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率先定名“碳中和”,新的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开在上海,集优势学科专业资源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徐瑞哲   |摄影: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编辑:   |浏览量:187

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华东理工大学正式组建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为率先以“碳中和”定名未来技术学院的高校之一。

13日,“碳中和未来技术论坛”及“绿色工程前沿论坛”在沪落幕,包括18位院士在内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碳中和:共同的未来”主题,共同见证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诞生。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内涵,徐南平院士认为,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含碳的矿产资源使用脱钩了,就意味着碳达峰;而当经济社会发展彻底摆脱了含碳的矿产资源,就意味着碳中和。他提醒,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曾高度依赖矿产资源,从两者曲线发展趋势看,经济总量与碳排放长期同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衰退也可能多次被动的“碳达峰”,但这不是真正的碳达峰,更不是碳中和。

专家透露,在上海,“十四五”目标定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将废弃物制备化学品,代替化石燃料,可解决上海资源匮乏、依赖外来进口的问题,助力碳中和目标最终实现。而在不长的过渡期内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依靠未来技术支撑。这类未来技术对未来经济具有颠覆性影响,却又是当前尚未实现的技术。

在徐南平看来,碳中和的实现需要各类技术共同作用,其中4类支撑技术和1类集成技术堪称“四梁八柱”。他举例表示,零碳能源重构,需要零碳电力、零碳非电能源技术;零碳流程再造,需要原料/燃料与过程替代技术;非二氧化碳减排,需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削减技术;而负碳体系构建,则需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及碳汇技术。其中如零碳能源重构技术,正是当前国内外技术竞争的焦点。

作为化工名校的华东理工大学拥有优势学科专业资源,近年来大力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开展碳画像、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研究,与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寻求在减污降碳协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及转化、碳溯源与管理等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技术突破,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副校长朱为宏介绍,学校同时设置了能源与经济、环境工程与社会学双学位本科专业,并开设了能源环境创新班;参与编制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建起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前沿、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划部署。”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表示,学校将以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立为契机,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持续推进能源化工领域科技创新,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专业支撑和技术储备。

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绿色技术银行高峰论坛”响应“双碳”战略的特设环节,此次碳中和未来技术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共同主办,邀请徐南平、曹湘洪、石碧、周守为、刘文清、贺克斌、蒋剑春、贺泓、孙丽丽等9位院士,分别以“碳中和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炼油及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等为题进行大会报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其后“碳中和院士圆桌会议”提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要百花齐放,加强碳中和未来技术系统性方案设计,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驱动核心,以更包容的心态迎接“双碳”背景下技术变革。

原文来源: 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21-09-13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05020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