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作底色,“育人”焕光彩

————记第八届华东理工大学青年英才校长奖特等奖获得者、生物工程学院全舒教授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沈喻元、李强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受访者供图

日前,第八届华东理工大学青年英才校长奖揭晓,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全舒教授荣获特等奖。她的求学科研经历很“简单”,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近十年海外求学,回国后加入华理近十载,她把最好的两个“十年”,都献给了热爱的科研事业。

▲全舒在密西根大学求学

全舒主要进行蛋白质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海外求学期间主要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回国工作后加入以工科见长的华理,她完成了工程思维与基础研究思维的融合,着眼于对蛋白质的稳定性进行改造,在构建高通量实验表征平台的同时,着力探索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在蛋白质工程领域的应用,希望运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设计蛋白质、改造蛋白质,以及加速它们的应用。


最好的年纪,遇见“理”

十年海外求学、科研经历之后,全舒回国着手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华理最先抛出了橄榄枝。华理生物工程学院很多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酶改造,这与全舒的研究兴趣比较匹配。在面试结束之后,全舒又与时任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张元兴进行了长谈,这也最终让她决心加入华理。

“第一次见张老师,他推着一辆旧自行车带我参观校园,言谈间低调务实,又句句切中要害,给人鼓舞。”对于全舒很关心的独立实验空间、带博士生、启动经费等问题,张元兴都作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并且后续给予了极大的推动。不管是务实负责的学院领导,还是思维敏捷的同事,都给全舒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使她对今后与大家并肩作战产生了期待。张元兴告诉她,生物工程学院在工程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他希望全舒能够利用所学,把基础研究和工程化相结合,让基础研究思维和工程思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这让全舒感到了被重视和被期待,感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回报这份知遇之恩,全舒下定决心,加入华理,尽快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回国之前,她主要从事与蛋白质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领域涉及许多交叉学科的知识,可以为解决许多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华理的近十年时间,她在对蛋白质的改造中引入工程化的思维,完成了从非常基础的研究到比较有应用性的基础研究的转变。


最自豪的成果是团队

回顾在华理近十年的科研经历,全舒最引以为傲的是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团队。从“光杆司令”到科研团队开始大量发文章,全舒认为这意味着团队已经开始形成系统成果,并且被学术圈认可,但更让她欣慰的是团队的“羽翼渐丰”。

2014年初,全舒领衔的“蛋白质工程”实验室正式“开张”。万事开头难,从博士后到导师身份的转变并不轻松。期间,全舒得到了很多关心与帮助。如何做好一名导师?一方面,全舒从过去的师承中受益匪浅,另一方面,生物工程学院的几位资深教授也对她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因为刚入职无法立刻招生,时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许建和老师和当时的学院党委书记庄英萍老师各自委派了一名研究生加入我的课题组。师生3人合力完成了仪器和试剂采买工作,又逐渐熟悉了审批、报账等流程,实验室开始一天天走上正轨。”

“分工明确、合作共赢,能保持独立又开放的科研想法,大家在一起能持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是全舒对自己科研团队的定义。她深知一支科研团队的氛围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因此,在实验室建立之初,除了指导实验操作外,全舒更注重严谨学风的培养和创造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

“我过去所在的几个实验室都不仅仅强调研究的成果,更重视研究的过程和态度。比如说我的博士生导师就非常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去实现,强调实验设计过程中的一丝不苟,也不遗余力地让组会上能够百家争鸣,让所有成员都能在相互碰撞和交流中不断进步。”这种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她自己的实验室中一直努力营造的氛围。

▲全舒实验室成员合影

全舒的前几届学生都特别优秀,有些毕业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在公司里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在她的团队里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决心一直在这个科研方向上走下去。能够发掘一批学生、培养他们对科研发自内心的兴趣、在科研工作中寻找到快乐,让全舒心中特别有成就感。目前,全舒课题组以每年增加2—3名新成员的速度稳定扩充,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华理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four generations”

全舒与导师James Bardwell(左二),导师的导师Elizabeth Craig(左一),她的博士生任畅(右一)的合影,摄于2018年FESEB会议。

 

最大的乐趣来自学生

“对学生的授业解惑、与他们教学相长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全舒除了忙于科研工作建立学术传承之外,也倾心打磨课堂教学。

在2014年9月,随着学校首批国际留学研究生全英文建设课程的启动,全舒开始在许建和老师的带领下,接触“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全英文专业课教学。因为没有现成的讲义可参考,她只能从多本教材、专业书籍、文献、网络资料当中抽提内容与案例,又要在短时间内制作成课件。“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忐忑,然而望着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开始沉浸地、像过去无数次做英文汇报一样,开始了我的授课。”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是课件精良,然而知识量大,语速快,课堂上无法完全听明白。

▲课堂教学

于是,全舒有意识地去参加或旁听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开始有意打磨自己的教学技巧。通过揣摩同事的课堂示范,她对授课的重点、节奏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每年对课件的优化,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总结,全舒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越来越游刃有余。到2016年,她与周勉老师共同开设本科生“生物化学”全英文课程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础和经验,并常常能够与学生们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一课程后来获评上海市全英文示范课程、获得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她还获评校研究生课程优秀任课教师一等奖、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指导学生实验

全舒觉得自己当老师的最大乐趣来自学生,来自与学生的交流时光,来自看到学生的成长。每每有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她总是乐于参与。

无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当我们一旦非常投入地去做某些事情,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渐渐看到它的效果。”“从一个科研新人到逐渐成为足以独当一面的科研人员,至少需要2到3年时间的培养和浸润。”“最能够耗尽一名新手的科研热忱的一个极大因素,就是遇到长期无法解决的困难,并且没有获得有效帮助。所以要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与支持,学会与人合作。”她总是以个人求学和科研经历去勉励学生,希望学生能少走弯路。“学校的老师们是大家最好的资源,同学们要好好利用起来,抓紧机会和老师们交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全舒总是愿意倾囊相授、倾力解决。

▲讲授“生物安全,刻不容缓”网络公开课

这几年发文章的经历让全舒认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于是,她带领学生成立了“AI Biology”创新俱乐部。俱乐部从华理的本科生中,不断发掘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与课题实践,培养他们对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进行探索的能力。全舒所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就脱胎于该俱乐部。全舒团队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也获得了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生化细胞所、西湖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海内外高等学府继续进行深造的机会。“可能对他们最大的培养,不是教会了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将他们带进了科研的殿堂,树立了一些基本的科研观和方法论。这也是这些学生能受到众多科研团队青睐的原因。”

转眼间,全舒与华理结缘已近十载!这些年来,她无数次感受到在“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激励下,老、中、青三代华理人的梦想与坚持,庆幸自己能够在最好的年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全舒也深知肩负着的责任与使命,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行动为华理更加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发布时间:2023-03-28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