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楼里,你或许会看到这样一位外国学者,他一边在白板上飞快书写着方程式,一边讲述着前沿的科学发现。这位学者就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伯纳德·L·费林加。
费林加被称为“分子马达”第一人,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人工分子马达,并发展出精准调控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则能够在金表面进行精确的制导运动,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
近年间,他的研究与生物医药、智能药物等联系越发密切,他专门买了本1200页的细胞学的书,从零开始学习需要了解的知识。
伯纳德·L·费林加。图片由华东理工大学提供
2017年,费林加同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诺奖中心)。诺奖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
同一年,费林加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起研究团队,在国际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目前,费林加的研究团队已经有100多名学生、10多名课题组长,研究方向包括分子机器、动态软物质、刺激响应性材料、自修复材料以及智能材料。
费林加认为,化学无国界,他积极推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优秀博士生到华东理工大学做博士后,也是在费林加的影响下,来自以色列、英国的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已在华东理工大学任职。
费林加长期关注青年科学家的培养,认为他们将在10年、20年后成长为下一代科学家,从而塑造未来的社会。在他看来,在科学世界里,师生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重要的是相互学习以及交换思想。
“科学旅程是一场冒险,发现的乐趣在于提问。”费林加提醒年轻学生从“问”开始,时刻“问”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课题和未来。
费林加也经常同中小学的孩子们保持密切交流,他说:“未来需要靠年轻人创造,我和青少年交流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他们能在将来更好地塑造这个世界”。
谈到对诺奖中心的期望,费林加说道:“我们想做并且正在做的,就是训练我们的学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得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我们也在促进外国和中国学生的交换与交流,以期形成有效的国际化科学社区”。
“Science and education are looking into the future。”费林加强调,需要一群有同样梦想的人,用国际化的视野去“求”知识、“求”梦想、“求”未来,共同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