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用脚步丈量脱贫攻坚之路

——记华理后勤综合办主任、寻甸县塘子社区驻村第一书记胡宝林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强   |摄影:   |编辑:   |浏览量:17586

党委宣传部

手拿铁锹,身穿旧迷彩服,脚着解放鞋,在社区流转地的泥地里和社区干部一起修整丈量土地的胡老师,一身泥土的“邋遢”形象与大家印象中的高校教师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正是这样与群众同吃住同劳动、不怕脏不怕苦的工作作风,让寻甸县塘子社区的干部群众对这位“胡老师”倍感亲近。

图片说明:做好森林防火巡查工作(左一为胡宝林)

2019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后勤综合办公室主任胡宝林经学校选派,开始挂任云南省寻甸县塘子街道塘子社区挂职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出校门,进农村,从高校行政岗位到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脱掉“书生气”,染上“泥土气”的胡宝林现在已对扶贫工作“渐入佳境”:塘子社区的产业发展、控辍保学、邻里纠纷、征地拆迁、防火防灾、巡山护林......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成了他每天的牵挂。


从不习惯到习惯


按一般的生活作息,起床洗漱吃完早饭才开始一天的工作。然而,对胡宝林来说,一天是以工作开启的。每天起床洗漱后,他或是先到办公室整理扶贫资料,或是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工作到上午10点左右才开始吃早饭。“这是由寻甸当地农村的生产方式造成的。”胡宝林解释说。寻甸当地百姓早上起来先要下地干农活,然后才吃早饭,故而一天两顿也成了扶贫干部们的饮食作息。

图片说明:集中开展乡村环境治理

“刚开始肯定有不习惯,自己还经常备点干粮早上起来吃。”胡宝林笑道,“‘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对于驻村扶贫新兵的我来说更是恨不得变身‘八爪鱼’。久而久之,不习惯也成了习惯”。由不习惯到习惯的,不只是当地的生活作息,还有咸辣饮食结构、季节性用水困难、难懂当地方言、民族风俗适应问题……“碰到的问题不少,但问题总是用来解决的。”

图片说明:走访慰问特困给养户

驻村扶贫一大难关就是“方言关”。让党的扶贫政策和富民惠农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就需要扶贫干部把扶贫政策中的“高大上”语言“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话。通过走村入组,蹲田间地头与每家每户叨唠,与当地干部聊脱贫攻坚,现在的胡宝林已基本听得懂当地方言,还能用几句方言进行简单对话。他希望能够努力做到用当地方言顺畅交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心真情与贫困户交流,成为朋友,甚至成为家人。


打通政策到户的最后一公里


熟知脱贫攻坚政策是扶贫干部必备技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涉及方方面面的惠民政策,作为扶贫第一书记,应当对这些惠民政策了然于胸。刚到塘子社区的那段时间,胡宝林晚上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坐在村委便民服务中心翻看学习各项政策文件,掌握各种工作流程,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群众有需求时,遇到不清楚的,我会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再耐心向贫困户解释。”“贫困户因信息传递不畅而享受不到扶贫红利,那就是扶贫干部的失职。”就这样,边学边用,边用边学,胡宝林努力做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的“扩音器”,把贫困户的切身利益时刻记在心上。

图片说明:遍访贫困户,做好贫困信息数据动态管理

“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掌握脱贫攻坚政策是第一步,为贫困户精准送政策、确保政策落地落实才是根本。胡宝林到塘子社区后较短时间内就遍访了全社区2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了解并时刻关注贫困户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情况明了,才好进一步开展工作。”胡宝林与其他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以老百姓喜欢的方式开展“三讲三评”,围炉夜话、赶集讲评、干农活讲评,社区所辖的23个村民小组、210户贫困家庭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和足迹。

图片说明:组织开展塘子社区“三讲三评”活动

您的医保、低保、残疾补助到了吗?您的农田补贴到位了吗?您的合作社入股分红拿到了吗?……每次上门走访、每当田间聊天,胡宝林都会问贫困户政策是否享受到了。小横山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余华留在沪滇帮扶资金的资助下,养了17头牛、86只羊。原先大山村有名的懒汉也已外出务工,为养育家中4个小孩而奔波。“‘2+5’和‘白+黑’是值得的。”胡宝林和塘子社区的驻村干部们一道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脱贫攻坚的圆梦之路。


要“牧草”变“致富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塘子社区硬化道路通了,土房危房改建成砖瓦房,各项硬件设施建设从“纸上”落到“地上”。古色古香的清真寺、清澈见底的大龙潭、碧波荡漾的大河水、鳞次栉比的住房……村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如何助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进产业扶贫、“造血”扶贫是胡宝林这样的驻村扶贫干部们一直惦记着的那块“难啃的硬骨头”。

农村基层干部最想发展产业,但也最怕发展产业。当前农村发展产业失败的项目案例太多,害怕产业选不准、选不好,给群众造成损失。

图片说明:到烤烟种植户家中查看收成情况

“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为了选对路子,胡宝林带着驻村干部立足社区实际,多次调研考察牧草的试种及推广,积极探索一条适合社区的产业扶贫模式,要把牧草变成塘子的“致富草”。而这底气就来自于“科研+产业”的信心,给老百姓算好一笔账的贴心,华理校友牵线搭桥的暖心。

塘子社区所属的寻甸县为牲畜养殖大县,以养殖牛羊为主,目前重点打造肉牛养殖特色品牌产业。塘子社区回族居民较多,牛羊等牲畜存栏量较大,牛羊等牲畜养殖的饲料需求较大,牧草的销售市场潜力较大,大力推广牧草种植产业既可以壮大自身的全产业链发展,还能为周边地区的养殖业提供饲源。塘子社区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发试种的“苏丹三号”牧草成功试种推广100多亩,收获的牧草营养成分、生产周期、产量等都好于常规玉米青贮饲料,牛羊等牲畜都比较喜欢吃。

图片说明:到大棚检查牧草生长培育情况

塘子社区作为纯农社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务农,农作物是以烤烟、小麦为主。为了让农户积极参与种植牧草,胡宝林帮农户精心算了一笔支出收入账:“牧草种植相较于年收益最大的烤烟+小麦组合,年均每亩土地的纯收入增加约为2480元。”

图片说明:到牧草推广田实地考察种植情况

有了好的牧草种子和农户的积极配合,如何把牧草种植的全链条产业化,真正把“草”变成“致富草”?胡宝林想到了华理,能否依托华理的校友资源,寻找企业来投资牧草产业?经过多次沟通、多方协调,塘子社区最终与华理校友介绍的昆明一家能源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发展多样化的牧草种植与深加工产业。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种子、农机及技术服务,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村合作社模式在塘子社区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同时负责优质牧草的采购、销售及深加工。

“后续还将与华理药学院进行对接,想在塘子社区挂牌成立牧草农药科研工作站。”胡宝林深感学校的大力支持是他这个挂职驻村干部的比较优势,“用心当好校地联络人,做华理与寻甸的连心桥”。

图片说明:校领导分别带队到塘子社区考察扶贫工作

自华理定点扶贫云南寻甸以来,寻甸便成为学校的“第四校区”。华理师生不仅知道寻甸、到过寻甸,而且吃过寻甸美食、喝过寻甸泉水,与寻甸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除着力打造“肉牛养殖+牧草种植”特色产业,华理还遴选12名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寻甸乡村振兴智库,在塘子大村等民族村落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产业模式。其中,重点围绕塘子清真古寺、南谷温泉开发特色旅游产业,以特色美食、民俗节庆观光为主题,着力打造塘子千年硫磺温泉、清真古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灯节等多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品牌。

“第一书记这个岗位看似很小,其实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有驻村工作队员对你的期盼,有村干部对你的期盼,有当地贫困户对你的期盼,更有派出单位对你的期盼。”胡宝林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如今,他又奔赴在解决塘子社区人畜季节性缺水的老大难问题上。塘子社区大部分水源点都在大山里,往返走山路要一个半小时。即便这样,胡宝林也徒步走遍了全部23个村组的水源点。

“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胡宝林一直以总书记对扶贫干部的要求勉励自己,把要求落实在行动上,落在遍访塘子社区24.06平方公里的脚步上。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9日14时16分
发布时间:2020-05-29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