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学大讲堂”云端开讲

稿件来源:社会学院   |作者:社会学院   |摄影:社会学院   |编辑:   |浏览量:409

社会学院

3月16日,为迎接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充实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生活,鼓励师生们体验国学的魅力,用人文的情怀感受文化的风采,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推出了迎接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之“国学大讲堂”文化讲座。首场讲座由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罗建平教授主讲。他以“汉字中的人文智慧”为题分享了近30年对于汉字的研究心得。

图片说明:罗建平教授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罗建平介绍了汉字的本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血脉。他从天、地、人三个角度出发,从字形的意义讲到古文的演变,追溯汉字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形态,分析汉字在造字之初的本义以及随着演变和发展出现的引申义,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解读汉字中的人文智慧。

图片说明:罗建平教授讲述汉字的演变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

日月星辰、时与时间、大地与大海、人和人类……汉字的人文内涵在罗建平的娓娓道来中充分展现。他讲到,对早期人类来说,日升月落、寒暑冷暖、捕获猎物、采集农耕都需要去认识、理解、描述,他们不断丰富着表达方式、总结着表述经验,久而久之,便有了汉字。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汉字中蕴藏着满满的“中国式浪漫”。罗建平教授的讲座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国学知识,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汉字独特的魅力。

图片说明:学生在线上观看讲座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反响热烈,千余人在线上观看了本次直播讲座,营造了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据悉,社会学院为迎接70周年校庆,将陆续邀请多位国学专家线上做客,带领大家深刻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振奋爱国情怀,凝聚向上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03-19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