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我校工博会参展项目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媒体华理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561

受访者供图

9月15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在高校展区,共有69所高校的708项创新成果参展。围绕“健康”“绿色”“智能”等关键词,我校共有14个项目参展。《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上海科技报》、央广网、科学网、上海热线、周到上海等媒体原发报道20余篇,对我校参展项目进行了相关报道。


【科学网】华理研发适应未知环境探测的智能无人系统

让无人车“耳聪目明” 灵敏应对多场景复杂任务

无论是坑洼不平、灌木丛生的荒地,还是土丘遍布的山坡,抑或是突发爆炸毒害未知的灾后现场,只要装备上这套系统,无人小车就可以熟练流畅地克服一个个路障,或避让,或前行,顺利到达指定的目的地。

如果再搭载上外部环境测量传感器(例如土壤成分分析仪、温湿度测量仪等)、小型机械臂以及各类采样取样装置,无人小车还可以完成更加丰富而复杂的任务,包括未知环境探测、环境采样、应急救援与危险物品拆除等等。

而无人小车之所以能够如此机敏能干,都要归功于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易建军教授团队研发的“适应于未知环境探测的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上这套智能无人系统后,无人小车不仅“耳聪目明”,而且“脑瓜灵活”“身手非凡”。

据介绍,易建军带领团队历时1年多全心研发的这套系统,将亮相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

对大家来说,无人车已经都不陌生,但是,到目前为止,包括为人熟知的无人驾驶机动车、工厂AGV物流搬运车在内,大多数无人车的定位导航都是基于结构化的场景。

什么是结构化场景呢?简单地说,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停车库等等,都有标准的车道线、详细的道路指示信息,如左转右转标志、车位标志等等,这些信息就构成了一个标准化场景,让无人驾驶能在它的指引下,做到有迹可循。

而易建军团队研发的这套系统,解决的却是让无人小车在非结构化的场景下行驶的问题。这个难度就高多了,对无人车智能化程度的考验也大大增强。试想一下,在真实的野外场景中,没有标准道路,“看”环境里有什么障碍,“判断”哪些区域可以通行,“知道”怎样设计路线避开陡坡、坑洼,这些都要无人车“自力更生”去“思考”和“行动”,不然,就只能等着“四脚朝天”甚至“车毁机亡”。

那么,针对场景未知、干扰严重、地形复杂而且非结构化这些场景特点,怎样才能完成指定任务呢?这就要求无人车必须具备3个功能——自主环境,自主定位与场景重建,3D导航与避障。

为此,易建军课题组以已有的多项授权发明专利技术为基础,着重解决传感器数据融合、无人系统站姿估计、场景三维重建以及三维路径规划等问题,分别研发使用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基于视觉和激光紧耦合的6D站姿估计技术”“环境三维重建技术”“非结构化场景下路径规划技术”等创新技术。

首先是让无人车“知彼知己”。就像人类需要眼、耳、鼻、舌等感官来感知外部环境一样,无人车也同样需要自己的“感觉器官”。为此,研究人员为无人车安装了双目相机、激光雷达以及IMU(惯性测量单元)模块,使它能“看见”外界的环境,“感知”场景距离,感受自身的运动。

人类被突然抛到一个陌生场景下的时候,下意识做的一定是环视四周,看看周围所处的环境,然后看看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无人车要完成任务,同样要先了解自己的周边环境,知道自己在这个环境下的位置和自己的姿态。这就是自主定位与场景重建这个功能要发挥的作用。在这套系统里,易建军课题组采用了slam技术(意即“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对双目视觉结果、多线激光雷达与IMU模块等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和图像化,实现高精度的地图构建与自身位姿估计。

在此之后,要安全到达指定位置或者安全的探索环境,就需要无人车能够完成导航与避障工作了。

“目前的无人车大多数是基于二维平面上的导航,假设的前提是,无人车在相对平坦、没有坑洼的地面上运行,但其实现实环境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和单纯。”易建军说,针对野外路径崎岖的非结构化场景,他们研发的系统采用3D导航与局部避障技术,与传统的二维导航相比,对野外场景更适应。

据介绍,目前装备上这套系统的小车,“视力”最大测距10米,图像采集速率为每秒30次,避障速度达到每秒更新一次,已经能够克服直径为自身高度2倍的凹坑的阻挡,而且整体作业非常灵活。

易建军说,研究团队正在不懈努力,希望能够让无人车系统很快就在农业植保、危险环境救援、野外环境构建、环境感知等领域大显神威。(黄辛 房树芬)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9/445834.shtm


《新民晚报》:看高校“黑科技”如何用智能改变生活

只需按下按钮,等待几分钟,就能喝到一杯不亚于大师级手法冲泡的好茶;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烹饪技巧,只需要一个智能厨房管家,让你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健康美食……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师生共同研发的“智能茶艺机”、“智能厨房管家”即将亮相。

项目展示现场,如果参观者爱喝茶,又嫌泡茶非常麻烦,那么可以试试这款“路与”智能茶艺机。该产品由华理机动学院郭慧老师指导的多学科学生团队自主研发,让控温烧水、取茶、洗茶、过滤、洗杯、泡茶、端茶等多种繁琐操作在3分钟内一气呵成,使得泡茶就像倒热水一样简单便捷。同时,整个泡茶过程以机器人模仿大师的手法进行直观展示,既充分还原了人工泡茶的口感,又将科技与茶艺融为一体。

炒菜时火候怎样把控?食材用量多少合适?调料添加顺序如何……由华理机动学院马新玲老师带领的本科生团队致力于让烹饪变得更简单轻松,它就是——智能厨房管家。这台机器自动供给多种调料,可以模拟人工烹饪的方式,不仅能顺溜地晃锅、颠勺、划散、倾倒,还能娴熟地炒、爆、煸、烧、熘等,制作出一份份色、香、味、形俱全的中国菜肴。

在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还有更多的“黑科技”带给观众,用智能改变未来生活。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促使全球范围内人们更加关注疫情防治和健康保障,特别是研制有效应对新型疾病的药物。可是,药物研发是一项投入大、耗时长、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普通民众都会蒙圈:什么是药效团、如何高效完成虚拟筛选的科学流程、如何零距离感知这个计算过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视觉与媒体智能”团队携手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带来“VR+药效团”虚拟筛选系统。

“VR+药效团”系统致力于创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式,实现了基于药效团的虚拟筛选,并通过微观分子三维可视化、VR场景真实感渲染和多通道交互,使用户能够无缝感知微观世界,在可视环境中指导科学探索,最终零距离实现药物设计。

“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则是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带来的新技术。医护人员说着话、采用语音的方式就能直接录入病历。这样一来,医生没有了电脑操作的不便,而且,因为具有天然的无接触优势,在大幅提升病历录入效率的同时,还可有效避免频繁接触电脑的接触式感染风险。“电子病历”可行吗?首先,该系统采用医疗领域中英文混合声学建模技术,针对医疗领域极其复杂的中英文混合表述情况,保证了准确率;其次,系统还能自动识别噪音,筛选复杂医疗声学场景下的噪声。

值得一提的是,上师大科研团队的语音识别核心技术应用于上海市虹梅街道的“疫情防控机器人”、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智能医疗设备中起了作用,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在此基础上,“上海师范大学——云知声自然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还将开展机器学习、语言语音学、心理学、教育学、机器人学等各个交叉学科进行有效融合,解决自然人机交互中的关键问题,培养AI人才,加速感知智能的发展。

本报记者 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s://paper.xinmin.cn/html/xmwb/2020-09-15/3/81027.html


【央广网】工博会上的高校科技:华理项目引领轻量化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绿色制造和高端应用

央广网上海9月17日消息(记者 唐奇云 通讯员 张婷)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购买儿童玩具、家具用品等塑料制品时,都会十分在意其材质是否无毒无味、绿色环保,近年来综合性能优异、可回收及易降解的聚丙烯发泡材料已成为泡沫塑料家族中的“新宠”,日益受到热捧,是聚合物泡沫材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种。

超临界CO2(二氧化碳)发泡聚合物技术是制备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在第22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赵玲领衔的“高性能轻量化聚合物材料的绿色高效制备”项目,聚焦的正是轻量化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绿色制造和高端应用。该项目也是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无水发泡制备聚合物珠粒实验装置(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锁定新材料发展重点领域,布局绿色制造新技术

轻量化材料已是我国新材料发展重点领域,发泡则是实现聚合物轻量化的最直接手段。随着航天航空、国防、能源、交通、包装、电器、运动器械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绝热、隔音、绝缘、缓冲等特性的聚合物发泡材料需求越来越迫切。聚丙烯作为产量大、增长量快、应用领域广泛的五大通用热塑性树脂之一,其高品质发泡材料的绿色制备一直是聚合物发泡领域的热点与难点。

2016年,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项目——“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获准立项,该项目所聚焦的正是运用绿色高效发泡工艺,开展聚合物轻量化的应用基础—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的“一条链式”研发工作。

据赵玲介绍,聚合物发泡有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两大类。化学发泡剂常常存在化学残留、发泡过程难控制和不易获得高发泡倍率等缺点;物理发泡剂中的氟氯烃类则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已逐渐被禁止和限制使用;一些新型氟碳氢化合物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仍相对较高,烷烃类发泡剂则易燃烧不安全。相比传统发泡剂影响气候、火灾危险、有害残留以及VOC排放等问题和弊端,超临界流体,特别是超临界CO2,发泡聚合物是绿色制造技术,被工信部列入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而且CO2进入聚合物后会引起熔点、表面张力和粘度下降、结晶行为改变等一系列变化,可以制备微孔甚至纳米泡孔材料。

聚丙烯是结晶聚合物,低温固态发泡受结晶限制,很难制备高发泡倍率产品;高温发泡聚合物熔体强度不够无法保持完整泡孔,可操作窗口窄。因此,大规模制造具有稳定均匀泡孔形貌和外形尺寸的高发泡倍率微孔材料难度大。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近年来华理赵玲团队联合无锡会通、中石化北化院、浙江新恒泰、镇海炼化等单位,在合适物料体系、可控工艺过程和高效工业装备等方面开展了超临界CO2发泡聚丙烯的优化、强化和工程化等系列工作,形成了“适合超临界CO2发泡的聚丙烯专用料”“分步/分段发泡新工艺”“优化构建流场结构实现高效规模制备”等三大技术创新优势:根据在低于其流动温度的可变形区发泡既可以突破结晶的制约又能保证发泡材料微孔结构和外形尺寸的稳定成型这一发泡机制,开发了兼具较宽发泡温度窗口和较强的CO2溶解扩散能力的聚丙烯发泡专用料,以及能有效改善泡孔结构和表观形态的新型功能助剂/添加剂;CO2变压饱和提高了过程效率和发泡倍率,气泡成核和生长的分段实施大幅减小了高压设备体积;釜压发泡、模压发泡等高压设备和聚合物预成型体的结构优化设计保证了均匀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成功实现了低密度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的规模制造和柔性生产。

赵玲教授在实验室(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核心技术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瞄准新兴领域拓展高端应用

利用上述创新技术,2016年至今,项目已成功建设了7套年产3万立方模压发泡装置,实现了低密度聚丙烯微孔厚板的世界领先制造;新建了6套、优化改造了3套年产4—6万立方的釜压发泡装置,生产效率提高25%,成品率提高到99%以上;发泡专用料已在镇海炼化生产。

项目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6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了69篇SCI/EI收录论文。“国外同行认为我们全面系统地研究了CO2间歇发泡聚丙烯行为。”赵玲说,科技查新表明,模压发泡的工程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釜压发泡的优化与强化技术具有国内外新颖性。

“可以说,我们的项目引领了高性能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的绿色制造和高端应用。”团队的底气,来源于“硬核”的技术和不断开拓的应用领域:全新的超临界CO2模压发泡技术通用性强,除聚丙烯外,还成功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微孔发泡材料生产,并已经完成了多种热塑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中试;釜压发泡各项技术指标与日本公司相当;开发的聚丙烯发泡专用料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除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内饰、缓冲包装等传统领域,由于CO2发泡产品环保健康,很好地满足了儿童玩具、食品、医疗、家居用品等领域对绿色材料的需求;特别由于微孔赋予了聚丙烯一些优异的独特性能,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不断地在新兴领域成功应用,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垫片、5G通信微波中继天线罩、高档汽车音响振膜、防弹衣背板等等,产品附加值高。

领衔了“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推进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担任了国际发泡塑料期刊的副主编、培养一批聚合物发泡研发和生产高层次人才,赵玲教授带领的项目团队已成为国内顶尖、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聚合物发泡研发团队。“这只是起步,超临界CO2发泡制备轻质高强的聚合物材料很好地满足了塑料减量化、材料轻量化和制造绿色化的要求,发展前景广阔。”赵玲对团队及轻量化聚合物研发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

原文链接: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200917/t20200917_525265962.shtml


《广州日报》客户端:华东理工大学参展工博会 聚焦智能、绿色制造、高端应用等多领域

2020年9月15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年,华东理工大学共有14个项目参展,其中,既有让无人车“耳聪目明”灵敏应对多场景复杂任务的“适应于未知环境探测的智能无人系统”,也有聚焦智能并为居家生活带来科技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还有引领轻量化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绿色制造和高端应用项目等。

据介绍,“适应于未知环境探测的智能无人系统”是由华理易建军教授团队历时一年全力研发。无论是坑洼不平、灌木丛生的荒地,还是土丘遍布的山坡,抑或是突发爆炸毒害未知的灾后现场,只要装备上这套系统,无人小车就可以熟练流畅地克服一个个路障,或避让,或前行,顺利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如果再搭载上外部环境测量传感器(例如土壤成分分析仪、温湿度测量仪等)、小型机械臂以及各类采样取样装置,无人小车还可以完成更加丰富而复杂的任务,包括未知环境探测、环境采样、应急救援与危险物品拆除等等。

易建军教授表示,目前装备上这套系统的小车,“视力”最大测距10米,图像采集速率为每秒30次,避障速度达到每秒更新一次,已经能够克服直径为自身高度2倍的凹坑的阻挡,而且整体作业非常灵活。

除了易建军教授带来的重量级项目,由大学生带来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引发现场热议。记者看到,这些项目为居家生活带来便利及科技感——只需按下按钮,等待几分钟,就能喝到一杯不亚于大师级手法冲泡的好茶;只需要一个智能厨房管家,让你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健康美食;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超高空、超大装置等各类实验操作,只需戴上眼镜,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立即“亲临”工厂获得沉浸式体验……这些项目探索“智能+”的应用创新,用智慧连接美好生活。

此外,华东理工大学还展出了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高性能轻量化聚合物材料的绿色高效制备”、能实现资源化、零排放,打造含盐废水处理高效“技术链”的“高盐废水分质结晶资源化与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装备”等多个优质项目。

原文链接: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375662?site4


《解放日报》:无人机嗅探船尾烟雾 无人车自主感知环境

工博会高校展区线下落幕,高校好项目获展会“创新引领奖”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前天在国家会展中心闭幕,首推“云展览”的高校展区线下落幕。海内外69所参展高校,现场带来708项创新成果,演绎“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主题。

同济大学“路面多维度性能的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分析技术”、上海大学“高温超导块材磁体及电机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全数字辐射探测与成像系统”、江苏大学“航空复杂构件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和装备”,这些来自高校展区的好项目均获今年展会的“创新引领奖”。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海陆空”一系列高校高科技在现场备受关注。“精海”7号无人艇是这一系列无人船只的新型号,堪称今年工博会高校展区体量最大的展品。上海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介绍,上大无人艇技术集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项先进技术,曾获2015年工博会创新金奖。去年上大又整合多个学科技术,与上海临港、上海交通大学等组建上海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成为上海市科创“四梁八柱”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之一。

一款由上海海事大学安博文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无人机“嗅探”装备,可携带传感器,飞入船舶排放的烟雾中,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助力海事执法。作为关键设备的船舶尾气检测吊舱长20厘米、宽12厘米、厚9厘米,重量仅900克,检测灵敏度及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历经三年研发的这项“黑科技”,助力浦东海事局成功查获国内首起在航船舶燃油硫超标案件。目前,无人机系统测定的船舶燃油硫含量偏差一般小于0.02%,完全能应对今年推行的燃油硫含量不能超过0.1%的监管需求。

陆上无人车也毫不含糊。到目前为止,从无人驾驶机动车到工厂物流搬运车,大多数无人车的定位导航都是基于结构化场景,即依赖于标准车道线、详细道路指示信息等。但华东理工大学易建军教授团队研发出“适应于未知环境探测的智能无人系统”,让无人车自主感知环境,能应对包括野外在内的多场景复杂任务。目前其“视力”最大测距10米,图像采集速率为每秒30次,能克服直径为自身高度两倍的凹坑阻挡,很快就能在农业植保、危险环境救援等领域投入使用。

各种无人化智能互联系统的背后,是高校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撑。华理副校长吴柏钧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目前,学校拥有一支“双轨制”的技术经理人科技营销队伍,并联合上海技交所等专业机构,促成科技成果转化。据统计,华理专利许可率达5.7%,居全国高校第五名。

事实上,在沪上高校科研经费的总盘中,受企业委托以产学研合作形式联合开发的项目占比达70—80%,去年实际到账金额约53亿元。同时,大学科技园对各类创新创业实体加以孵化并使之成长壮大,对周边地带产生辐射,仅以“环同济”为例,就在2.6平方公里面积上集聚2000余家以研发设计、咨询创新为主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企业,年产值规模突破460亿元,成为知识溢出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典范。

原文链接: https://www.jfdaily.com.cn/journal/2020-09-21/getArticle.htm?id=300413


【上海教育】科技赋能产业新发展,这些高校有妙招!(节选)

9月15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工博会不仅是助推产业发展的舞台,也成为展现高校科技创新“硬核”实力的重要窗口。高校科研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赋能产业新发展?请看上海高校的担当和作为↓

华东理工大学: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华东理工大学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先后建立了生命健康、现代能源技术、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三个交叉研究院,大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扎实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型原创研究方面高质量发展,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华东理工大学也长期注重科技成果转化。1998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2001年成为全国七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并于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高盐废水低成本膜浓缩系统

学校主要通过三方面措施,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打造专业队伍,联合专业机构,提升转化能力。学校打造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双轨制”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并联合上海技交所等专业机构,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通过强强联合,提升转化能力。

发挥政策导向,勇于先行先试。学校长期注重专利许可转让,通过激励措施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逐步建立了促进专利质量提升和促进转化运用的政策体系。据统计,学校专利许可率达5.7%,居全国高校前列。

打造共享模式,凝聚协同合力。长期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共享”为核心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探索以“许可”为主要形式,与教师、院所、企业等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5zHFuTXvEwoAKCo7otPMqw


更多媒体报道一览:

【上海科技报】“智能+”应用创新脑洞大开!

http://shkjb.com/cont/812/212373.html


【新民周刊】脑洞大开!看华理学子如何用智能改变生活

https://m.sohu.com/a/418755366_318740?spm=smwp.media.fd-s.1.16002360314428ra3l8Y


【周到上海】亮相工博会的茶艺机、智能厨房管家让人大开眼界!这些展品出自华理工学生之手

http://static.zhoudaosh.com/8B3C38275D07B28BA5124983F50CF907FC67F9B0466F3EE352228FB841137F5C


【央广网】工博会高校展区脑洞大开 看华理学子如何用智能改变生活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200916/t20200916_525263528.shtml


【央广网】资源化、零排放 打造高含盐废水处理高效“技术链”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200917/t20200917_525265957.shtml


《新民晚报》让无人车在复杂环境 耳聪目明 身手不凡

https://paper.xinmin.cn/html/xmwb/2020-09-15/8/81045.html


【科学网】资源化、零排放打造含盐废水处理高效技术链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9/445577.shtm


【上观新闻】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超120亿科研经费精华尽出,工博会高校展区线下落幕

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291690.htm


【科学网】中外高校700多项创新成果亮相工博会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20/9/445726.shtm


【周到上海】专设高校防疫科技展区、线上线下互动观展……工博会高校展区有看头

http://static.zhoudaosh.com/files/cnews/2020/20200910/C3E81E6C05D79A97DBB559B1998A92E8836998B34303F7C295D3F9D7D4E1C3D0/14.html


【上海热线】资源化零排放,打造含盐废水处理高效'技术链'

https://m.online.sh.cn/life/content/2020-09/15/content_9642015.htm


【上海热线】脑洞大开!看华理学子如何用智能改变生活

https://m.online.sh.cn/life/content/2020-09/15/content_9642025.htm


【上海热线】可回收及易降解!聚丙烯发泡材料已成'新宠'?

https://m.online.sh.cn/life/content/2020-09/15/content_9642027.htm

发布时间:2020-09-27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