细致的观察诠释细节的服务,以用心的帮助带来暖心的反馈。

在潘馨洋看来,作为“小叶子”来到进博,服务进博,其实就是以主人翁的精神展示上海的城市温度,面向世界释放中国青年的自信和担当,给全球来宾们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将接地气的党建服务做实、做细、做深、做到来宾的心坎上,在每一个细节处都发挥出青年的力量。

外籍友人对她竖大拇指,直到电梯门关闭 

在党群服务站的一侧,整齐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作为咨询志愿者,她观察到许多国际友人都会停下来、默默翻阅,也有很多人来询问她是否可以带走。

曾有一位塞尔维亚友人悄悄停驻,翻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这些场景都让她感受颇深,十分自豪。每当有人问起书中的相关内容,潘馨洋总是耐心讲解,将要点划分,逐一解释。她认为,理论是无国界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进博会志愿服务成为世界青年开放交流的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力量都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一次,有一位国际友人站在距离咨询台10米处徘徊,潘馨洋看出了他的犹豫,主动向他热情招手,“如果感兴趣,您可以过来看一看。”简单的一句话,打消了不安,真诚的微笑,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其实我们在咨询处,大家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承担着属于自己的职责,但每个人总是愿意多做一点能做的。”潘馨洋说,还有一位外国友人冲上来说“Can you speak English?”的时候,她还是尽可能用英语去帮助他。

“几经沟通,终于明确告知如何到达目的地时,这位外籍友人居然冒出了中文:你累不累?我说:不累,能帮到你,我真的很开心。”目送着这位友人离开直到电梯间,没想到,这位友人还一直高举着表示“点赞”的大拇指,直到直升电梯的门关闭。

“印象很深,特别美好,我会觉得做志愿让我特别开心,我特别愿意做。”潘馨洋说道。就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现场采访时,还目睹了一位来自广东交易团的江先生,在得到满意的咨询服务后,主动和潘馨洋以及另一名上海海洋大学的“小叶子”,共同合影留念。“我觉得太满意了,很想把美好定格下来,我觉得,这两位青春有活力的同学就像是进博会宣传大使。”江先生不吝夸赞。

把热情温暖、耐心周到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中国友好的信号。潘馨洋相信,有“小叶子”的地方,就有自信昂扬的文化传递,她也将用中国青年的力量,拧紧这座互联互通之桥。

争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器 

对本科学习新闻传播、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潘馨洋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语汇一直出现在新闻报道、书本理论里。此次,在进博会志愿者的岗位上,于她另一大收获便是,一次真正的理论落地,一次最鲜活的注脚。

在潘馨洋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进博会里川流不息的人群、是服务站留言簿中各国语言的祝福、是驻足在各民族特色展陈前欣赏认同的眼神,是更大的参展规模、更高的展商质量。在这里,可以说是遇见了更为通俗易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54个国家和3400家参展商齐聚于国展中心,全球共享机遇的同时,又学习交流对中国之路的深刻了解。潘馨洋十分自豪,“能够亲眼见证这样的双向奔赴,我很幸运,也很期待。”因为这不仅映照了习总书记“越办越好”的嘱托,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实写照。

与进博“双向奔赴”,争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器”,潘馨洋感叹何其幸运。从第二届进博会开始,华东理工大学的“小叶子”已经连续五年为云南寻甸的对口支教小学的孩子们组织“云”观展,连线共赏进博盛会。

这一次,潘馨洋也江加入视频的接力拍摄,她和其他华理“小叶子”一起,为山区孩子们介绍进博会技术设备展区的前沿产业、国家馆中展示的中国成就、党群服务站的志愿者风采等,让他们在不同角度体验进博盛会的风采,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中,感受到祖国对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

>>>“小叶子”力荐 

别错过党群服务站的这个热门打卡点

整个党群服务站里最热门的打卡点,是一个复刻的咖啡馆场景。

今年,胶聚文化再次受邀约升级打造进博会核心区的党群服务站,其中,就复刻了1845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所在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白天鹅之家”咖啡馆一角,可以共同重温《共产党宣言》起草的岁月。

每天,这里的志愿者还会引导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刊物微展中,感悟真理的力量,通过历史图片、文献、原声,书刊感受、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如何从上海出发去看世界,然后把马克思主义带回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还有参观者在留言本上留下了“深刻体会咖啡之苦,真理之甜”的感慨。

在进博会展陈期间,还增加了午间一小时红色音乐荟,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录音、李大钊演讲视频、共产党人最早的影像和声音的资料,列宁在1919到1921年的原始录音,这些胶聚馆藏音像资料。

 

【上海教育新闻网】6.0版“小叶子”起航,学校为他们定制暖心文创大礼包……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湍蔚)在过去的5年里,华东理工大学的“小叶子”以青春的热情,在进博会上留下了靓丽的足迹。今年,该校共有140名“小叶子”为进博服务,6.0版华理“小叶子”已经起航。徽章、运动鞋、专属帆布包、肩枕、眼罩……这是华东理工大学送给“小叶子”们的暖心大礼包。

一系列独家定制的华理版进博文创产品,展现了这群“小叶子”的风采与进博精神。如,进博会三款定制徽章,融合了华理特色的建筑——图书馆和大片四叶草,可爱的进宝趴在建筑物左上方,右下角的小梨高举双手向世界招手。数字“6”象征着第六届进博会,小花梨手持象征幸运的四叶草,装扮成可爱的进宝闪亮登场,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华理人的风采。

运动鞋,出征进博的路,迈着青春的步伐,脚下落足生花;米白帆布袋,搭配天蓝色印花,精美徽章点缀其上,深蓝背带上工整地印着每位“小叶子”的名字;忙碌的工作也需要适当的休息,或蓝或粉的多彩肩枕,舒适的U型设计让“小叶子”们在保护颈椎的同时能够轻松小憩,恢复体力;简洁的白,浪漫的粉,沉稳的黑,各种颜色的眼罩,柔软舒适的材质,让“小叶子”们的眼部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让每一次入眠都毫无负担;充电宝,双接口充电线设计,10000mAh的超大容量,赋予“小叶子”们满满的安全感。

据介绍,丰富的文创产品,凝聚着设计者的巧思与用心,可爱的华理“小叶子”将尽心竭力服务于进博会,向世界展现中国新时代的年轻力量。

 

【上海科技报】进博会志愿者潘馨洋:在进博会遇见通俗易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个人简介:潘馨洋,中共党员,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现任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曾获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铜奖及浙江省一等奖、校优秀学生骨干、校优秀社会工作、校优秀团员等。在校期间,组织开展10余项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徐汇区挂职锻炼活动、街道爱心暑托班志愿活动及人社局志愿者工作。2023年,她成为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的一员。

冲在一线 绘制最亮眼的“红色名片”

在客流量最大的西入口处0米层,有一间党建服务站,它是进博会上最闪亮的“红色名片”,潘馨洋是这里的“小叶子”。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潘馨洋冲在一线、跑在一线,全心全意做好党建服务工作,为加速党建服务的年轻化和细节化助力。

在这里,潘馨洋首先要完成最基础的路线引导、物资发放等工作,其次是为大家提供复印打印、应急药箱、女性关爱等各种便民服务,并引导投寄明信片等个性化服务。潘馨洋精准对接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总是用真诚微笑迎接每一位来宾,以“接地气”的形式,把服务做到来宾心坎上。她表示,作为“小叶子”来到进博,服务进博,其实就是以主人翁的精神展示上海的城市温度,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自信和担当,给全球来宾们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

走向世界 拧紧互联互通之桥的“螺丝钉”

在服务台右手边,整齐地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0个语种版本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8个语种版本。作为咨询志愿者,潘馨洋观察到,许多国际友人会停下来默默翻阅,也有很多人来询问是否可以带走,这些场景都让她感触颇深。每当有人问起书中的相关内容,潘馨洋总是耐心讲解,将要点划分,逐一解释,因为她认为理论是无国界的。

潘馨洋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友人传递中国的友好信号。有一次,她看到一位友人在咨询台前徘徊,便主动向他热情招手:“如果感兴趣,您可以过来看一看。”真诚的微笑,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虽然她不是专业的翻译岗,但却尽己所能与友人沟通,并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国际友人十分感谢潘馨洋,用简单的中文关切地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不辛苦!能为您提供帮助,我很开心!”

将热情温暖、耐心周到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全方位满足世界各国朋友们的需求。潘馨洋深知自己作为“螺丝钉”的重要作用,她将以中国青年的力量,拧紧这座互联互通之桥。

双向奔赴 争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器”

潘馨洋成为“小叶子”的初衷,是想通过进博会这个世界青年开放共享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年人增进理解和友谊,携手并进“共建共享共赢”的美好未来。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潘馨洋学习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逻辑和国际传播,在进博会上,这些宏观抽象的概念却有了具象的表达,它是0米层西广场党群服务站旁川流不息的人群、是送给外籍展商的俄语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服务站留言簿中各国语言的祝福、是驻足在各民族特色展陈前欣赏学习的眼神,是更大的参展规模、更高的展商质量。在这里,潘馨洋遇见了通俗易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154个国家和3400家参展商齐聚于国家会展中心,当国际友人主动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全球来宾搭乘中国的便车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加深了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潘馨洋十分自豪,“能够亲眼见证这样的双向奔赴,我很幸运,也很期待”。

“当我亲眼看到大家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和放心时,我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进博会上,潘馨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如何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供平台供大家交流互鉴,汇聚新思想新倡议,实实在在看到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我要用最真诚的微笑和最细致的服务,与进博‘双向奔赴’,争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器’,助力这场热闹非凡的全球盛宴。”潘馨洋说。

 

发布时间:2023-11-15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