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三进” 育新人】艺术学院重点团队赴云南省寻甸县开展“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稿件来源:艺术学院   |作者:王晶瑜   |摄影:   |编辑:   |浏览量:35192

艺术学院

7月12日至19日,我校艺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的24名研究生与本科生成员,深入到云南省寻甸县各乡镇,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乡村发展状况,并结合专业特色,群策群力,把脉乡村发展,助力寻甸乡村振兴。

深入传统村落、探索乡村振兴的寻甸样本

此次实践团的重点任务,是通过深入了解寻甸乡村精准脱贫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乡村经济产业调研、“一村一策”的发展模式探索和“一村一品”的乡村规划设计以及助力乡村产业升级的文创打造等方面,探索乡村振兴道路,助力寻甸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振兴发展。

图:“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

实践团通过深入走访寻甸县泽铁村、额秧村、海头村、小海新村、塘子大村、诺噶村以及丹桂村,实际了解到寻甸县几大村落如今已基本摘掉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中,当地政府精准脱贫的政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脱贫村民也向实践团表达了对党和政府所做脱贫工作的感激,对目前的生活状况以及乡村环境建设的满意程度。

图:实践团入户调研

为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实践团成员还从生活环境以及传统文化两方面,对村民进行交流访谈,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村民的切实需求以及传统民族习俗特色。多数村民表示,当前的乡村环境与以往相比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也得到全面改善。部分村民希望今后能充分挖掘乡村潜力,利用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就业机会,带动村民致富。

图:身穿传统文化服饰的儿童

融汇地域文化,展现青年学子的华理“创造”

在出发前,实践团成员针对塘子大村及小海新村的特色制定了初步设计方案,从乡村的总体设计、村落传统景观的微更新、富有本土特色的导视设计和文创设计等3个方面,给出了专业的设计意见。
    在“寻甸—华理心连心活动”上,实践团汪军老师与寻甸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同志共赴寻甸塘子街道参观了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实际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在现场为各领导及当地村民进行了方案汇报,获得当地领导的好评及村民的支持。

图:汪军老师现场汇报方案

鼓励社区参与,推广乡村振兴的华理模式

通过详细的走访调研,梳理资料,实践团成员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基本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导则。导则从村庄整体布局、文化保护与传承、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标准。实践团以该导则为基石,探索出华理乡村振兴模式,增强华理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引领作用。

图:实践团成员梳理调研资料 

图:规划方案与规划导则

依托电商平台,打下产品升级的可行基础

实践团实地前往了寻甸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调研了当地众创空间、网红直播间以及产品展销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目前,寻甸县电商平台设施完善,环环相扣,让成员们全面感受了寻甸电商的运作模式。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如产品中心虽各色商品齐聚,但包装却参差不齐。实践团文创组成员与当地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对口交流,深入探讨了产品包装的形式与工艺,帮助产品突显特色、增强便携性。

图:寻甸县电子商业产业园区

不负时代所托,记录乡村振兴的“华理乐章”

实践团摄影组对我校的寻甸挂职干部王䬅和董玉国老师,在寻甸参与的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深入挖掘与跟拍采访,发现了寻甸不一样的色彩,记录了华理人在扶贫振兴路上的感动与振奋。

图:摄影组拍摄现场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实践团师生更直观感受到了我国乡村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白了乡村振兴政策的真实内涵。此次实践,振奋了实践团成员的激情与热血,引导学生更加明确了自身发展规划和未来目标,脚踏实地去推动乡村发展,利用自身所学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7日15时26分
发布时间:2019-08-07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