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三进” 育新人】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三:加强品德修养,筑牢价值基石

稿件来源:团委   |作者:团委   |摄影:   |编辑:   |浏览量:34065

团委

    为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中的作用,将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2019年暑假,万余名华理学子走出校园,走进乡镇街道、重点企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六个下功夫”,通过实践活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我校近千名大学生奔赴新疆、四川、贵州等多个省份,开展志愿服务、基层服务、公益支教、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通过各类实践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会、走进基层,感受时代脉动、思考社会问题,培养责任心和公益心,在实践中锤炼品德修为,实践项目也多次被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周到上海、中青在线、劳动观察、上海科技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为昭觉县孩子带来BCI脑控体验

    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开展“心灯照亮新视界,智行合E‘正’青春”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14台设备,12名本硕博学生,跨越2220公里,为600余名学生带来VR感知、前沿智能设备体验、编程机器人操作等课程。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之一、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任强是“心灯”实践团队的主要成员。他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契机,“K12编程教育”为创意,成立上海亿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CEO。此次他更是为实践团队免费提供了KRobot小氪机器人,他希望“K12编程教育”可以给大凉山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实践项目也得到了新民晚报、周到上海、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等媒体报道。

    材料学院爱心暑托班实践团队在华理附小开展志愿服务

    材料学院实践团队与凌云街道团工委合作,走进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服务爱心暑托班,用志愿行动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在他们心中播撒志愿的种子,用心献爱、收获感动,让公益更有温度。志愿者们用心、用爱的付出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反馈,下课后他们会围绕在志愿者周围,依依不舍地问哥哥姐姐什么时候再来,有的还给志愿者献上了抱抱和亲吻。看着小朋友们甜甜的笑容,志愿者们也收获了满满的爱与感动,纷纷表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交流沟通,同样获得了锻炼。

    理学院E-Lab实践团队在新疆开展科技支教

    理学院E-Lab暑期实践团队带着科普实验仪器、精心录制的课程视频和H5科普页面,走进新疆克拉玛依,在城南社区建造起了一间“科技小屋”。精心设计9个实验教学内容,涵盖大国科技和当地特色,包括石油勘探、风力发电、全息投影、5G技术等,并与克拉玛依科技馆合作进行科普演示,受众涵盖15个社区和1所中学,达1500人次。项目也获团中央知行计划“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立项。

    社会学院“Green Mission实践团队在虹梅街道开展活动

    社会学院Green Mission实践团队赴上海市虹梅街道航天新苑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嘉年华”活动,助力社区基层服务。通过设计“真人飞行棋”“乒乓接力跑”“盲人”识垃圾、制作创意垃圾箱等结合趣味与知识的小游戏,向社区8-14岁的青少年科普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提升了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责任感和信心。同时实践团队也总结提炼社区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建立可推广模型。

    各学院实践团队开展支教、基层服务等活动

    此外,各学院实践团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外国语学院蔚蓝计划实践团队赴云南姚安大成中学开展“用英语支教乡村”活动,同时揭牌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服务机制。生工学院“微光课堂”实践团队再次奔赴天台仙都村,自2015年至今支教时长累计101天,开课累积737节,内容覆盖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文学赏析、民间技艺、生物科普等多个方面,受益儿童近300人次。社会学院星愿启航实践团队在上海徐汇区、闵行区、黄浦区等地区开展“社区托幼服务模式探索,助力社区托幼一体化”实践项目,通过采访调研等形式,为社区托幼服务模式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议,助力上海基层服务。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12日11时51分
发布时间:2019-08-12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