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3月26日,校党委书记蒋传海到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开展调研,听取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及学校科技创新相关工作汇报,与科研院班子成员、员工代表座谈交流。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副校长李春忠、党委办公室主任侯宇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蒋传海指出,科技创新工作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处于重要地位。70多年来,一代代华理人深耕科研,接续奋斗,为国家发展和行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学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先导力量。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全国科技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思考和谋划工作。二是创新思维路径,做好顶层设计。要围绕“四个面向”,认真研究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坚持在顶天立地中展现华理作为。三是突出学校特色,强化科研组织。要清晰认知学校科研基础,掌握教师科研方向,积极主动适应科研模式变化,坚持“继承发扬”和“拿来主义”相结合,支持青年人才发展,引导科研团队建设,在服务产业发展中锻炼高水平队伍,培育更多具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四是敢于攻坚克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强化校院联动,充分赋予学院科研自主权,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多元科研评价机制,提升横向科研在职称评审中的占比。五是重视国际合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科研工作为抓手,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开拓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新架构,发挥学校国际联合实验室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集聚优势作用,助力培养既有“学识”、又有“见识”的拔尖创新人才。
沈海涛提到,要拓展学校科研发展领域,引导教师在绿色发展、交叉融合等方面开辟新赛道。要重视科研成果宣传,积极推介学校和教师科研成果,争取更大范围合作。要强化协同联动,通过创新竞赛赋能、创业实践孵化、创新人才培养与推进高质量就业有机联动,深化协同育人。
李春忠提到,科研院要紧跟时代大势,推进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要积极谋篇布局,破解经费发展和人员紧缺等困难。要强化组织协调,做好重点基地重组评估、大学科技园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
会上,科研院院长杨强汇报了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概况及未来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其他班子成员逐一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