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在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919室,化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可燃气体爆炸现象与爆炸极限研究”VR实验课程。该课程由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支持下精心打造,借助当下热门的VR技术为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关于可燃气体爆炸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这堂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了真实的爆炸场景,学习了爆炸背后的物理化学知识。这也是我校首次在大面积基础实验中引入VR教学。
该VR实验从一个真实的实验室爆炸事故现场出发,让实验者成为一名事故现场调查员,VR的沉浸式体验能让实验者置身现场,从自身的角度探寻事故发生的根源。抽丝剥茧,将各种嫌疑对象一项项排除,最终从现场残液中找到最可能的罪魁祸首——能产生可燃性蒸汽的有机溶剂,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分析手段,证实残液中含有大量丙酮,通过实验确定丙酮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证实爆炸发生的原因。
“可燃气体爆炸现象与爆炸极限研究”VR实验既是一项基础物理化学动力学实验,也是重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整个实验中,学生获得了真空的获得与检漏、配气、压力读数与校正、高频电火花应用、未知数据粗测、细测和整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在实验后能准确理解爆炸极限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沉浸式的爆炸现场体验令学生对爆炸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将受益匪浅。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17日10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