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2022进口贸易论坛受媒体关注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媒体华理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761

受访者供图党委宣传部

11月4日, 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在我校举办,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人民日报客户端、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央广网、科学网、新民网、周到上海、劳动观察、上海教育新闻网、《中国贸易报》《新民周刊》等10余家媒体进行了原发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在沪举办

正值第五届进博会开幕之际,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于11月4日在沪举办。

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时逢该校建校70周年,国内外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

主旨演讲环节,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原特命全权大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指出,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开放共赢之路,才能克服保护主义逆流的袭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表示,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愿与中国及其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构建一个普适、包容、可持续的贸易空间,继续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

本次论坛分设了“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3个主题论坛。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聚焦“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

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日前在沪举办。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法学院承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瑞士协办。

本次论坛的举办正值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表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华东理工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社会各界一道,凝聚智慧、汇聚力量,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表示,本届论坛选择“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作为论坛的主题,是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力图为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原特命全权大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开放共赢之路,才能克服保护主义逆流的袭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表示,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愿与中国及其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构建一个普适、包容、可持续的贸易空间,继续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

南开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佟家栋表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将掀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数字贸易的新发展。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院长屠新泉以“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全球贸易规则重塑”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当前全球化无论从技术角度或是政治角度来看,都达到了一个顶点,因此全球贸易规则也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罗长远以“供应链与国际关系”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如果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能够形成较为密切的供应链关系,那么国际关系的改善与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将值得期待。

据了解,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平台,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智力共享、创新共享、成果共享,为中国经济与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未来,华东理工大学还将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各方智慧,为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民周刊】开放,一年一期一地一会融助力

“5年前,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11月4日晚,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之际,世界媒体瞩目。

英国路透社随后的报道,不仅介绍了进博会5年的发展历程,还重点引述了习近平讲话中有关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的内容。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则注意到这是中共二十大后中国举办的首场大型国际展会,也是今年6月上海封控结束以来的第一场大型国际活动。

该报还报道称,在进博会前夕,“中国官方宣布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鼓励扩大进口”。从2020年设立首批10个进口示范区,到2022年扩大到39个进口示范区,中国希望扩大进口,扩大开放的热切期盼与稳健行动,都一目了然。

来自全球工商界的回应,也证明了中国的举措是正确的。进博局副局长孙成海对媒体摆开这样一组数据——第五届进博会,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66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综合展,数量均超过上届!共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

中国的开放,在这一年一期一地之进博,可以深度感受。

是什么让我们彼此长久相关

习近平主席在以视频的方式出席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之前,同一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

朔尔茨访华,确实受到不少关注。原因不仅仅在于这是其担任德国总理以来首次访华,更因为他是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亦是疫情三年来首次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朔尔茨访华与进博会开幕在同一天,无论这是不是巧合,起码,他访华专机上那支“随行天团”已经引起中、德和世界媒体的关注。看看组成这支“天团”的都是哪些德国著名企业的高层。单看首席执行官(CEO)——从汽车巨头大众的奥博穆(Oliver Blume),到化工巨头巴斯夫的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再到生物制药领域默克的葛丽鹤(Belen Garijo)等等。

随同朔尔茨访华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主席、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直言,“德中关系迈过五十年,贸易和创新是重要纽带”。

今年,是西方不少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或者关系正常化50周年。中德关系如此,中日关系也有类似之处。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水田贤治表示:“在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日本企业发挥了不少作用。我们注意到,今年3月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在‘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已经在华投资兴业的日资企业都希望继续努力,在搞好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日中两国的经济关系贡献力量。”水田贤治认为,在中国深耕多年的日本企业,会注意到与中国各地方政府、开发区一道为进一步完善各地的营商环境而建言献策。

5年来,中国不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克服世纪疫情冲击,进博会年年举办、越办越好,已成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为世界有识之士所瞩目。在本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回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开始,因中国的市场之大,各国企业在与中国打交道后,总体上看获得了较为长久的利润。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使得各国工商界深刻地意识到,未来仍要与中国经济长期打交道。如何与中国长久相关?显然要去研究中国法规政策与社会发展,参与到未来中国的制度型开放中来。这也是水田贤治向记者表露希望建言献策的一个原因吧。

11月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瑞士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协办的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上,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Robert B. Koopman)提到一个问题:如何将政策因素纳入到经济引力模型之中?库普曼认为,中国在过去30年间,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如今,到了中国增加境外投资和在境外生产,并将产品销售到国内市场以促进贸易平衡的阶段。当然,也仍然有各国企业希望将产品销往中国,以及在中国投资建新的企业。这时候,必然会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去研究中国的政策,以及自然和技术的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等等。

在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看来,“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开放共赢之路,才能克服保护主义逆流的袭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而进博会通联着中国与世界,交流创意和理念,见证着中国拓展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日益成为中国向更高水平开放不断迈进的稳健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美国官方,也不得不对进博会开幕之日德国总理的访华,来一个“强烈同意”。说这话的是当地时间11月4日出现在德国明斯特出席七国集团外长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朔尔茨从德国出发前往中国之前,曾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专栏文章《为同中国进行开放且明确的交流》,其中在提及处理中德之间的分歧和争议问题之外,还提出——“得看到,即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

其实,不管布林肯是否同意或者强烈同意朔尔茨的观点,在中共二十大后、进博会前,中国密集的主场外交已经表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长久联通,不仅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求。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到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再到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包括朔尔茨,各国首脑来到北京,按照中国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的话说,是“示范性与正能量蕴含其间”。

中国新发展格局之需

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如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的,中国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际双循环。罗伯特·库普曼注意到了这一点。库普曼通过研究发现,美国近年的贸易政策往往会推高贸易成本,但没有特别的缓解办法。而中国的“双循环”却有助于降低出口成本,以利国际贸易。

在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汉斯-约阿希姆·施密特(Hans-Joachim Schmidt)看来,因为中国的开放,使得自己担任校长的这所学校在过去二十年,与上海电机学院有了日渐深入的各种友好合作。特别是2021年5月,中国教育部批复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并制定了未来建成“中德智能制造人才聚集区、国际化产教融合示范区以及中德合作交流引领区”的宏伟目标。这让施密特感觉信心十足。在朔尔茨访华、第五届进博会举行之际,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师生特别注意到中德“双方要继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在拓展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的同时,激活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领域合作活力”。“这对我们学院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给师生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该学院院长刘军向记者表示。

作为连续五届进博会都参展的日化行业参展展商、连任三届的展盟主席,欧莱雅中国的首席执行官费博瑞(Fabrice Megarbane)同样满怀信心。“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5年以后,中国已经成为欧莱雅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和核心战略市场。”费博瑞说,“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规模不断增大,中国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因为看好中国的未来,看好中国消费者对‘美’的多元化追求,我们希望自身的力量能推动中国消费升级,并为产业繁荣和生态圈建设做出新贡献。”同时担任欧莱雅北亚区总裁的费博瑞认为,今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的第一年,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欧莱雅于2021年新成立的北亚区创造出更大的协同发展的机遇。

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顾问罗和庆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上海吸引外资主要还是集中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型产业。在6月16日举行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集中签约了322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额5658亿元。其中三大先导产业共签约90个项目,总投资2049亿元,其中,生物医药42个、人工智能20个。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参与进博会的外国公司,特别是涉及三大先导产业的公司,出现了‘展商变投资商’现象。”罗和庆告诉记者,“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日本武田制药的一个展位甚至直接以‘展商变投资商’来命名。”在罗和庆看来,中国的新发展格局,确实吸引到了外国投资增长。“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6.8%;7月底,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第13版《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2年白皮书》也显示,在华日资企业2021年度的业绩有明显恢复,不仅超出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罗和庆对记者说,“JETRO发布的最新版《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况调查》结果称,在中国投资的日资企业中,对2021年度利润的问题,回答‘盈利’的企业占72.2%,较2020年的数据增长8.7%。白皮书还称,约有五成日资企业将在中国市场累计收益中的‘绝大部分’或‘一半左右’用作投资本金,用于增强在中国境内的生产和销售等能力。”

从这些数据可见外资对中国的信心。也因为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继续加深,自1978年开始从事中日经贸交往工作的罗和庆,于去年4月1日起亦受聘担任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上海代表处顾问。“从我个人的感受,对中日两国经贸界而言,目前确实是一个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往来,进行技术与投资交流的极好契机。”

作为进博会的永久举办地,上海青浦区同样感受到了进博会为本地新发展带来的契机。连续五年进博会,青浦年年签下“首单”,累计成交额超过30亿美元;2019年以来,青浦全区新增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31.4亿美元,获益良多。换言之,青浦已实实在在成为外商投资上海的新的热点区域。

记者从青浦区徐泾镇了解到,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前,该镇进博小组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组、产业对接组等。除了服务进博会之举办以外,还积极联系辖区内企业报名注册进博会,并积极排摸进博会采购意向企业。其辖区内赛鼎生物科技、庖丁解数科技等公司都制定了进博会采购计划。

打造全球共享国际公共产品

从世界大环境来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而中国举办进博会,单纯从中国,从进博会这一小环境来看,“朋友圈”越来越大。孙成海称,第五届进博会上:RCEP成员国均有企业参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参展国数量也较上届增加。此外,尼加拉瓜、吉布提、毛里塔尼亚、科摩罗、莫桑比克、刚果(金)、伊拉克、冰岛8国首次参与国家展。

水田贤治则向记者感慨:“2021年日中间的贸易总额达到历史最高值。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是进博会这个平台为两国贸易牵线搭桥的功劳。” JETRO非常希望日本国内的中小企业能够搭上中国进博会的“顺风船”,因此,除了组织279家日本企业参展以外,还灵活运用线上会议系统、微信等工具,构建了买家与展商间对话的平台,JETRO自身在中国亦开设了6个社交平台的账号——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今日头条全覆盖,通过直播、推送文章等形式,积极地输送日本商品的相关信息给中国客商。“最近很多日本企业都有了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将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防控所带来的影响。”水田贤治说。当然,世界各国企业、机构哪怕在线上也要参与到进博会,很大程度也在为后疫情时代谋篇布局。

11月5日,《世界开放报告2022》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理事长顾学明说:“克服全球性挑战需要真正的全球合作,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平台,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做大“蛋糕”,又向世界分好“蛋糕”,世界瞩目中国,瞩目进博……主笔|姜浩峰


【央广网】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之际,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于11月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正值华理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出席会议并致辞,论坛由副校长阎海峰主持。

杜慧芳代表学校致辞。她首先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社会各界一道,凝聚智慧、汇聚力量,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阎海峰表示,本届论坛选择“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作为论坛的主题,是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力图为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主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原特命全权大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南开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佟家栋,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院长屠新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罗长远,华理商学院特聘研究员车翼分别就“开放共赢”“全球贸易开放”“数字经贸”“开放型经济体制”“贸易政策”“全球产业链”“国际供应链”“进口贸易”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论坛分设了“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与“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主题。

在商学院院长马铁驹教授主持的“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主题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院长唐宜红,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院长张晓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中信讲席教授、系主任陆毅,商学院教授董银果聚焦“中国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供应链”等前沿议题研讨交流。

在商学院副院长邵帅教授主持的“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仲裁员、商务部条法司原副司长杨国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祝汇检,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赵骏,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国际贸易室主任东艳,共同就“WTO上诉仲裁制度”“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在法学院院长彭德雷主持的“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洪晓东,商务部研究院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商务部研究院数字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太法中心主任黄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红娜,法学院副教授郑依彤,围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数字化转型”与“宜商环境”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商学院党委书记侯丽敏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以探索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论坛的承办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将继续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并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商学院、法学院承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瑞士共同协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平台,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智力共享、创新共享、成果共享,为中国经济与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聚焦“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主题

【科学网】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成功举办

11月4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法学院承办的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线上举行。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在论坛上致辞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华东理工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社会各界一道,凝聚智慧、汇聚力量,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表示,本届论坛选择“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作为论坛的主题,是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力图为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南开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佟家栋等做主旨报告或演讲。

本次论坛还分设“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与“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专题论坛展开讨论。


【新民网】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举办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于11月4日成功举办。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法学院承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瑞士协办。本次论坛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原特命全权大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发表演讲,他指出,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开放共赢之路,才能克服保护主义逆流的袭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发表演讲,他表示,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愿与中国及其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构建一个普适、包容、可持续的贸易空间,继续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

南开大学教授佟家栋以“数字经贸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将掀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数字贸易的新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作主旨发言,他指出,如何将政策因素纳入到经济引力模型之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特别是探讨一国如何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自然和技术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院长屠新泉以“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全球贸易规则重塑”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当前全球化无论从技术角度或是政治角度来看,都达到了一个顶点,因此全球贸易规则也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罗长远以“供应链与国际关系”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如果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能够形成较为密切的供应链关系,那么国际关系的改善与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将值得期待。

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平台,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智力共享、创新共享、成果共享,为中国经济与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未来,华东理工大学还将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各方智慧,为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周到上海】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聚焦“贸易与制度型开放”,新的技术变革将推动贸易发展

“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振奋了各国经济走出困境的信心。以数字要素的加入为标志,可能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

在刚刚闭幕的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南开大学佟家栋教授以“数字经贸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认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将掀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数字贸易的新发展。

本次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

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如何将政策因素纳入到经济引力模型之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特别是探讨一国如何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自然和技术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针对全球产业重构与全球贸易规则重塑的观点,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认为,当前全球化无论从技术角度来看,已达到了一个顶点,因此全球贸易规则也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他说,从全球分工的总体角度来讲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分工并不是说越细越好,分工也有极限,超过这个极限的效率就会下降,分工就会有调整。另外数字化技术转型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对全球产业链的调整重构带来更大的影响。”

他认为,数字化的变化其实是跟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比重发生很大变化有关。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的可贸易化,让服务贸易现在可以通过跨境数字贸易的方式来实现,尤其是对一些重要领域,比如说像金融影响非常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罗长远表示,如果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能够形成较为密切的供应链关系,那么国际关系的改善与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将值得期待。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特聘研究员车翼则指出,中国对非进口贸易的持续改善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论坛分设“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与“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主题。


《中国贸易报》:数字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撑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和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瑞士协办的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11月4日在上海举办。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商务部研究院数字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在论坛发言中表示,数字贸易将是中国未来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李俊认为,目前中国数字经济虽然规模大,但竞争力并不强,其中数字贸易是短板。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从跨境电商来看,中国以B2C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性跨境电商全球领先,但以B2B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性跨境电商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从数字服务看,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不充分、竞争力较弱,核心数字服务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从数字平台看,我国大型数字平台极大受益于国内数字市场红利,但国际市场开拓不足,海外收入占比较低,与美国数字平台企业高度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形成强烈反差;四是从数字领域国际投融资看,中国数字科技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投资并购的规模有所下降,这与美国数字科技企业的全球扩张态势形成了明显反差。

李俊表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外循环不足有多重原因。从内部看,一是过去一段时期国内数字消费市场庞大且增长迅速,足以支撑数字平台企业发展需求,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动力不足;二是中国数字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在软创新方面较有优势,而在科技研发硬创新方面与美国数字科技企业相比仍有差距;三是中国数字平台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更适用于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可能“水土不服”;四是政府对中国数字平台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安全、平台责任等合规监管和支持政策不够明确。

“从外部看,我国数字平台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障碍和壁垒。在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格局下,中国数字平台企业与美国企业开展全球竞争存在天然弱势。”李俊称。

李俊认为,数字贸易是全球贸易升级的新方向,代表着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规则。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提升数字经济开放合作水平,是激活经济贸易发展动能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表示,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参与全球或区域数字贸易方面持有积极态度。比如,2021年,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2022 年,中国在WTO 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中参与促成关于电子商务工作计划通过,同期中国组建了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组,以先易后难的方式开启新一轮的贸易多边谈判。

作为全球首份数字经济区域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三国于2019年5月发起、2020年6月签署生效。“中国成立加入DEPA工作组是一个突破口,应该加大力度加入这个数字‘WTO’,带动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王辉耀称。

谈及中国数字贸易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王辉耀表示,中国不能忽视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也不能忽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中国在数字贸易协定的谈判中,一方面要维护WTO等国际组织的权威,另一方面也需采取多边主义态度,以促进共识的形式来促进共识规则的转化。同时,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不断会有新问题、新观念涌现,中国需与时俱进,充分理解数字贸易背后的市场逻辑和发展价值,为寻求合理、包容和多边的数字贸易全球治理框架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俊认为,发展数字贸易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经济和平台企业“走出去”,协助企业破除国际市场上的数字贸易壁垒,为企业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竞争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二是传统和新型数字贸易并重,既要注重由数据要素和先进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型数字贸易,积极抢占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制高点,也要大力推动传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快构建中国数字贸易标准化工作,把国际规则、国内法规通过标准的实施认证贯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标准化工作对推动中国数字贸易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不断提升中国数字标准国际影响力。


【劳动观察】聚焦“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主题,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举行

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于11月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原特命全权大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发表演讲,他指出,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开放共赢之路,才能克服保护主义逆流的袭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表示,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愿与中国及其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构建一个普适、包容、可持续的贸易空间,继续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

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指出,如何将政策因素纳入到经济引力模型之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特别是探讨一国如何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自然和技术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论坛分设“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与“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主题。专家学者们就“中国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供应链”等前沿议题研讨交流。

据了解,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平台,已成功举办五届。未来,华东理工大学还将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各方智慧,为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


【上海教育新闻网】聚焦“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2022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成功举行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张子璇)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来之际,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法学院承办,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瑞士协办的2022(第五届)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于近日举办。正值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国际组织、中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线上直播观看量10万余人次。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华东理工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社会各界一道,凝聚智慧、汇聚力量,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旨演讲环节由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主持。他表示,本届论坛选择“新发展格局下贸易与制度型开放”作为论坛的主题,是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力图为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原特命全权大使、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发表演讲,他指出,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开放共赢之路,才能克服保护主义逆流的袭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与商业政策司司长拉杰什·阿加瓦尔表示,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愿与中国及其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构建一个普适、包容、可持续的贸易空间,继续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

南开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佟家栋以“数字经贸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将掀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数字贸易的新发展。

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提出,临港新片区应加大开放型经济压力测试,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贡献上海方案、上海智慧。

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作主旨发言,他指出,如何将政策因素纳入到经济引力模型之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特别是探讨一国如何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自然和技术因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院长屠新泉以“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全球贸易规则重塑”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当前全球化无论从技术角度或是政治角度来看,都达到了一个顶点,因此全球贸易规则也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罗长远以“供应链与国际关系”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如果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能够形成较为密切的供应链关系,那么国际关系的改善与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将值得期待。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特聘研究员车翼以“进口贸易与国际影响力”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中国对非进口贸易的持续改善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作为本次论坛的专题论坛分设“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与“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主题。其中,在“贸易与开放型经济发展”主题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院长唐宜红,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院长张晓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中信讲席教授、系主任陆毅,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董银果聚焦“中国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供应链”等前沿议题研讨交流。

在“多边贸易体制与全球经济治理”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仲裁员、商务部条法司原副司长杨国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祝汇检,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赵骏,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国际贸易室主任东艳,共同就“WTO上诉仲裁制度”“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在“数字贸易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洪晓东,商务部研究院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商务部研究院数字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太法中心主任黄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红娜,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依彤,围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数字化转型”与“宜商环境”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侯丽敏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以探索和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论坛的承办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将继续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并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国际进口贸易论坛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平台,已成功举办五届。未来,华东理工大学还将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各方智慧,为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2-11-07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