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党员们默默支持、奋力支援,用勇气和智慧作出了表率,把初心和使命践行在防控疫情的战线上。
党员先行,防控疫情无小事
李梦星的家乡安徽省宿松县,才过大年初一就已确诊8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死亡2例。这让居民们都宅在家里不敢出门。为了严控疫情的蔓延,社区的几位党员组成了防控小队,挨家挨户排查情况、宣传防控知识。
李梦星的妈妈不解地问小队里的刘大伯:“你们又不是政府里的,干吗出来不要命?”刘大伯说:“这种情况,共产党员当然要冲在前面,你儿子不也快要入党了吗?以后有危险他也要上的。”李梦星当即回答道:“我已经是党员了,你们还缺人不?我跟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他也戴上了红袖章。“防控无小事”,进入防控小队的他,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有的居民经过登记点就戴上口罩,一走远就摘下;有的把板蓝根、牛黄解毒片当饭吃;还有的骑车硬闯登记点……对于这些情况,只能耐心向群众宣传,如果有人不听,就“揪”着不放他走。李梦星说:“我是党员,有困难就应该先上。经过密集宣传十几天后,大家的防控意识逐渐强了起来,很多居民经过登记点或者遇到排查的队员时,都会道一声辛苦,尽管隔着口罩声音不是很清晰,但却‘穿进’了心里。”
民族同心,共抗新冠疫情
五十六个民族一条心,藏族学生党员曲宗同样有一颗守护家乡、守护祖国的心。从回到家乡的第二天开始,她就通过微博、微信、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关注疫情的最新情况,学习相关的预防知识。看到确诊人数大幅度增加,疫情分布图的红色区域越来越广,她深感痛心。当西藏启动二级响应、社区党员开始轮流值班时,她第一时间主动向村民委员会主任报了名,但村民委员会主任不让学生党员值班,她就给工作人员每天送送茶水,整理一些文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曲宗来自拉萨市林周县的一个小村庄,周围好多村民都不懂汉语。为了让更多身边的西藏同胞知道疫情的知识,她从各种渠道搜集了一些藏语的防疫知识发给村民委员会主任,希望通过村民委员会主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次疫情。
她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不仅要向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敬意,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支教情深,架起防疫桥梁
今年寒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特别,但对正在寻甸支教的李承霖来说,更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他第一个以“老师”身份度过的寒假。面对疫情,除了保护好自己之外,他又多了一份对两千多公里外的云南寻甸的牵挂。作为四年级294班的班主任,他利用微信群、云平安校园班级空间,宣传正确的病毒防护知识和防疫一线的正能量故事,宣传不信谣、不传谣。班上有一位学生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老人家年纪大、文化水平不高,面对病毒缺乏防控的科学知识,他坚持打电话询问孩子和家庭近期身体情况,劝导他们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和居家都要做好防护。
面对1700余名学生,每天都要收集整理上万条数据,对于信息化还不够发达的寻甸地区,这个工作有一定难度。他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主动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使用新媒体和电子化手段,帮助支教所在学校进行全校学生动态情况排查和家庭体温检测异常情况汇总,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此外,因学校按照教育部和云南省统一部署推迟开学,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他还积极关注各类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线上优质学习资源。他向全班同学和家长发出号召,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做饭、整理房间等,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让防疫过程“垫高”孩子的成长。
雨中送暖,贡献青春力量
焦虑和担忧让一直关注着疫情发展的学生党员唐雨婷睡不好觉。随着疫情的发展,多地高速路口设置了防控检测点。而她家离高速路口比较近,每次出门采购时就看到坚守在岗位的交警和医护工作者们。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出身的她,平时就对烹饪很感兴趣,和妈妈买了面粉等材料,亲手制作了几十个葱油饼,并熬制了驱寒的姜丝可乐,就近送给了高速路口的交警和医护人员们,在雨天的冬日里送去一点温暖。
她说:“在这段危难时期,党员总会冲锋在前,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医院、乡村、道路上,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也深受鼓舞,希望能给这群守在高速路口的最可爱的人送去一份夜宵,感谢他们一直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守护着我们,也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还有不断涌现的华理学生党员身影。他们有的加入志愿者队伍,投身防疫一线;有的号召支部同学一起为疫区爱心募捐,交上“特殊党费”;有的自发为战斗在一线的防疫工作者送去物资和温暖。相信,在党中央、教育部党组、上海市委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