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监督”与高校治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稿件来源:审计处   |作者:教育财务与审计研究中心   |摄影:   |编辑:   |浏览量:21202

审计处

    9月6日,“互联网+监督”与高校治理研讨会在我校商学院大楼406报告厅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我校教育财务与审计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

图片说明:研讨会现场

    教育部财务司审计处处长魏秦歌、对外经贸大学原校长施建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巡视员李蔚、上海市教委审计处处长方涛、上海市审计局内审指导处处长杨春露等领导,以及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上海市市属高校的内部审计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等共计180余人参加会议。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志超出席会议,副校长吴柏钧主持上午的会议。

图片说明: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致辞

    曲景平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对参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对教育部、上海市和各兄弟高校长期以来对华东理工大学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谈了审计监督要为高校治理服务、科技要为审计监督服务、理论要为实践服务等三点体会。

图片说明: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主持

    上午,研讨会邀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和中国教育审计学会会长施建军作主旨报告。

图片说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作主题报告

    秦荣生作了题为“数字化时代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的报告,提出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在颠覆性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并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数字化的涵义、特征及其技术和数字化时代的内部审计转型发展。他认为现在传统内部审计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化已经贯穿单位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内部审计应该审时度势,不断推进科技强审,构筑新的内审体系与模式。

图片说明:中国教育审计学会会长施建军作主题报告

    施建军作了题为“教育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他谈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推动实现了财务管理到财务治理的转变,宏观角度提出高校财务治理的涵义、机制以及目前高校财务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和审计管理过程中的死角,延伸分析了学校所属企业改革的难点和痛点案例。
    下午的研讨会邀请五位嘉宾进行报告和讨论交流。华东理工大学财务处处长张爱民和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分别主持会议。

图片说明:主题报告与讨论交流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聂蛟作了“大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运用”主题报告,提出“采观察研”的大数据审计方法,即采集内外部基础数据后观察数据,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上海大学原总经济师张平伟作了“当前高等院校数据治理的实践和思考”主题报告,揭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高校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分享了高校数据治理的实践经验;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冯国富作了“控制论视角下的高校审计作用形势思考”主题报告,提供了新颖的审计分析思路,以控制论为模型分析审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途径;财政部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复旦大学审计处副处长郑勇作了“互联网时代内部审计思维模式变革”主题报告,介绍了抽样思维模式到全样思维模式、单一思维模式到跨界思维模式、事后思维模式到预警思维模式、固定思维模式到移动思维模式、个体思维模式到共享思维模式等审计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转变理念;华东理工大学审计处处长李德强作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路径”主题报告,阐述了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分享了对应用平台建设原则的构思。在研讨会交流环节中,报告嘉宾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图片说明:教育部财务司审计处处长魏秦歌总结发言

最后,魏秦歌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首先代表教育部财务司对此次会议的圆满成功和华东理工大学教育财务和审计中心成立表示祝贺。她谈了两点感受,审计人员一是应主动学习、培养数字素养,二是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审计信息化的无限可能性;并提出两个期望,一是期望教育财务与审计研究中心用跨学科的视角去研究高校治理问题,二是期望教育审计人员抓住现在审计工作的发展机遇期,树立现代风险审计的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审计方法。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9日15时57分
发布时间:2019-09-09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