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您,老师】华理徐志珍教授:爱写初心,金课援疆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摄影:受访者   |编辑:   |浏览量:3318

受访者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华理化学学院徐志珍教授的人生格言。从199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她就坚持“站上三尺讲台,就要对得起学生”的初心,坚守在本科教学一线,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她是华理首位教学型教授,她的课不仅座无虚席,还经常需要“加座”。

日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开展了2020年“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宣传活动,营造“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的浓郁氛围,华理徐志珍获评2020年“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

目前,徐志珍除了负责化学系的教学管理和改革,还同时主讲两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平均每年完成207学时以上的课堂教学。而她主讲的国内第一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无机化学,还将优质教学资源同步输送到新疆的喀什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喜爱她的学子也从东海之滨的上海延伸到5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


主讲同步课堂,做柔性援疆先行者

2018年,华理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的号召,将上海市精品课程——无机化学隔空“搬”到喀什大学。作为课程带头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徐志珍责无旁贷地担任了共享课程的负责人。

无机化学课难度较大,新疆学生的化学基础又相对薄弱,她每次课前还是会花比以前多一天的时间备课,从课程设计、内容、课件、习题等方面重新调整,既满足华理学子的学习进度,又适应喀什大学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徐志珍还单独给喀什大学学生“开小灶”——补课10学时、开设20学时的习题课。特别是补课,她全是利用晚上时间无偿进行的。

付出终有收获。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喀什大学学生的合格率达到67%,良好以上为27%,还有15名同学的得分在90分以上。2019年秋季学期起,无机化学课程又共享给了石河子大学,并逐步形成了华东理工大学、喀什大学、石河子大学三校联动同步上课的模式,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努力,得到教育部和高教司领导的认可和表扬。


潜心立德树人,做青年成长引路人

“当我看到您在空无一人的教室单独为我们上课时,我差点哭了出来,谢谢您!”这是喀什大学一名学子通过明信片写给徐志珍的话。

“徐老师的指导让我坚定了对化学学科的选择,激发了我对科研的兴趣,提升了我的创新能力。”这是华理在读博士生吴梦琪的感悟。

10余年来,徐志珍仍然一直担任班导师。她带过的理工优秀生班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她自己也4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导师”。

作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徐志珍特别注重“传、帮、带”,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华理化学类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同样甘为人梯。先后有5名青年教师,跟着她随堂听课、答疑、批改作业,试讲合格后正式登上讲台,逐渐成长为学院的骨干教师。

徐志珍不仅着力培养本校教师,还在为喀什大学、石河子大学打造同步课堂的同时,指导两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实现隔空“传、帮、带”,为西部教育与人才培养做实事,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深耕本科一线,做教学管理多面手

2020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的线下教学改成线上教学。徐志珍仿佛一枚定海神针,为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注入源源动力。

作为无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她通过网络平台会议室定期开展教研组的研讨,耐心指导课题组的其他老师解决授课问题,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她还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通过网络平台向300多位华理教师分享线上教学经验,讲解如何通过实时交互获得的反馈数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而调整教学节奏,以及如何综合利用智慧教学工具、精细设计丰富教学方案等。

“打造精彩课堂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用情操感染学生,用爱滋养学生,用人格塑造学生,实现由合格教师到魅力教师的转变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徐志珍总是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0-09-09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