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胡英,男,1934年6月出生,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在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被授予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分子热力学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等教材,以及《流体分子热力学》《应用统计力学》《现代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参考》等专著。
胡英先生早年照片
一、早年难得的学习体会
问:胡老师您好,请您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您早年的求学经历好吗?
答:那个时候,实际上是半工半读,只有半天上课,其它时间跟我姐姐一起摆书摊,跟我母亲卖稀饭、做油饼子、卖花生,所以小时候的经历对我的磨炼很大。1944年,我考入沪新中学,也就是后来的上海中学,由于有贷学金,我才得以继续读书。中学毕业后,因受姐姐、姐夫做香料合成工作的影响,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以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后来院系调整为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踏入化学这个神奇的领域埋下了伏笔。
胡英与同学们在大草坪
二、在分子热力学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
问:您1953年提前毕业留校,在华东理工大学待了六十多年,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故事吧?
答:当时我留校任物理化学助教,我幸运地遇到了陈之霖教授。当时,在工科院校里面一般不怎么搞科研,陈之霖教授教我们搞科研。“文革”期间,我被下放到化学工程专业连队,有机会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工厂,也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开始接触到分子热力学。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搞物性了,是这样转过来的,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胡英与其研究生合影(实验3楼前)
问:1982年,您被选派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系进修,师从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分子热力学创始人普劳斯涅茨,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与友谊。请您谈谈和普劳斯涅茨之间的故事吧?
答:我跟普劳斯涅茨见面,我就谈到我的设想。他说这个已经过时了,一句话就把我打入冷宫。那时候我压力大得不得了,每天在问:“你结果有了吗?”我结果还没有。后来呢,动了个脑筋,科研都是搞未知的,搞个火力侦查,火力侦查之后,碉堡在哪里就显出来了。这给我一个启发,抓一个实际的东西,火力侦察以后果然矛盾出来了,找出来之后,这个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普劳斯涅茨就高兴得不得了。
问:您在国际流体相平衡大会(PPEPPD)2010大会上,获得了杰出成就奖,您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答:在PPEPPD2010大会上,普劳斯涅茨教授认为我在运用分子模拟结果,来扩展研究复杂混合物性质的解析理论方面,是并且继续是先驱或先行者(复杂混合物包括多组分系统的液液平衡的临界区域)。他指出我在化学过程设计中所需要的混合物的新实验数据和新理论描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领衔全国工科化学教学改革
问:您在物理化学教育方面贡献卓著,领衔推动全国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少而精和博而通”的理念,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教育理念吗?
答:“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思想赋予教学以活的灵魂。所谓“少而精”是指教学突出重点、教深教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博而通”是指广博的知识面,学生解决问题思维活跃、能融会贯通。前者是教师的教学准则,后者则主要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学生刻苦自学才能逐步实现。在我看来,“少而精”和“博而通”的关系,犹如建造或装修一幢楼房,到底建造或装修几个房间做样板房是次要的,只要把包括基础在内的框架搭好了,水电、煤气和电话通了,宽带也通了,再重点地装修一些样板房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是空架子或毛坯房,可留给学生自己选择、装修,真正做到“少而精”。但“少而精”并不是对学生的长远要求,在工作的时候就不能追求“少而精”,而需要“博而通”,“少而精”只是为今后实践中所需的“博而通”打下基础。
问:您针对深奥抽象的物理化学课程,主编了独具特色的系列教材及参考书,并通过长期教学和科研实践,创造性地设计出一套纲举目张的物理化学课程框架结构,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答:这个框架将物理化学的内容分成两个板块: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每个板块包括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微观层次、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每个层次又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普遍规律和物质特性。获得物质的特性有三种方法: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然而,若要求以理论方法获取某一层次的物质的特性,必须下沉一个层次才行,各个层次间就是这样关联的。这个框架既是学习物理化学的向导,又是应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向导,也是读者施展自身能力的向导。因为在框架中可以找到新的现象、规律和方法的位置和联系,所以整个的框架,我觉得对学生来讲特别重要,在将来遇到实际的问题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问题,如果是物理化学问题的话,它在整个框架里面哪个层次,前后左右如何联络,所以这使他一生受用不尽。
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
四、教学科研之道
问:多年来,您坚持做到教学与科研一起抓,两个拳头同时出击。请问您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答: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关键的问题。现在我们的通病就是,要么重视科研,因为升职称,要么他就是教书匠,每天都是在教书。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我认为,作为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教学和科研必须要并重,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侧重一个方面,短期内可以取得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是不行的。尤其是现在强调培养创新性人才,怎么去创新?就是每天都要搞出点新的东西来。光靠教学去创新是不够的。光靠科研去创新也没有广泛的基础。所以教学和科研必须要并重,一定要融合得比较好,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
问:这么多年,您勤奋努力,成就卓越,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治学为人之道吗?您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方面有什么寄语吗?
答:现在的年轻教师比我们幸运得多,自己要把准方向,要有毅力。教学和科研一起抓的话,是比较累一点,咬紧牙关,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我认为教学和科研并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现在的年轻教师需要珍惜机遇。要培养自己的毅力,如果缺乏毅力的话,就浪费了这个宝贵的资源。
问:您对化学学科与专业发展有什么寄语吗?化学学科如何顺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新工科人才?
答:我认为化学专业的发展前途是无量的,特别是现在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有些问题就必须与数学、物理这些学科结合起来了,光搞化学是不行的,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赶上这个时代。知识面比较窄会制约科研的发展,从前我教学上倡导“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理念,“博而通”是很重要的,“博”之后才能“通”,所以我们既要兼顾宏观的,也要兼顾微观的,要重视化学,也要重视物理、数学这些基础的东西,要把它们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