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天气和疫情都“乍暖还寒”有所反复,如何“晒”吃喝才能养生防毒抗病|新科普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徐瑞哲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65

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绪失调(SAD),这些人每年都出现同样的症状,从秋季开始并持续整个冬季。

今天1月13日,正值农历腊月初一。气温却走出“零下”区间,突破10摄氏度,上海预报本周末最高温度甚至可达17摄氏度;然而,双休日气温又要“跳水”超过10摄氏度,重回冰点以下,到下周初最低可跌到零下2度。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与气温一样,新冠肺炎疫情也有所反复,在1月12日0时至24时,河北、黑龙江、山西共报告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突破百例,达107例。截至当天,除台港澳地区外,全国现有确诊病例784例。此外,新增包括3例境外输入在内的无症状感染者38例。

在这样的大气候大环境下,如何吃好喝好“晒好”才能养生防毒抗病呢?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请食品学和营养学专家来支招。

【阴邪最盛时期多食温热】

再过一周便是大寒。1月5日的小寒时值“二九”,之后则迎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严寒”。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营养研究室主任沈红艺表示,寒字两点即为冰,古人认为冷气积累即为寒,中医认为“寒属阴邪”,从小寒节气开始就进入了一年中阴邪最盛的时期。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上来说,沈红艺介绍,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用来补益身体,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其中,动物性食物如羊肉、黄鳝、河虾、海虾等;其他食物,如糯米及其制品、黄芽菜、芥菜、辣椒、南瓜、大蒜、生姜、熟白萝卜等;还有干果类,如栗子、核桃、葵花子、荔枝干、桂圆等。至于饮品,红茶是冬季最合适的养生热饮,“加入牛奶就成了奶茶,加入水果就成了水果红茶,加入花草就成了花茶。”

【均衡营养实现高免疫力】

“一日三餐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根本,食品对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FDA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表示,要获得高免疫力,首先要做到均衡营养,日常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应品种齐全,即保证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纤维素合理搭配,“特别提醒要注重粗粮、膳食纤维的摄入来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在刘少伟看来,“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例如,炸薯条是垃圾食品,煮土豆又是极佳的减肥食品,因此食物好坏取决于烹饪方式。刘教授点明一些促进饮食健康的关键比例,譬如,早:中:晚—3:4:3 ;鱼:肉:蛋—2:2:1;荤:素—1:4;主食粗:细—1:3;蔬:果—2:1;蒸煮:爆炒—2:1。他还提醒,从现在起就要关注自己每天的营养状况,平衡膳食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绝不可一蹴而就。

【勤晒太阳防季节性抑郁】

除了食补养生,还有“光养生”。寒冷冬季,机体容易出现情绪低下、懒散昏睡的情况,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绪失调(SAD),这些人每年都出现同样的症状,从秋季开始并持续整个冬季。

医学研究表明,光照不足、维生素D缺乏很可能导致季节性抑郁。沈红艺表示,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这种冬季特有的抑郁情况,温暖充足的阳光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心情得以舒畅。“而且,每天晒一会儿太阳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可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中医也认为冬季勤晒太阳是养生重要方式,早晨10时至下午2时之间的阳光最好,每次可以晒20到30分钟。

对于老人甚至中年人,还有关节保暖不可忽视。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此时关节痛、颈椎病容易复发或加重,保暖尤其对肩颈部、背部、脚部等易受凉的关节部位要倍加呵护。另一方面,健康生活也要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还要做好心理调节。“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强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远远大于食品的营养作用,”刘少伟说。

【新闻链接·防控期间膳食7条】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刘少伟教授提出七点膳食原则: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荤素搭配;

每天摄入高蛋白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及坚果,在平时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保证充足营养,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互相代替;

饮食不足,老人或慢性疾病患者,添加特医食品;

适量多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原文来源: 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21-01-13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331510.htm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