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进】我校一批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上海市五四表彰

稿件来源:团委   |作者:吴佳蔚   |摄影:   |编辑:   |浏览量:2672

五四前夕,全国和上海市发文表彰了一批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我校青年师生和集体再次收获多项荣誉。其中,生物工程学院郑高伟教授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成为我校首位获此殊荣的教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刘懿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楼振罡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陈琦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化工学院青年思政团队、药学院新药设计与研究青年团队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我校共青团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和学生组织改革,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青年工作实际,充分把握团员青年时代发展规律,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聚焦主责主业,在思想政治引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活动、基层团组织建设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组织实施“挑战杯”等系列科技竞赛,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共同为华东理工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贡献青春力量。近年来,我校青年师生中不断涌现出一系列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榜样的辐射作用,引领新时代华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延伸阅读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郑高伟,男,九三学社社员,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药物手性砌块分子的高效酶促合成研究,开发了系列高效的酶催化剂,实现了酶催化技术在(R)-硫辛酸等药物生产中的应用。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拔尖等人才计划,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奖励。

在ACS Catal,ACS Sustain Chem Eng,Curr Opin Biotechn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5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其中获授权14项,包含1项美国专利,2项技术已实现产业应用。主持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在国内外会议作特邀报告6次。担任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 Green Catalysis& Synthesis, Frontiers in Chemistry、《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期刊编委及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刘懿谦,男,共青团员,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身怀报国之志,向往蓝色海疆,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长期从事非均相分离技术及设备研究,尤其涉及海上油气田平台开采过程中污染物分离机理及装置的研究,以团队负责人的身份组建“深耕蓝色海疆,助力美丽中国”社会服务实践团队,前往南海崖13-1气田、渤海秦皇岛油田等10余个重点海域油气田平台,针对海洋油气开采过程排海及回注生产水处理进行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累计实践服务时长超过4000小时,获得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特等奖,实践成果被教育部门户网站及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报、中国化工报、上海科技报、青春上海、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十余家媒体报道。


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

楼振罡,男,共青团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他在城镇精细化治理过程中,看到了电动车用户充电找桩难、不安全、时间长等痛点,自主设计研发的30秒站点换电替代8小时的直充系统,为推动电动车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19年,在学校相关创业政策的支持下,他休学一年,成立上海喵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目前三代四代产品投放市场,建立杭州上海线下10个换电网点,用户换电频次达11000次/月,用户总骑行里程达322600公里,该项目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陈琦,女,共青团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氨基酸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在骨组织修复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 Commun.和J. Am. Chem. Soc.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J. Am. Chem. Soc.论文入选当期封面(Supplementary Cover)并获生物材料表/界面领域先驱、加拿大科学院院士John Brash教授和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专门撰文评述和高度评价,并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这些相关研究成果被科学网、上海科技报、中国科学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曾获得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年度人物”、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学生”、2019年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论坛优秀口头报告奖、2019年研究生高水平论文奖、2019年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优秀墙报、2020年“张江树优博”重点培育计划、2020年“阿达玛斯”学术论文奖-探索优秀奖等。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化工学院思政青年团队成立于1997年,团队成员共11人,平均年龄31岁,40岁以下青年占90%,该青年团队负责人为高艺霞。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工作贯穿始终,积极推进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以“工程+”为核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推进课程思政,挖掘育人元素,助力学院14门课程成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加强思想引领,打造“星火之声”“工程党课”等特色品牌,成立星火讲师团,入选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激发科创动能,连续举办十七届“化工春天”科技文化节,搭建立体的科创孵化体系,指导学生团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1项。促进文理贯通,开展“京彩化工”传统文化项目,师生联合原创京歌《百年再起航》等多项文化艺术作品,获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精准网络思政,提升新媒体矩阵影响力,化工青年集结地B站获评校新媒体应用先锋。注重知行合一,构建理论、实践、网络深度融合的“立体课堂”,每年孵化社会实践团队百余支,引领学生在奋斗中成长。

药学院新药设计与研究青年团队成立于2008年,团队成员共72人,平均年龄27岁,40岁以下青年占95%,该青年团队负责人为李洪林教授。团队涵盖药物信息与设计、药物化学、分子/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致力于靶标识别和药物发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创新药物研究中应用的研究。团队积极投入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发现的老药来氟米特已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中度、重症新冠病人临床试验,显示出抗病毒、抗炎双效作用,并获英国LifeArc全额资助150万英镑及英国MHRA临床试验批件,正在英国、印度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同时设计了S416,是目前已报道的体外抑制活性最强的抗新冠病毒候选化合物,该项目获第二十二届工博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特等奖;上述药物已转让给一企业开展临床和临床前研究。团队主持和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创新药物基础及应用研究并重,自主发展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方法及软件10余套,现有国内外注册用户2.5万余个;已在PNAS、NAR、J Med Che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完成多个候选药物成果转化,获1类新药临床批件1件,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发布时间:2021-05-07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