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义不容辞,我们与有荣焉!”这是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对教育意义的诠释。
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在刘昌胜院士的人生履历中,他始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做研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实际行动诠释“心怀家国,笃学致新”的理念,将科研创新与育人使命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家国情怀:教育与科研的双轮驱动
科研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强大引擎。刘昌胜院士认为,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服务国家、振兴民族为己任,这份深厚的家国情怀,是他所有行动的出发点。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求学与执教过程中,刘昌胜院士始终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急需的创新技术,尤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之后,日益增多的临床应用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老龄患者骨缺损难愈合的难题,时时牵动着刘昌胜的心。为此,刘昌胜又带领团队开始潜心研制高活性骨修复材料,在国际上首创出“高活性rhBMP-2/类骨磷灰石多级结构”骨修复体及其制备技术,并于2013年取得国内第一张载高活性rhBMP-2骨生长因子的骨修复产品的注册证。10年来,团队不断研发多种骨病治疗新技术,拓展材料应用的临床边界,相关产品已在全国10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50万例,对骨修复难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目前,刘昌胜团队研发的骨修复材料,不仅支撑骨移植手术治疗的开展与进步,而且在促进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将个人的专业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笃学致新:科研路上的探索者与领路人
在华东理工大学的硕博求学路上,刘昌胜一直坚持一个信条:人的发展是追求卓越的过程,要将事情做到极致,要在一个领域里做到尖端、做到“单项冠军”,才能收获好的结果。1993年初,生物医用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随着材料科学与生物工程科学的发展出现不久,正在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的刘昌胜,瞄准国际上这一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成为国内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学者之一。他专注于“人工骨”研究,理想中的人工骨材料,既能像水泥一样任意塑形,又能凝固起来,具备一定的强度支撑人体重量。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人体后能降解吸收,并引导新的骨头生长。刘昌胜团队自主研发走创新路线,与国外流行的以磷酸三钙为“料”不同,刘昌胜项目组开发出了磷酸四钙为“料”的技术路线和制备方法。
也正是这一年,刘昌胜面临两难:是申请新课题,开展新研究,还是推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产业化。前者对他来说轻车熟路,后者意味着一项全新挑战。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创立公司,开始了教授与企业家并行的职业生涯。随后,他带领团队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新尝试,最终实现了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材料、高活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及其复合技术上的飞跃和医疗范式上的创新,开发了高活性骨修复材料,为促进骨科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变革作出了贡献。刘昌胜院士在科研路上的不断探索,是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未知、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真实写照,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以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刘昌胜深知,赋予他最大能量的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重在人才,在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中培养创新的人才。作为科技工作者,他仍然站在学科前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未知的世界,冲击“无尽的前沿”。
赓续红色基因:培养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刘昌胜院士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他本人也是这一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践行者。在刘昌胜院士的人生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红色基因的深刻烙印。在科研工作中,刘昌胜院士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科技问题。他领导的团队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为我国骨科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一成就的取得,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具体体现。
此外,刘昌胜院士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倡导“开门办学”,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一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实践,也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