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研究生支教团的“小老师”们此刻已经在云南寻甸开始准备新学期的课程。半年多的朝夕相处,云南寻甸的孩子们已经成了支教团成员心中最大的牵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研支团心系寻甸孩子们的健康和教育,创新使用新媒体和电子化手段,帮助支教学校进行全校学生健康情况动态排查,为孩子们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利用微信群、班级空间等各种途径与孩子们及家长保持联系,宣传抗疫防护知识,并积极投身“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中,用爱筑起防疫堡垒,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亮身份,主动请缨参与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华理第21届研支团临时党支部的五名党员第一时间便向他们的服务地——云南省寻甸县的支教小学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帮助学校进行全校1800余名师生的动态情况排查和家庭体温检测异常情况的汇总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亮身份、做表率,积极发挥上海支教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面对每天都要收集整理的上万条信息数据,支教团充分发挥信息化专业优势,大大减轻了当地防疫干部的工作负担,广受好评。
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各种在线上平台宣传正确的病毒防护知识,科学的防疫手段,传播防疫一线动人的榜样故事,倡导师生、家长们不信谣、不传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云支教,开展远程教学
研支团的小老师们密切关注各类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和教育资源,结合服务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于原定开学日起为当地学生开起了线上直播课,送教至每一位学生。已结束支教的第20届研支团成员们也加入到了这场“云直播”中。
敬业的“小老师”们精心策划,开辟了别具一格的线上课堂。在这个特殊的课堂里,他们每天分享防疫知识,让孩子们明白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做孩子们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引导孩子们帮父母做家务,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让“五育”教育深入家庭;讲述一线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引导孩子们感受大爱无疆、责任担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线上陪伴,组织孩子们通过手抄报、书法、绘画、手工作品等表达心中的祝愿。一些喜欢编程的学生还在研支团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病毒大战疫”小游戏,介绍防疫知识。
手拉手,助力抗疫一线医务人员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白衣天使们不顾自身安危,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却难以兼顾照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团中央和团市委组织开展了“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解决抗疫一线人员家庭的后顾之忧。研支团的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号召,联系到山东省新泰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定点医院,为感染科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家庭辅导,并协助医护人员参与到隔离病人的后勤保障服务和心理疏导工作中。
在课程安排上,研支团成员们针对孩子不同年龄和不同学科的要求施以针对性的辅导。比如,对于低龄儿童以益智启蒙类兴趣教育为主,对稍大年龄的学生以课业辅导和疑难点详解为主,视频、语音、微信成为研支团最主要的工具。此外,为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感染科的医患群里又多了一群来自上海的志愿者们,从每天一日三餐到日常生活用品,志愿者们牵起了来自隔离患者、医院、社会的爱心网络,通过24小时在线守候,让隔离不再可怕,几天下来,几号床吃饺子喜欢加醋,哪位患者豆浆喜欢加糖,这些生活细节都记在了志愿者们的心里。感染科护士长李天玲说:“这群上海的志愿者热心、负责又专业,无论是帮我们给患者服务、做心理疏导还是帮助医生护士们照顾小孩,都给我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这种支持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病毒。”
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华理研支团为代表的志愿者们正勇敢地担负起这个时代的青年责任,用积极的作为描绘最亮丽的青春底色,在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即“3.5”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爱心与力量,也用实际行动号召广大青年朋友,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走进社区、走进网络,为奉献者奉献,为困难者送温暖,让志愿服务与青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