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一克重的春运行李》受媒体关注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媒体集锦   |摄影:媒体集锦   |编辑:   |浏览量:57254

媒体集锦党委宣传部


    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心怀家国、使命担当”为主题的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其中,根据我校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的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制作的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正式发布后,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上观新闻、文汇APP、“上海发布”官方微博、看看新闻网、科学网、“上海教育”官方微信、《青年报》、掌上春城、无线昆明、周到上海、青春上海、“第一教育”官方微信、上海热线等近20家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外,学校官微、团委微博还与文汇报、中华全国学联、上海教育、微博校园、上海校园、贵阳校园、南京校园、杭州校园、北京校园生活等新浪微博联动,共同宣传推广。

     

【新华社】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这个“行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原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发表时间:2019-02-21

    原文链接: 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5749220?channel=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光明日报》: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云南省寻甸县。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这个“行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光明融媒记者 曹继军)

    原文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曹继军

    原文链接: https://s.cloud.gmw.cn/gmrb/c/2019-02-21/1229132.shtml

     

【中国新闻网】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沪高校学子坚定用所学改变家乡决心

    华东理工大学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供图 摄

    中新网上海2月20日电(张婷 许婧)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带着一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特殊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赵蝶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 供图摄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今年,华东理工大学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 供图摄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 供图摄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据悉,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说。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张婷 许婧

    原文链接: 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8759932&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央广网】学子返乡这一克重的“行李” 承载了什么?

    央广网上海2月20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张婷)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

    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据了解,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原文来源:央广网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唐奇云

    原文链接: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90220/t20190220_524517056.shtml

     

【上观新闻】她考进大学两年来还没回过老家,为啥这次带上1克重的春运行李?【附视频】

    仿佛“千里鹅毛、纸轻意重”,让她坚定了毕业后学以致用、建设家乡并改变家乡的选择。

    元宵过完,正儿八经迎来新的一年。在大山深处,大二学子赵蝶迎来久违的全家团圆不久,这周末就又要回到上海开学,向华东理工大学报到。

    赵蝶2017年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考到上海,离开家乡已两个学年。今年春节,她随着学校组织的8名寻甸籍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收获返乡见闻。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往返都带了什么行李?是装满特产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游子心的思乡之情?就读于华理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这份不足1克重的“行李”,仿佛“千里鹅毛、纸轻意重”,让她坚定了毕业后学以致用、建设家乡并改变家乡的选择。

    贫困县摘帽,究竟有何不同

    自打考入华东名校,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自我提升,并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自己家乡?”对此,赵蝶有些彷徨。

    作为寻甸籍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的一员,赵蝶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件特殊“行李”也一直贴身相伴,这就是一纸薄薄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究竟会有何不同?”

    老乡同行组队,结合所学调研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地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创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通过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

    而在县里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考察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结合所学专业调研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管理模式。

    利用老乡同行组队的独特实践机会,赵蝶和其他几名队员一起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同时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家乡逐步建成……”

    千余项目团队,写下最好注解

    赵蝶骄傲地说,“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那种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了我。”她在那张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从哪来、去哪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深入实际,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学成返乡奋斗激情,华东理工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制作成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校团委负责人介绍,在以“心怀家国、使命担当”为主题的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共有来自各个学院的1100余支项目团队、3700余名学子参与,为自己1克重的特殊行李写下最好的注解。“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原文来源: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34069

     

【文汇APP】云南国家级贫困县女大学生带“一克重的行李”回家,带回来了一份让人感动落泪的短片……

    两年前,她不顾妈妈的眼泪,悄悄地报考上海的大学,一心只想看外面的世界;两年后,她开始思考是回家还是就留在她曾经向往的上海?上海意味着梦想,在家乡能够找到这样的梦想吗?

    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的农村学生赵蝶,带着一克重的特殊春运行李返乡,又带着手机拍摄的五分钟短片回到了学校,短片让人落泪,而这就是她找到的答案。

    短短两三年,家乡的巨大改变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两年前,瞒着家里人,云南寻甸县的赵蝶报考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临行前母亲红着眼睛问她:“外面有啥好?”但是,赵蝶说,她想见识外面的世界,想到发达的城市看看。只身来到陌生的上海,赵蝶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外面的世界这样多姿多彩。

    今年寒假返乡探亲,赵蝶第一次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家乡。春节里,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多了起来,她从乡亲们口中了解到他们生活的点滴改变,还和同学们深入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亲情唤起藏于心底对家乡的羁绊,赵蝶说:“可能是以前离得太近没有感受到,现在异乡求学就感觉比较深了,在外会思念家乡的美食、亲人、风景,甚至家乡的自然的声音都会在耳畔响起。”

    在第一批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赵蝶和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短短两三年间,令人惊叹的巨大改变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居民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青山绿水间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融入各行各业,电子商务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已经逐步产业化,不再只依靠纯人力;企业的的环保理念贯彻于生产的方方面面……

    寻甸县也发展了一些工业项目,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现在经济发展之后,家里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会少很多,父母也有更多的时间跟我交流谈心,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赵蝶感触很深。

    赵蝶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在英语课上折起纸飞机,小朋友问:“姐姐我什么时候能亲眼看到大飞机?”她被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

    要开学了,阿妈的山歌送走了返校的游子,但返乡的种子已在心中破土发芽。赵蝶很不舍:“我真的很想有一个机会能让我回乡发展,带领这些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

    乡村的发展机遇,给予年轻人未来无限可能

    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安排专门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2018年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38万人,如清华“自强计划”、北大“筑梦计划”、复旦“腾飞计划”等。教育才能真正脱贫,政策的初衷和贫困的家乡都期待毕业生能返乡助力发展建设。当然,现实是大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希望能留在发达城市。

    “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亲身体验脱贫攻坚的成果,通过比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践中,关注到以前没发现的家乡变化和发展机遇,了解国情,融入乡村振兴。鼓励学生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把家乡建设好,希望这成为撬动学生回乡就业的支点。”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希望以实践调查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

    华理团委书记侯宇说:“回乡看变化,至少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能为家乡做出贡献,也让当地为大学生回乡提供更多支持和机遇。”据他介绍,接下来的暑假,“双百”“双千”等覆盖每个学生的社会实践,从“走走看看”到“做做干干”,让学生对家乡、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与体验更深。

    昔日,彷徨的农村大学生大多为留在大城市的目标咬牙奋斗;而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山里来、再回山里去。随着基础设施改善,水电路桥村村通、户户通,宽带普及率即将超过90%,乡村的农业、旅游、电商、教育等正在飞速发展。

    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如何把偏远贫困的农村变成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急需人才的回流。在已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基础和各项政策扶持下,乡村建设热火朝天,对青年人才求贤若渴。因此,顺势搭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把个人选择融入乡村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广阔天地里蕴含的发展机遇,给予了年轻人未来无限的可能。“中国的每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落,未来都将大有可为。”赵蝶说。

    原文来源:文汇APP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储舒婷

    原文链接: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190220/243461.html

     

华东理工大学制作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

【科学网】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这个“行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原文来源:科学网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黄辛 张婷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2/423096.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掌上春城】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昆明寻甸女大学生眼中的家乡蜕变

 

    视频《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掌上春城讯两年前,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考到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今年春节,她随着学校组织的8名寻甸籍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回到家乡。

    面对大城市的繁华和对家乡的牵挂,离家两年的赵蝶会带着什么特殊的行李回到家乡?看着家乡的飞速发展,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一次,就读于华理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这份不足1克重的“行李”,让她坚定了毕业后学以致用、建设家乡并改变家乡的选择。

    原文来源:掌上春城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掌上春城

    原文链接: http://www.kmzscc.com//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detailnews?news_id=174536

     

【无线昆明】一克重的春运行李!“寻甸,我要回去!”

    两年前,来自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寻甸的赵蝶填报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这座她日思夜想的大城市。

    在一家人感到欣喜的同时,妈妈也流下了不舍的泪水。看着妈妈红了的双眼,她哽咽的嗓子却说不出话来。

    曾经的你,

    是否也曾面对家人同样的牵挂?

    是否也曾在夜里想起家的月亮?

    是否也曾思念分外熟悉的乡音?

    面对大城市的繁华和对家乡的牵挂,离家两年的赵蝶会带着什么特殊的行李回到家乡,看着家乡的飞速发展,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快来点击下面的视频,来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让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渴望更多的融入。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她还通过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做一些兼职,慢慢地学会了靠自己。

    和很多来到上海的大学生一样,她喜欢上海这个大城市,在这儿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然而,在内心深处却还是放不下对家乡的那份牵挂。她思念家乡,思念她长大的那方土地,思念那里的一切,哪怕是一阵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

    她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今年寒假,除了时隔两年回乡过年的期待之外,她还带上了一份特别的行李——她不到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名表。

    在和学校不同专业来自寻甸的同学回乡实践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家乡的变化,这个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地方在一点一点改变,变得美好,变得更加让人不舍。

    回寻甸参与支教项目的时候,孩子们单纯的双眼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孩子声音稚嫩对她说“姐姐,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去看真正的飞机呀?”心,被感动,被触动,被温暖,被融化,在这里默默地生了根。

    “寻甸,我要回去!”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今年寒假,校团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重点开展了包括“深入家乡、了解国情”实践活动在内的七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广泛动员组织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立足经济发展前沿、文化传承重点、社会治理难点、生态保护痛点,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家乡,开展国情调研、学习体验、调研参观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贫困县摘帽,究竟有何不同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究竟会有何不同?”

    老乡同行组队,结合所学调研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地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创业的经验和做法。

    而在县里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考察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结合所学专业调研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管理模式。

    赵蝶和其他几名队员一起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同时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家乡逐步建成……”

    下方高能预警!

    云南昆明的变化,发现千年古城焕发了新生机!

    昔日为人们所畏惧的大象,不起眼的孔雀如今是动物园里的明星。

    地铁系统一步步建成,城市交通网络的覆盖区域渐渐增长。

    自然环境逐渐美化,旅游城市已然成形。

    如今,我们身寄异乡,不忘故地;未来,我们或是为家乡发光发热,或是留在上海打拼出一番天地,无论哪种选择,相信华理学子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何处。

    原文来源:无线昆明  |  发表时间:2019-02-20  |  作者:无线昆明

    原文链接: http://share.kunmingbc.com/lm/zx/64210.shtml?share=true&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海发布】官方微博: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让沪高校学子坚定决心用所学改变家乡!

    【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让沪高校学子坚定决心用所学改变家乡!】#教育新知#两年前,她不顾妈妈的眼泪,悄悄地报考上海的大学,一心只想看外面的世界。两年后,她开始思考是回家还是就留在她曾经向往的上海?@上海教育说,@华东理工大学的大二农村学生赵蝶,2017年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考到上海,离开家乡已两个学年。今年春节,她随着学校组织的8名寻甸籍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收获返乡见闻。她带着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这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返乡,又带着手机拍摄的五分钟短片回到了学校→L上海发布的秒拍视频

    原文来源:上海发布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上海发布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2539961154/HhHuVAtkt?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

     

【看看新闻网】视频|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这个“行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原文来源:看看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看看新闻网

    原文链接: http://www.kankanews.com/a/2019-02-21/0038760588.shtml

     

 《青年报》:只有1克的“春运行李”却重逾千斤

    毕业后留沪还是返乡?她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赵蝶回乡期间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刘昕璐

    本报讯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这个“行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华东理工大学以拍摄的一部寒假社会实践小短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来揭秘。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这样憧憬。

    原文来源: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刘昕璐

    原文链接: 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2/21/content_82276.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周到上海】这份不足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有没有感动到你?

    今年寒假,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带着一份特殊的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

    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一直未有决定。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2019年的春节决定回乡与家人团聚,她参与了学校组织的8名寻甸籍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假期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这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到家乡,赵蝶发现,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有了巨大的变化。

    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

    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

    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原文来源:周到上海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董川峰

    原文链接: http://static.zhoudaosh.com/222DD568BE53AF2A3E76BF357E9A5202585CDE722E1F5467DCE1EF91A125BF6C

     

【澎湃问政】这件仅有一克重的春运行李,究竟装了什么?

    1克重的行李(05:16)

    两年前,来自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寻甸的赵蝶填报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这座她日思夜想的大城市。

    在一家人感到欣喜的同时,妈妈也流下了不舍的泪水。看着妈妈红了的双眼,她哽咽的嗓子却说不出话来。

    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让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渴望更多的融入。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她还通过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做一些兼职,慢慢地学会了靠自己。

    和很多来到上海的大学生一样,她喜欢上海这个大城市,在这儿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然而,在内心深处却还是放不下对家乡的那份牵挂。她思念家乡,思念她长大的那方土地,思念那里的一切,哪怕是一阵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

    她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今年寒假,除了时隔两年回乡过年的期待之外,她还带上了一份特别的行李——她不到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名表。

    2018年,她的家乡云南寻甸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在和学校不同专业来自寻甸的同学回乡实践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家乡的变化,这个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地方在一点一点改变,变得美好,变得更加让人不舍。

    回寻甸参与支教项目的时候,孩子们单纯的双眼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孩子声音稚嫩对她说“姐姐,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去看真正的飞机呀?”心,被感动,被触动,被温暖,被融化,在这里默默地生了根。

    “寻甸,我要回去!”

    她要看着自己的家乡发展,要参与它的成长。这里是她的起点,这里培养了她走出去,她要回来开拓一片蓝天,看着它飞起来!用在华理学到的知识,亲手建设自己的家乡!

    这次社会实践不只让她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发展,更让她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社会实践报名表这份一克重的特别“行李”里,有华理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更承载了华理学子的精神与情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今年寒假,华东理工大学校团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重点开展了包括“深入家乡、了解国情”实践活动在内的七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广泛动员组织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立足经济发展前沿、文化传承重点、社会治理难点、生态保护痛点,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家乡,开展国情调研、学习体验、调研参观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今,我们身寄异乡,不忘故地;未来,我们或是为家乡发光发热,或是留在上海打拼出一番天地,无论哪种选择,相信华理学子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何处。

    原文来源:澎湃问政  |  发表时间:2019-02-21

    原文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000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青春上海】只有1克的“春运行李”却重逾千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供图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这个“行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华东理工大学以拍摄的一部寒假社会实践小短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来揭秘。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回乡与家人团聚——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听家里人说,2018年寻甸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这样憧憬。

    原文来源:青春上海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刘昕璐

    原文链接: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19/02/21/15507118781233865428.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海教育】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让沪高校学子坚定决心,用所学改变家乡!(附视频)

    两年前,她不顾妈妈的眼泪,悄悄地报考上海的大学,一心只想看外面的世界;

    两年后,她开始思考是回家还是就留在她曾经向往的上海?上海意味着梦想,在家乡能够找到这样的梦想吗?

    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的农村学生赵蝶,2016年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考到上海,离开家乡已两个学年。今年春节,她随着学校组织的8名寻甸籍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收获返乡见闻。

    她带着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这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返乡,又带着手机拍摄的五分钟短片回到了学校。

    短片让人落泪,而这就是她找到的答案↓↓

    快来点击视频,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

    短短两三年,

    家乡的巨大改变

    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两年前,瞒着家里人,云南寻甸县的赵蝶报考到华东理工大学,临行前母亲红着眼睛问她:“外面有啥好?”但是,赵蝶说,她想见识外面的世界,想到发达的城市看看。只身来到陌生的上海,赵蝶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外面的世界这样多姿多彩。

    今年寒假返乡探亲,赵蝶第一次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家乡。春节里,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多了起来,她从乡亲们口中了解到他们生活的点滴改变,还和同学们深入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亲情唤起藏于心底对家乡的羁绊,赵蝶说:“可能是以前离得太近没有感受到,现在异乡求学就感觉比较深了,在外会思念家乡的美食、亲人、风景,甚至家乡的自然的声音都会在耳畔响起。”

    在第一批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赵蝶和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短短两三年间,令人惊叹的巨大改变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居民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青山绿水间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融入各行各业,电子商务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已经逐步产业化,不再只依靠纯人力;企业的环保理念贯彻于生产的方方面面……

    寻甸县也发展了一些工业项目,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现在经济发展之后,家里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会少很多,父母也有更多的时间跟我交流谈心,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赵蝶感触很深。

    赵蝶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在英语课上折起纸飞机,小朋友问:“姐姐我什么时候能亲眼看到大飞机?”,她被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

    要开学了,阿妈的山歌送走了返校的游子,但返乡的种子已在心中破土发芽。赵蝶很不舍:“我真的很想有一个机会能让我回乡发展,带领这些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

    乡村振兴,人才从哪来、去哪里?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深入实际,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学成返乡奋斗激情,华东理工社会实践团队还用视频记录了他们返乡实践的所见所闻,制作成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校团委负责人介绍,在以“心怀家国、使命担当”为主题的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共有来自各个学院的1100余支项目团队、3700余名学子参与,为自己1克重的特殊行李写下最好的注解。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广阔天地里蕴含的发展机遇,给予了年轻人未来无限的可能。“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都将大有作为。”赵蝶的梦想,值得期待。

    乡村的发展机遇,

    给予年轻人未来无限可能

    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安排专门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2018年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38万人,如清华“自强计划”、北大“筑梦计划”、复旦“腾飞计划”等。教育才能真正脱贫,政策的初衷和贫困的家乡都期待毕业生能返乡助力发展建设。

    “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亲身体验脱贫攻坚的成果,通过比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践中,关注到以前没发现的家乡变化和发展机遇,了解国情,融入乡村振兴。鼓励学生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把家乡建设好,希望这成为撬动学生回乡就业的支点。”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希望以实践调查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

    华理团委书记侯宇说:“回乡看变化,至少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能为家乡做出贡献,也让当地为大学生回乡提供更多支持和机遇”。据他介绍,接下来的暑假,“双百”“双千”等覆盖每个学生的社会实践,从“走走看看”到“做做干干”,让学生对家乡、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与体验更深。

    随着基础设施改善,水电路桥村村通、户户通,宽带普及率即将超过90%,乡村的农业、旅游、电商、教育等正在飞速发展。

    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如何把偏远贫困的农村变成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急需人才的回流。在已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基础和各项政策扶持下,乡村建设热火朝天,对青年人才求贤若渴。因此,顺势搭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把个人选择融入乡村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原文来源:文汇APP(作者:储舒婷)、上观新闻(作者:徐瑞哲)、华东理工大学等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上海教育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e2udGDgob7B5T5XwDzqsg

     

【第一教育】大学生返乡带回一克重的“行李”,承载了什么?

    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带了什么行李回家?

    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

    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

    这还是一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

    2017年,赵蝶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寻甸县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这座她日思夜想的大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为赵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渴望着融入其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通过勤工助学逐渐独立。然而,临行前母亲不舍的泪水却又时常牵动着她的心。

    将来毕业后,是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到家乡?赵蝶有些彷徨。

    离开家乡快两年的赵蝶,今年春节终于回乡与家人团聚了——学校组织了8名寻甸籍大学生组成寒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寒假期间深入寻甸县乡镇社区、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赵蝶即为其中之一。她随身的特殊“行李”,就是一份不足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表。

    2018年,寻甸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回乡的路上,赵蝶一直在想:“现在的家乡与两年前离开时会有何不同?”

    “既惊讶又欣喜!”赵蝶和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寻甸大滴水村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地进行了实践调研。

    在大滴水村青年人才创业实践基地,他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激励寻甸青年返乡奋发创业,通过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鼓励青年人才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

    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他们先后参观了公共服务中心及产品展销中心,详细了解寻甸电商模式、示范点展示区、大数据中心、溯源体验区等,体验电商创业孵化室、培训室、直播厅、众创空间等,就电商产业发展理念、创业孵化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赵蝶和实践团成员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走访了家乡的很多地方。她发现,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居民住房越来越好,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融入在各行各业中,农业不再只依靠人力,而是逐步产业化,环保理念也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些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建成……

    “我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赵蝶在寒假社会实践表上写道:“这次实践活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我对留在上海还是返回家乡已经有了答案。”

    带着回乡所见的满满感慨,实践团队用视频记录下了他们返乡实践的心路历程,并制作成寒假社会实践专题片《一克重的春运行李》。

    快来点击下面的视频,看看这份“行李”里承载着的高校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像赵蝶一样,今年寒假,很多大学生带上了这份特殊的行李,在家乡的土地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自己的一方故土上投入满腔热情。

    据悉,在寒假期间,学校团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重点开展了包括“深入家乡、了解国情”实践活动在内的七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广泛动员组织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立足经济发展前沿、文化传承重点、社会治理难点、生态保护痛点,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家乡,开展国情调研、学习体验、调研参观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原文来源:第一教育  |  发表时间:2019-02-21  |  作者:欣驰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bQTBSMf-trQN5wxpcs0cTA

     

【上海热线】仅一克重的春运行李,究竟承载了什么?

    上海热线讯,异地求学的学子,寒假都会带什么行李回家?是沉甸甸的大包小袋,还是占满整颗心的思乡情?2019年春节,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类172班的赵蝶同学,却带着一份特殊的春运行李回到阔别近两年的家乡。这份不足一克重的“行李”,不但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还使她坚定了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决心。

    那么,这仅有一克重的行李究竟装了什么,又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原文来源:上海热线  |  发表时间:2019-02-22  |  作者:上海热线

    原文链接: http://video.online.sh.cn/content/2019-02/22/content_9209667.htm

     

【一点关注】一克重的春运行李承载着满满的爱与责任

    两年前,来自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寻甸的赵蝶填报了华东理工大学,来到了上海这座她日思夜想的大城市。

    在一家人感到欣喜的同时,妈妈也流下了不舍的泪水。看着妈妈红了的双眼,她哽咽的嗓子却说不出话来。

    曾经的你,是否也曾面对家人同样的牵挂?是否也曾在夜里想起家的月亮?是否也曾思念分外熟悉的乡音?

    面对大城市的繁华和对家乡的牵挂,离家两年的赵蝶会带着什么特殊的行李回到家乡,看着家乡的飞速发展,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快来点击下面的视频,来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让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渴望更多的融入。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她还通过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做一些兼职,慢慢地学会了靠自己。

    和很多来到上海的大学生一样,她喜欢上海这个大城市,在这儿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然而,在内心深处却还是放不下对家乡的那份牵挂。她思念家乡,思念她长大的那方土地,思念那里的一切,哪怕是一阵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

    她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今年寒假,除了时隔两年回乡过年的期待之外,她还带上了一份特别的行李——她不到一克重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名表。

    2018年,她的家乡云南寻甸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在和学校不同专业来自寻甸的同学回乡实践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家乡的变化,这个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地方在一点一点改变,变得美好,变得更加让人不舍。

    回寻甸参与支教项目的时候,孩子们单纯的双眼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孩子声音稚嫩对她说“姐姐,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去看真正的飞机呀?”心,被感动,被触动,被温暖,被融化,在这里默默地生了根。

    “寻甸,我要回去!”

    她要看着自己的家乡发展,要参与它的成长。这里是她的起点,这里培养了她走出去,她要回来开拓一片蓝天,看着它飞起来!用在华理学到的知识,亲手建设自己的家乡!

    这次社会实践不只让她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发展,更让她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社会实践报名表这份一克重的特别“行李”里,有华理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更承载了华理学子的精神与情怀。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通过了解家乡进而了解国情,激发同学们学成返乡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今年寒假,校团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重点开展了包括“深入家乡、了解国情”实践活动在内的七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广泛动员组织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立足经济发展前沿、文化传承重点、社会治理难点、生态保护痛点,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家乡,开展国情调研、学习体验、调研参观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原文来源:一点关注  |  发表时间:2019-02-20

    原文链接: http://newdssb.i-km.com.cn/dssb2018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detailnews?news_id=87084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5日11时14分
发布时间:2019-02-25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