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届十大学术进展”系列讲座第一场:组装诱导策略调控功能染料的发光性能

稿件来源:化学学院   |作者:刘兴   |摄影:刘兴   |编辑:李强   |浏览量:1374

刘兴

10月23日下午,由校办、教务处、学工部、校学术委员会主办,化学学院承办,面向本科生打造的高端学术讲座 “通海讲堂”第五十四期暨 “学校首届十大学术进展”系列讲座第一场,在奉贤校区通海厅正式开讲。化学学院马骧教授以“组装诱导策略调控功能染料的发光性能”为题,将科学前沿与学生培养结合,为同学们揭开了功能染料的面纱。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图片具体讲述了功能染料的功能拓展、研究意义与背景、研究思路与关键科学问题。

讲座开始后,马骧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简历,其次介绍了精细化工研究所的基本情况。该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现有固定科研人员30人,主要研究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其中功能染料正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那么什么是功能染料呢?马骧使用了通俗的例子讲解了功能染料的性能。例如,在医学领域,它可以用于鉴别癌细胞周围的酸性环境从而能够更精准地进行手术导航切除癌细胞。他也讲述了功能染料的发展,以及功能染料在信息显示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而当下染料分子面临光谱性能和功能性单一,难以满足新领域的应用需求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精细化应用的瓶颈的现状。对于染料的功能和应用拓展,马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常用调控策略,并提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单一染料分子的荧光波长大幅度调控困难,不易实现,以及其随之带来的是分子组装策略调控单一染料分子的荧光波长的挑战。

马骧提出的有机体系发光性能调控的新机制与新策略“组装诱导发光”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一策略带来了三个优势:丰富功能染料的发光性能,降低材料成本,拓展潜在应用。马骧还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组装诱导发光”这一独特的研究思路与关键科学问题,例如如何组装诱导调控荧光发射波长和有机室温磷光发射效率等。

最后,马骧总结了团队的研究工作,并介绍了他的课题组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等。他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他的课题组,了解更多关于精细化工功能染料研究的内容。在讲座的最后,马骧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出了三点建议:尽早规划发展,并为之努力奋斗,务实勤奋,切忌浮躁,内心强大,百折不挠。他希望同学们可以不懈奋斗,学业有成,勇攀高峰。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学生积极提出了关于“能不能进行动态调节”“如果多种结构共同组装在一起会不会有影响”等问题,马骧教授一一作了解答。

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王海明、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吕遐出席了此次通海讲堂。

发布时间:2020-10-30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