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生物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颜维琦 种艳平 王玮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近日,生物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一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以“生物工程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生物反应器与生物过程工程等学术方向,探讨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的前沿进展、发展趋势和科技合作。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杨胜利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江西师范大学校长陈芬儿院士,江南大学陈坚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主持。来自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100多位知名专家,以及超过500名青年学者、企业代表和研究生等参加会议。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致辞

轩福贞表示,在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医药新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共同探讨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和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交流前沿科学理念和创新思想,推动生物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趋势,为交流与共享学术成果搭建了桥梁。华东理工大学在生物工程领域办学历史悠久,1955 年在国内最早成立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1991 年获批全国首个生物化工博士点,2015年获批全国首个“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目前,学校在生物制造领域汇聚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国内80多家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生物材料和生物农药领军企业开展了长期的科研合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更加广泛的学科交融和多维度切入的产学研融汇创新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杨胜利院士致辞

杨胜利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生物工程学科发展主要经历了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三个阶段。但是,现阶段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还局限在代谢工程的延长线上,要以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目标,将合成生物学扩展到整个医学领域的应用上,尤其是在合成生理学、合成免疫学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他强调,进入新时代,生物工程学科将迎来数字生物学的发展浪潮,希望广大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努力,做好合成生物学从研究到产业化的数字化转型,为我国生物工程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魏东芝致辞

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魏东芝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一直致力于上海地区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挖掘和奖励优秀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为培育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作出贡献。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成果展示与研讨交流,推动新时期我国生物工程学科和先进生物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校长陈芬儿院士主持大会报告

与会专家作大会报告

围绕生物工程与生物制造的研究进展,邓子新院士、钱旭红院士、陈坚院士、郑裕国院士、应汉杰院士和魏东芝教授依次作大会报告。陈芬儿院士主持大会报告。

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聚焦生物工程学科、先进生物制造产业和合成生物学等热点话题,畅谈未来发展方向。会议还围绕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反应器与过程工程、生物炼制与产品工程等4个主题做了报告交流,并设置博士后、研究生专场报告及墙报展示交流环节。(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种艳平、王玮)

原文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发表时间:2023-08-23  | 作者:颜维琦 种艳平 王玮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