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进行时】科研做尖兵,育人用匠心

——记华东理工大学第八届青年英才校长奖获得者、商学院教授李田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清墨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受访者供图

在同事眼中,她是科研达人,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她,在商学领域UTD24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在学生眼中,她是学业严师,将自己的认真、耐心、严谨言传身教,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她是国家级青年人才、商学院“80后”教授李田,从2012年进入华理工作至今,在自己热爱的科研领域不断深耕,在育人的路上孜孜不倦。


基于兴趣锚定研究方向

李田的研究方向是供应链管理,而主要聚焦于供应链合约机制的研究,则源于一次兴趣的激发。

李田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时,每两周就会有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研讨交流,博士生也有和他们讨论的机会。当时,有个讲座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专家的分享中,她了解到,只将供应链上下游的合约稍加改变,不需要任何额外成本,就能实现上下游共赢,极大提升供应链运作绩效。这种挖掘没有人发现过的供应链知识所产生的价值和力量,大大激发了她的研究兴趣。事实上,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合约机制决定了上下游的合作与盈利模式。后来,她就将供应链合约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商业实际中,各供应链节点根据自身私有信息进行决策,难以优化协调供应链。这就引出两个问题:如何在非对称信息下优化供应链运作,如何设计合约机制激励供应链信息共享?

与同行们深入交流后,李田和合作者们通过构建多维不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提出了供应链最优合约形式,解析了多维信息透明化条件,创建了供应链多维信息共享激励策略;创新了基于理性推断的批发价合约决策方法,提出了阈值型后验信息共享策略;提出了限额批发价合约机制,揭示了该合约增加信息共享价值的作用机理。这些成果,先后发表于商学领域UTD24国际顶级期刊MSOM和POM上。

供应链创新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代供应链管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实现供应链现代化高效运作既是战略重点又面临挑战。面向未来,李田期望从合约机制和信息共享的视角,探索如何增强供应链安全和韧性,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科研需要坚持再坚持

李田所从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致力于优化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模式,建立健全现代供应链运作协调机制,提升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现代供应链运作效率,助力我国现代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选定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课题,但在探索和写作过程中,却需要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对李田来说,这些正是做科研最宝贵的东西,它们能磨练人坚毅的品格。

在李田看来,复杂问题的抽象与建模、模型求解与计算都要经历各种艰难,反复推演论证、经常推倒重来,这些庞大的工作量不算什么。难的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继续坚持,但坚持必有回报,流泪撒种必欢呼收割。

李田曾有篇论文做了整整8年,她曾几次想过放弃,但坚持使她最终做出了好的结果。“我觉得自己坐得住冷板凳,只要不急于求成,专注做有意义的课题,把有限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总能在认识上有提升,在知识上有贡献,在品格上有建造。”

李田时常感恩于身边人的帮助。她说,她的任何一篇论文写作、任何一个课题申请,都离不开老师、同事、学生、家人们的帮助和支持。

李田刚到华理工作时,第一次接触项目申请书写作,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带领她学习项目申请书的架构,和她一起打磨课题内容,并一字一句地帮助修改。正是这些无私、细致的帮助,使她在入职第一年就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包括后来更重要的一些课题申请,李田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李田(左二)跟同事们在一起

“我想这是华理人最可爱的地方,有人情味、包容心、乐于助人,也是华理有这么多高效和谐研究团队的文化原因之一。”李田说。


为师十载 教学相长

回忆自己为师十年的成长,李田觉得,学生是她职业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华理,她人生第一次站上讲台上,面向本科和研究生讲课,先后承担了本科生“运筹学”“Spreadsheet建模”、研究生“信息与激励”、博士生“博弈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过物流管理2013级本科班导师,指导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李田(前排右一)带领学生参观宜欧物流

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李田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自由思考的能力,带领学生把知识点刨根问底,引导他们关注供应链研究前沿,在她的指导下,许多学生继续深造。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璇同学,就深受李田老师的影响。

读本科时,张璇就上过李田的“运筹学”课程。李田不但对课堂内容讲解细致,所做的课件结构也非常清晰,设计的例题有层次性,从浅入深非常实用。后来在考研时,张璇就用这套课件进行复习。

读研究生后,张璇给李田的“Spreadsheet建模”课程当过两个学期的助教。这一次,张璇更加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认真负责。“‘Spreadsheet建模’课需要结合计算机操作,李老师要求我们助教也要听课并且掌握,课堂上及时帮助学生。”张璇说。

“跟李老师学到的不仅是科研学业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对待工作的认真仔细,她要求我们对论文复核多遍后再提交;比如做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李老师说过,宁愿花很长的时间去磨一篇论文,也不要不停地换方向做很多无用的尝试。这些都让我浮躁的性格得到很大的改善,使我受益良多。”张璇说。

对于学生的赞誉,李田却笑言自己在教学方面仍处于摸索与成长中。与学生相处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或方法,不但丰富了课程内容,还给她一些科研上的启发。

源于热爱,恒于坚守。李田与华理的故事,与科研的故事,与学生的故事,仍然“未完待续”,充满“敬请期待”!

发布时间:2023-06-26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