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工业设计产教融合专家论坛

稿件来源:艺术学院   |作者:王晶瑜   |摄影:艺术学院   |编辑:潘聪聪   |浏览量:1536

艺术学院

为更好地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促进“新文科”与“新工科”的新一轮发展,12月27日,工业设计产教融合专家论坛在我校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顺利举办。活动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装饰》杂志社、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主办,我校艺术学院承办,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柳冠中公益基金支持。副校长王慧锋,我校名誉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来自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装饰》杂志、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溯洄设计等多家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以及近百名师生与来宾参加了论坛。论坛由艺术学院院长丁伟主持。

王慧锋在致辞中对参加论坛的领导、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谈到,在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本次论坛以融合为主题,紧跟设计学发展前沿,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设计教育战略,推进社会人文、科技革新和产业转型的交叉融合,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深化设计学科的内涵与发展,积极推进新一轮设计学科建设。同时,她表示,在希望无限和创新无限的时代,更加期待设计驱动城市和产业的发展,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柳冠中教授以“设计改变未来,‘中国方案’——中国工业设计践行的方向”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他从对引进工业设计的理解视角、路子不全面的问题出发,强调设计必须重新格式化,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什么,思考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在哪里。柳冠中指出,中国的未来要走社会的产业链,要制定中国的方案。在全世界的设计探讨生态、社会为本、绿色服务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拿出新物种、新产业、新的社会,也就是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农科,一定要重新认识这个“新”字。

通过讲述中国的精辟文字艺术、道家的灶王文化、孟母三迁、司马光砸缸等案例,柳冠中向大家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他激励年轻一代人要“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站在沉淀了五千年文明的人类文化的肩膀上为中国设计作为,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好。

方晓风教授就“工业设计产教融合”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产教不够融合:一是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问题,导致出现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二是由于社会发展的进化使得分工越来越清晰,从而导致产教分离。“产教融合的前景应该是教育和产业相融共生、相互成就。”方晓风从产业思维、导向、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出发,讲述了站在院校的立场上,该如何从实际出发促进产教融合。一是在教育过程中介入产业思维;二是在建立教育教学体系时明确面向产业的内容;三是对于教学师资队伍人才的建构要更加灵活开放;四是教学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具体的产品问题,而是要对产业模式进行探讨。

方晓风在设计学科研究范式、可持续的支持设计发展和支撑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价值观层面、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分享了其独到的见解。

在圆桌论坛环节,1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关于工业设计产教融合的探讨。各位专家分别介绍了自身所研究的学科与方向,并对设计创新、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业设计教育与学科的协同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圆桌论坛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蒋红斌主持。

蒋红斌讲到,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在教学层面,应该有中国工业设计自己的态度,学校培养的应该是综合性的产业创新人才。因此,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应该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旗帜,就是以综合设计能力为核心,开创新的产业。“这样培养的人才,才有可能站在现在的产业领域里面去开创未来。”

我校艺术学院教授程建新从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接受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的发展在近十年里面要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技术和设计之间有两个关系,一是设计需要合理利用技术;二是在以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为本质的前提下,要用前瞻性设计去引导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汤重熹教授认为产教融合在推行过程中有两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进一步把握方法,否则产教融合将没有方向;二是要对设计进行基础研究,否则设计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

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秘书长邢雷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观点:工业需要设计、设计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绿色和系统性的理念。他表示,设计师们对社会的责任意义重大。因此,目前不仅要解决设计的创新力,创造更大的价值,更要帮助产业更快地构建起绿色思维——“以碳来对话”。

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教授吴国欣表示,设计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宽泛,产教融合也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同时,作为上海的院校,如何用学科服务上海发展也是应当思考的。

柳冠中教授在讨论中对华理工业设计产业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希望华理能够把这个想法放大,为中国的工业设计引出一个阶段,重新认识设计,每个人都发挥自身的潜力。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认为,华理的产业体系非常明晰,做工业设计的同时兼顾大设计与行业发展。虽然现在设计的门类很多,但是一提到中国设计,就是大而不强。因此,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未来设计的发展需要设计师们提出中国特色,将中国文化精神融入设计之中。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林迅分享了关于学科交叉的观点。他表示,正因为世界上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不是完全按照学科来分的,因此也不足以单从某一学科去解决问题。当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时,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就愈发体现出来了。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晓东主要从乡村振兴和产业的发展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乡村振兴需要围绕着生态、生产、生活这三个方面,在生产这个大环节里面,设计师们需要着重思考经济和产业的管理对设计产生的影响。

溯洄设计创始人徐霍成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讲述了设计、产业、教育三者的关系。

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林梅表示,学校文科处将继续全力为学院赋能,希望艺术学院能够继续培养优秀人才,产出优质成果!

小米生态链企业润米科技设计合伙人杨继栋从产业的角度分享了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他认为,材料的直接应用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需求要往上提升、设计要有创新。“设计需要真正和产业匹配起来,把用户端抓在手里,反过来按照他们的学科和产业分成,这样才能将学科发展立体起来。”

艺术学院副院长汪军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展望:艺术学院正在研究设计类课程的授课标准体系;正在通过项目制、工作室制等方式,打通专业和专业之间的隔阂;正在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平台,拓展实践平台;正在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一流学科。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菡表示,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艺术学院将不断前行,努力打造具有华东理工大学特色的工业设计学科。同时,她代表学院再次向各位专家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专家们以后多来华理,彼此有更多思想上的碰撞。

最后,丁伟在感谢词中代表学院再一次对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专家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这是一场大咖云集的论坛,更是一场思想盛宴,希望师生们能够有所收获,在追求设计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发布时间:2020-12-30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