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汪华林常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初心”。2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长期聚焦环境物理污染与控制(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研究,为甲醇制烯烃国家战略性高端产业、全国燃油质量升级重点工程、“川气东输”骨干气源工程等提供了低成本减污降碳关键环保技术和高端装备,并推广应用到文莱、哈萨克斯坦、苏丹等“一带一路”国家。
汪华林说:“我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尽心尽力把学生培养好。把培养学生、培养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和目标贯穿到整个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当中,带动团队师生共同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他用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法宝”传递给团队的青年老师和学生们,用朴实无华的言行努力诠释着教育家精神。
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汪华林总说自己是幸运的,求学时遇到了好老师,这位老师让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方法。他希望,若干年后,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一位老师。汪华林老家在四川,是个农村娃。小学升初中时,他的成绩在班上排名靠后。初二时,他遇到一位良师,启发式教育让他爱上了学习,从差生一跃成了优秀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汪华林成为一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同向同行的“良师益友”。他认为,如果学生跟老师之间亲密无间,老师对学生越了解,知识传递的阻力就越小,学生学习的效果、师生互动的效果就越好。
春风化雨,教泽绵长。在学生的眼里,汪老师是铺路石、是领路人,从课题选题、理论推导、实验开展到文章修改、工作汇报、工程设计、人际相处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汪老师细心的指导和鼓励。汪华林始终坚信并激发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2021级直博生张桐于2024年4月受邀参加美国过滤分离学会(AFS)2024年会,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张桐心中惴惴不安。汪老师对她说:“这是一个展示你成果和能力的好机会,多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联系。不要害怕失败,勇敢地去迎接挑战,要始终相信自己!”在汪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她独自一人赴美国休斯顿参会,对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在学生海报比赛中取得第二名,并获得AFS奖学金。
矢志创新 做科研要有敢闯敢试的锐气
汪华林坚持引导学生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他的“旋流分离”就是闯出来的。在他博士毕业没多久的一天,汪华林去十六铺码头,乘船前往中石化镇海炼化厂,看到两名乘客穿着该厂的厂服。汪华林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攀谈中得知,镇海炼化厂正考虑用旋流分离技术治理含硫废水,想找个专家来帮忙。对方话音刚落,汪华林便主动请缨攻克难题。其实,旋流分离并非他的博士课题,他只知道点“皮毛”。但后面凭借他的钻研精神和执着的韧劲,很快就从“皮毛”深入到“骨髓”。
面对机会要主动出击,穷追不舍。汪华林的“含硫含碱废液处理”技术能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是“追”的成果。2003年的一天,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副厂长和技术人员,带着难题来汪华林这里寻求帮助。巴陵公司人员中午来到华理,下午参观了汪华林的实验室,晚上就赶回公司所在地湖南岳阳。临走,他们对汪华林说:“我们对你的技术挺感兴趣,回去向公司汇报一下,再与你联系。”按常理,科研人员会在大学校园、在实验室静候企业的消息。但汪华林第二天一早,就坐了飞机“追”到巴陵公司,他和企业人员表示要和他们一起向领导汇报,一起开讨论会,这样才可以把这套技术讲得更清楚。讨论会上,汪华林抓住机会,展示自己课题组的新成果,并提出新技术既可以解决企业环保难题,还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者兼顾。这样的技术对企业具有诱惑力,公司领导心动了,但还有些犹豫。汪华林趁热打铁:“先不谈技术费用问题。做小试,我们课题组自己掏钱,不用企业花钱;小试成果出来了,我们再进一步合作。”由此,这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迈出了第一步。
2007年,汪华林领衔的科研项目 “石油焦化冷焦水密闭循环利用成套技术与示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汪华林团队研发的“含硫含碱废液过程减排新技术”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教报国 放眼未来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汪华林一直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们,要做“顶天科研”,要更加强调工程问题导向,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他说:“要尽早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而不是战术科技力量,更不是游击队、支援部队,而是要做主力军和生力军。”要做有组织的、集中力量的大科研和复杂科研,更加紧密地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科技问题,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开展集成攻关,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中,从研究选题开始,汪华林便引导学生要立足国家的重大需求,注重实际工程应用,努力将科研成果服务于重大国家战略,真正转化为国家建设的实际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汪华林不断思考如何打破“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服务未来的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用未来的场景,引导现在的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分类构建“X+碳中和”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碳中和+X”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为本科生开设《碳中和概论》,通过通识教育,提升学生对碳中和技术的认知和了解;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通过“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的建设,产教融合推动可持续性研究生教育。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汪华林带领学院师生不断探索碳中和目标下,化工特色环境学科的发展路径,努力推动从“污染治理”到“碳污治理”的转型,以“绿色化”“数字化”耦合助力化工特色环境学科发展。
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汪华林带领其团队致力于物理法污染物源头控制及资源化科技创新,新发现旋流器内三维旋转湍流场中颗粒物可高速自转规律,实现了“颗粒高速自转”从现象发现到工程应用的突破,应用到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种类型重大化工装置,包括海上油气平台、全球首套甲醇制烯烃等,实现了“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污染物源头控制及回收利用。他的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在企业、高校、事业单位等重要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积极服务于国家石化、环保等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