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头条】关于上海在城市建设中形成历史文化脉络感的方法思考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安琦   |摄影:   |编辑:   |浏览量:25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发展速度很快,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道路改造及新建道路、商品住宅建设……尤其是从1991年开始的浦东大开发,开始了上海的高速发展,现在的上海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现代化程度上,可以说在整个世界也是名列前茅。

上海的发展之所以很好、很快、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原因也许是很难直观看到的,那就是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有丰富的人文积淀,这种积淀在不知不觉中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上海目前正努力打造城市软实力。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应该是软实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上海在文化历史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很多老建筑得以保存,但仍然存在一些遗憾。

比如,上海很多旧城区被拆迁了,建起了新的街区,其中包含有居民区、街道、公共建筑等,在这些新的街区里,除了有几个被认定为文物的建筑还存在以外,已经看不到拆迁之前的历史和文化痕迹了。如果能够在改造后的街区里,在原有的、有历史和文化的建筑的位置上、或是附近某个位置,设立某种标识,对这里拆迁前的历史做一个简单介绍,就会让人对这块地方有一个历史的脉络了解,这里的历史就会产生历史延续感。

上海许多新的街区是在郊区农村建立起来的。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这块地方,在动迁之前有很多村庄,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有历史、有故事、有祠堂……等等,现在建设的是很现代、很豪华,但前面的历史已经没有任何踪迹了,人走进去感觉不到前面的历史文化。如果能够在这块地方适当的位置,做一些标识性的标牌或者石碑,简单介绍这里曾经的村庄、建筑、居住的家族、曾经有过的代表性民间人士、概要的历史,就会让人有历史脉络感。

上海目前正积极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如何在新城建设中,注意让新建的城市留存文化和历史的脉络,也是应该思考的。

笔者以为,要想使上海在建设过程产生历史脉络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在城市改造、新街区建设、五个新城建设中,进一步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从细节做起,对于所有需要动迁的地块,无论是老城区还是郊区农村,都要考虑如何在新建的街区里的适当位置,对于这块地方曾经的历史、建筑、文化、人物、习俗等等有关历史和文化的资料进行整理,以标识牌、标识墙、标识碑等形式(形式可以多种),在标识上说明这块地方曾经的过去,包括道路的名称也应该可以从这些地块的历史文化中产生,形成历史脉络表达,让人走进这块地方,不仅仅是看到现代化的新街区,同时产生历史脉络感、文化感、延续感。

二是对于那些已经完成拆迁、完成建设的数量、面积巨大的新街区、新道路,进行一次梳理工作,收集、编写这些地块曾经的历史资料,并以标识牌、标识墙、标识碑等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单独建立一个场所,类似于小型博物馆的形式,可能只需要在这块区域找一个房间,对于这块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介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沙盘模型,介绍原来的风貌和历史。这样的场所可以让人自由参观,使来到这里的人看到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也了解以前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历史积淀感和延续感。

诚然,上海是要发展的,不能因为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而停止发展的脚步,该拆的还是要拆,该建的还是要建。但如果要继续在改革发展之路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一定要考虑采取合理的方法,进一步保护好历史和文化,让这个城市给人不仅感觉很现代,而且是现代之中处处可见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从而使这个城市具有真正的历史文化软实力。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来源: 政协头条  |  发表时间:2022-01-11  | 作者:安琦
原文链接: 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81586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