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华理学子留校过年暖心举措获媒体关注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媒体华理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707

受访者供图

“家乡味”食堂菜肴、“妈妈牌”手工织物、“就地过年”特色活动……今年我校约有600名研究生在学校里过春节,为了让留校学生度过一个有温度、有收获、有意义的寒假,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引领学生思想成长、丰富留校学习生活的举措。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广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观新闻、《文汇报》、上海教育电视台、ShanghaiDaily、经济日报客户端、青春上海、劳动观察、科学网、上海科技报、广州日报客户端、东方网、周到上海、话匣子等媒体原发报道20余篇,对走心又暖心的留校举措进行了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1分钱年饭,通宵赶科研!沪上高校的温暖新春

大年夜,有没有试过和几百个同龄人一起守岁,看着春晚,吃着免费大餐,还有师长的殷殷叮嘱和各色大礼包?

高校林立的上海,学生是最大也最有活力的“原年人”群体。今年留校过年的总数超过3万。春节不回家,很多学生都是人生第一次。

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了这样的大年夜——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基础上,用最丰盛的宴席、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厨拿手菜,温暖而喜洋洋的氛围,周到而别出心裁的安排,让留校过年的师生很难忘。

一样的高校,多样的“免费年夜饭”

大吉大利、步步高升、笑口常开、幸福美满、凤鸣朝阳、鸿运当头、越来越牛鸭……复旦大学的菜单好口彩,其实就是咕咾肉、水笋烧肉、剁椒皮蛋、糯米肉团、辣子鸡、红烧肉、烤鸭卷配越南牛肉河粉……

重点来了,每份只要1分钱!

不只年夜饭。从除夕到初一的早中晚三餐,复旦师生们都只需凭卡消费1分钱,就可享用。

家在广西的复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2018级本科生韦盼盼告诉大江东,除夕中午,她吃了“一分钱年夜饭”,菜色丰富,菜名有趣。食堂里年味浓郁,橘子、瓜子、饮料随便拿。除夕晚上,班里留校过年的同学们约了一顿火锅,热热闹闹,一点不孤单。

复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徐襟觉得,“一分钱年夜饭”有不少和家乡类似的特色菜,吃出了妈妈的味道。“难免会有些想家。但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活动挺充实,很赞!”

复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2018级本科生申云瑾来自云南,“第一次在外过年,除了不能跟爸妈面对面,其他都好。”她说,不光有“一分钱年夜饭”,还有辅导员老师的关心,更收到来自校学工部、学院、班级三个“大礼包”,“承包”了她的春节零食。比如学院大礼包有窗花、小牛玩偶、口罩、洗手液,以及零食,很贴心。

为让同学“在校如家”吃好年夜饭,每所高校都动足脑筋,食堂装饰红火喜庆,推出多款特色菜式,都免费“请客”,让同学们一饱口福,欢度春节。

华东理工大学提前线上征集“年味家乡菜”,根据生源地和投票、留言,制作了特色家乡菜,让学生吃出“家的味道”。还制作了“特供年味生日面”——由本帮爆鱼和煎蛋组成的“年年有鱼”面,或由寻甸牛肉和煎蛋组成的“牛气冲天”面。“寒冬腊月,一碗热乎乎的生日面,加料又加情,这是祝福面、温暖面。”华理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裴文波说。

同济大学有3000多名学生留校。为了防疫,年夜饭分时、分班、分批次,300多后勤员工坚守岗位。从除夕到初六,一天三餐免费,每日菜谱不重样。大江东看到,仅2月10日这天,“普通菜单”就有清炒河虾仁、干煎鲳鱼、咖喱烩牛腩、酒酿汤团、八宝饭、水饺等多个地方菜品;“清真菜单”则有西域风情烤羊排、黑胡椒牛柳、新疆芦花鸡、醪糟汤、馕、奶油麻花、纸包羊肉串等。

2800多名学生留校的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年夜饭”从除夕夜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三,包括午晚餐。“腰果炒虾仁、脆椒牦牛肉、金丝柚子骨、孜然焗羊肉、三鲜鱼面筋、菜胆炒香菇、鲜滑罗宋汤、鲜肉水饺、雪碧一杯”——看了其中一份,就让人流口水……

上海大学原本就有春节为留校生免费提供十餐的传统。今年留校过年近2000人,“东南西北中,年味在其中”。采用半自助,让同学们错峰用餐,既保安全,又享美味。年初一早餐,还有黑芝麻汤圆呢!

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掌勺年夜饭12年的食堂主管杨红飞和20多名师傅早早精心筹划,“要让留校生从舌尖上感受学校的独特年味”。大年夜,他们大展身手,每半小时稳定出品约100份菜肴。菜品分装进一个个圆形餐盒,还贴着大红菜单,学子们凭着设计感十足的牛年“饭票”领取。“分餐不分爱、大中小份米饭任选,‘新食尚’和过去大有不同。”杨红飞说。

原地过年的学生多了,春节前,很多高校快递点堆满了各地寄来的年货,一个个爱的包裹,将亲人的牵挂提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我天天和爸妈、双胞胎妹妹手机直播我的生活,也没那么想家了。”家在河北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大一学生高祎堃说,妈妈寄来两大罐她亲手剥的核桃仁,“每一瓣都很完整。我爱吃坚果,妈妈经常给我剥,是剥核桃高手啦!”

吃着“妈妈的味道”,和亲人视频“云拜年”,直播留校生活,是很多游子的春节日常。

思政味、年味、文化味“三味”合一,学习传统文化正当时

初一一早,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张灯结彩,挂灯笼、贴福字、拉彩花,入馆读者拿到新春福袋,还有逾期费免除的惊喜。学校请来曾登上“百家讲坛”的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高有鹏,线上线下同步开出《春天的节日•伟大的中国传统》讲座,奉上牛年第一道“文化大餐”。

“春节是曲‘交响乐’,腊八节旋律骤起,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腊月三十除夕守岁等重音符接续响起,除夕夜子时达到高潮,年初一、初二、初三……曲调渐弱。这是一年中跨度最长的一场狂欢。”高教授说,“年”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全球化和商业化等新的文化语境下,要“保卫”传统节日,不能因“洋节”而淡化之。

像上海交大这样,利用留校过年开展传统文化体验、学习,打造思政味、年味、文化味的高校,不在少数。

同济大学的迎新春传统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上,校领导与师生同系“同济红”围巾,师生一起捏面人、制脸谱、写书法、做香包、剪纸、做中国结……学生党建“百+”专项行动中,“红色济忆”寒假城市徒步活动,带学生走进申报馆旧址、公共租界工部局旧址、陈毅广场等上海红色地标,结合“四史”教育,浸润式体验红色文化。

华东政法大学举办“春联窗花送祝福 传统文化迎新年”主题文化活动,留校过年的维吾尔族学生、留学生,还有70多名正在新加坡等地交流的学生线上同聚。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和师生欢聚一堂,剪窗花、写春联,互赠祝福、高歌告白,其乐融融。来自新疆的木热阿迪力说,就好像在家唠嗑一样,很开心,很温暖。

剪窗花、做灯笼、印年画,上海师范大学学生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创造年味。

小年夜,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组织留校师生包饺子,和面、调馅 、擀皮、包饺子,“业务生疏”的同学们努力回忆长辈的方法,互帮互助,欢乐满满。

“收获的不仅是自己写的春联,也能了解春联文化,学到一点书法技巧。”在上海理工大学留沪师生同写春联活动中,学校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郑静这样叮嘱学生。

除了写春联、红色观影,上理工还组织留校师生前往青浦区白鹤镇赵屯村,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留沪国际学生前往三林镇君玲山堂体验传统文化。

书香盈岁月,新桃换旧符,有温暖,更有奋斗

“疫情防控不松懈、教育引导不断线、服务保障不缺位”,原地过年师生增多,千头万绪,上海市教委就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各校做好安全教育、关爱服务和基本保障、应急和防疫物资保障。仅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就包括疫情防控、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安全生产。有备无患,不少学校节前开展寒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为留校学子发放防疫物资。

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家在中风险地区的学生刘杰父母,对第一次他乡过年的孩子不放心,辅导员和他一起与家长连线,一一介绍学校活动、设施,小刘向父母保证,合理利用时间,过好寒假。不少老师在做“云家访”,还开展“爸妈,我在学校挺好的”拜年短视频拍摄活动,表达感恩,让父母安心。

华东理工大学10余位宿管阿姨编织了100多件围巾、帽子、手套送给学生,化身“体贴妈妈”,帮助学生整理内务,送去水果和牛奶。

每所大学的文体休闲活动都很丰富。上海财经大学的云健身、云点歌、云悦读、云连线年夜饭;华东师范大学的线上师生同乐会、线上观影和线下留校生迎新春,还有“小丘陪你过新年”的心理关爱活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组织48名留校生组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日站岗守护校园平安,为社区疫情防控做贡献;上海杉达学院设置暖心零食、共享运动器材及图书漂流等平台;上海建桥学院开起家书分享会…… 

春节的华东理工大学食堂,留校学生“扑扑满”

最令人感佩的,还是大学主旋律——学习与科研。

同济医学院博士生李男最感动的,是原本按规定春节关闭的学校公共仪器平台照常开放,管理人员放弃休息,让她和同学们得以在实验室争分夺秒地萃取试剂、撰写实验报告。

2月初的上海交大,还有8500余名学生在校,“原年人”约有2400人,大多为研究生。上海交大学生处副处长龚强说,因疫情影响,很多同学科研实验进度受影响,许多人想过个“学术年”。这个春节,交大的实验、学习场馆和公共科研平台分析测试中心都照常运营,学生科研没有后顾之忧。

“我留下是为了备战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学生王佳艺说,除了家在中高风险地区同学,绝大多数同学留下都带着科研攻关、科创项目、社会实践、撰写论文等任务。

图书馆灯火通明,实验室连轴运转,沉在学术研究领域钻研打磨……这群“原年人”,要过一个最充实激昂的“奋斗年”!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34495/6041723


【光明日报客户端】毛线帽与家乡菜

【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

大年三十早上,记者在华东理工大学8号宿舍楼下,见到应用化学专业研一学生刘宁的时候,小姑娘正摸着自己的新帽子。“戴起来真暖和,小时候妈妈也给我织过这样的毛线帽。”银灰色毛线编织的小帽,配上同款色系的大围脖,把小巧玲珑的姑娘衬得可爱又洋气。

这套用料实诚,编织手法精巧的御寒装备是买不到的。一针一线皆是情,这些“独家的”围脖、帽子,都出自华理的10余位宿管阿姨之手。她们利用休息时间,亲手编织了100多件围巾、帽子、手套等保暖物件送给留校过年的学生们,还化身为“体贴妈妈”,帮助学生整理内务,送去水果和牛奶。“孩子们在外求学不容易,自己的孩子在外过年咱也惦记希望有人帮着照应不是。”宿管阿姨宓菊娅说。

正聊着,8舍宿管阿姨孙解青回到了值班室。放下水壶,孙解青告诉宓菊娅:“小李今天状态不错!”8舍一楼有一间“超豪华”的寝室,卫生间、吹风机甚至轮椅一应俱全,这是华理为受伤的同学特别准备的爱心屋。假日里,又逢疫情中,宿管阿姨每天都会去看看脚腕骨折的李同学,给行动不便的她烧点水,送送饭,问一句“今天好点没,还有没有啥需要阿姨帮忙的?”

今年华理约有600名研究生在校过春节,怎样能让留校学子舒心、暖心、安心?

学校考虑到,过年学生最想念的除了家人,应该就是“家”的味道。若能在学校里吃上家乡的味道,那一抹淡淡的乡愁自会减弱不少。

华理红烧肉、红烧狮子头、小鸡炖蘑菇、冻豆腐白菜炖肉、剁椒鱼、辣子鸡、白灼虾、粉蒸肉、把子肉……哪一款是你的家乡特色菜?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口味,在学校仍能吃到家乡菜,华理根据留校学生的生源地情况,初步拟定了生源地较为集中地区的一些特色家乡菜,并在线上开展“年味家乡菜”征集活动,根据师生投票和留言制作“家乡味道”菜肴,以慰藉留校学子的思乡之情。腊八节的时候免费供应“腊八粥”;腊月二十三,邀请来自校外的客厨同台献艺,和留校学生一起制作中西点心、包饺子;就连华理传统中免费提供的生日面,也华丽升级成了由本帮爆鱼和煎蛋组成的“年年有鱼”面或由寻甸牛肉和煎蛋组成的“牛气冲天”面,“既加料又加感情的‘年味面’,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华理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裴文波说。

除了毛线帽与家乡菜,读书活动、征文活动、座谈会、游园会、写春联、猜灯谜、剪纸……各种特色暖心活动纷至沓来,各种“家”的细节温暖了学子心田。

原文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pb8a9194a91b4439fbc41d11f1ce32183


【新华社客户端】身在异乡非异客 在沪过个温情年

不能在自家老房子里过年,对上海市民叶阿姨来说,还是40年来头一回。

但比起遗憾,更多的是高兴和期盼。她所居住的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一村,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如今,70岁高龄的房子迎来彻底改造,将在不改历史风貌基础上保障居住功能齐全。为配合施工,叶阿姨等千余户居民在政府帮助下在外租房作为过渡,预计今年7月就可陆续回搬。

为让居民尽快住进“新居”,施工在春节假期也没停下,改造工地上多了一群没有返乡、昼夜忙碌的“原年人”。“他们不能回老家过年,是为了我们。”叶阿姨看着孩子辈的工人,心生感激,除夕一早就和老邻居们相约在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志愿者一起包饺子、写福字,给工人们送去新春祝福。

“工人们不少是北方人,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我们给他们多做些,既表达作为居民的谢意,也让他们的工地新年更有年味。”曹杨一村居民潘金华说。

居民杨永椿是曹杨新村街道老年书法协会会长,在红纸上写下的每一个“福”字、每一句吉祥话都饱含心意。写完后,他送到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将其贴在了工棚上。

“今年春节很特别,没想到上海老百姓这么惦记我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老家江苏盐城的电工师傅王正兵端着饺子笑着说。

身在异乡非异客,留沪过个温情年。记者看到,怎么让留沪过年的人感受年味,成为特殊时期上海政府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心心念念的“大事”。

颜廷花是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的一名外地来沪社区保洁员,三年没返乡过年的她原本要回去和亲属共度新年,在看到上海发出“留沪过年”倡议后,她感到居民区清洁、防疫依然责任重大,便改变主意,决定做个“原年人”。

街道干部知道她的情况后,专门为她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蔬菜、肉、鱼、蛋等足够她吃上好几天。“这下我更安心,家人也更放心了。”颜廷花说。

颜廷花收到的“大礼包”,实际来自另一群“守沪”者——芷江菜场的商户们。在菜场管理方发出留沪倡议后,众多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外地商户积极响应,并捐出部分自家商品,为和自己一样“守沪”的外来务工人员送上一份新年礼。

“我们的民生工作离不开外地来沪工作者,希望这些带着温度的大礼包,能让‘守沪族’一同过个温馨年。”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柯琪表示,外地商户捐赠的商品将优先提供外地来沪工作者、社区独居老人等群体。

对大学生而言,过年最想念的除了家人,大概就是“家”的味道。红烧狮子头、小鸡炖蘑菇、剁椒鱼头、辣子鸡、粉蒸鱼、把子肉……这是华东理工大学根据留校学生生源地信息特别推出的春节菜单,留校期间过生日的学生还可免费吃上名为“年年有鱼”或“牛气冲天”的年味生日面。“既加料又加感情,得为学校点个赞。”有学生表示。

同时,利用留校过年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和学习,也是不少上海高校的共同“节目”。在同济大学,师生一起捏面人、制脸谱、写书法、做香包、做中国结,还组织“红色济忆”寒假城市徒步活动,把学生带进上海各处红色地标,浸润式体验红色文化;华东政法大学组织留校过年的学生欢聚一堂,剪窗花、写春联,互赠祝福。“就像在家一样,很开心,很温暖。”来自新疆的木热阿迪力说。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770023?channel=weixin


更多媒体报道一览:

【央广网】感受“家”的味道!华理关爱留校学子走心又暖心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210204/t20210204_525407526.shtml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600名学生留校过年!华理红烧肉、“宿管阿姨牌”围巾出动

http://m.cyol.com/app/2021-02/03/content_18943421.htm


【上观新闻】立春连小年,东北菜为留沪过年学子上线,小鸡炖蘑菇、冻豆腐白菜炖肉、年味面

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338052.htm?t=1612327690869


《文汇报》“爱心妈妈”们寒假不回家,贴心照拂“我们的孩子”

http://dzb.whb.cn/2021-02-09/3/detail-714263.html


【上海教育电视台】在校食堂品家味 宿舍过年添暖衣

http://wx.setv.sh.cn/v/vod/C37902878.htm


【ShanghaiDaily】Universities make stay-in-city students welcome

https://www.shine.cn/news/metro/2102064423/


【经济日报客户端】送健康、送美食、送文化……上海各界关爱“原地过年人”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326328&user_id=87975&source=wechat_friend


【微言教育】坚守是为了更好地相聚!让我们“年”在一起 

https://mp.weixin.qq.com/s/QKgidyX6fanVlEnm_4URbg


【学校共青团】爸、妈请放心!我们在学校过年也挺好的!

https://mp.weixin.qq.com/s/tA7gpnn4sq858WqtxlwKaQ


【劳动观察】食堂有家乡菜,宿舍有“贴心妈妈”……上海高校关爱留校学子走心又暖心

https://www.51ldb.com//shsldb/sz/content/017766a37a60c001fbac5726d09c04be.htm


【科学网】“家”的味道!华理关爱留校学子

http://wap.sciencenet.cn/mobile.php?type=detail&cat=news&id=452773&mobile=1


【上海科技报】“家”的味道!华理关爱留校学子走心又暖心

http://www.duob.cn/content.html?id=214612


【广州日报客户端】留校过年,让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486850#/detail/1486850?site4


【青春上海】感受“家”的味道!高校食堂为留沪学子制作家乡菜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2/03/16123470881097698383.html


【青春上海】上海各高校年夜饭开张啦!有颜有寓意大多还免费!突然羡慕留校的同学了…

https://mp.weixin.qq.com/s/0oYvqG7lvpnc-EhVZqNong


【青春上海】母校发力了!沪上高校春节花式送温暖,《暖心菜单》4.0快马住!

https://mp.weixin.qq.com/s/sEs_CS3m6VrZeo6-Yvswxw


【文汇APP】学生“点单”,家乡味升级食堂菜谱,宿管阿姨赠送手织围巾!华东理工大学留校学生过暖心新年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10203/390844.html?timestamp=1612329789051


【文汇APP】与留校生一起感受“家”的温暖,华东理工大学宿管阿姨寒假不回家,贴心照拂“我们的孩子”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10205/391068.html


【东方网】过年不回家的大学生们:手写春联年味浓,宿管阿姨还送来“妈妈牌”手工织物

https://n.021east.com/pnews/1612492186012115


【东方网】留校过大年“文体两开花”,这个寒假我们不孤单!

https://n.021east.com/pnews/161277858177010973


【周到上海】感受 “家”的味道,华理留校学生温馨“过大年”!

https://static.zhoudaosh.com/E84CE1890C3FB4110753C9D10F61BD18B0D43CFA87B22B68CA447C795E0AB81C


【话匣子】“家”的味道!华理关爱留校学子走心又暖心

https://m.ajmide.com/m/branddetail?id=30087341


发布时间:2021-02-23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