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涂善东院士:国之所需 吾心所向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教师工作部 摄影:受访者供图编辑:浏览:238

他年少多艰,为补贴家用,曾去山间采茶青,双手起泡,都不喊一声苦;他求学奋进,也曾有过英语只考7分的狼狈,为弥补短板而日夜苦读。他家学渊源深厚,祖辈的胸襟、眼界与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那种澎湃与柔软,是一种支撑与点拨。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涂善东教授。

涂善东自认并非天才,但始终以勤为径,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他长期从事高温高压设备安全技术研发,为我国万台承压设备事故率逐年下降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国际同行评价为“世界蠕变设计领域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世界级科学家”,实践着工程报国的理想与坚守;他勇于开拓,严谨治学,倡导“全面工程教育”,深切寄语工科大学生“谨记使命,安一方乐土,定四海青山”,已培养50余名博士,一批学生成为高校和企业的优秀人才,身体力行撒播工程报国的信念与崇尚科学的种子。


家国为先,一片赤诚予国

1990年11月,年仅29岁的涂善东博士受邀担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客座科学家。初到瑞典,他便选定在高温工程中失效概率最高的焊接接头这一技术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在蠕变研究方面瑞典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对焊接接头蠕变的研究早在七十年代就已开始,只是因为焊接冶金的复杂性,主要依靠长时间实验,科学建模研究工作停滞不前,而涂善东以其扎实的力学基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展示了一个中国青年学者的智慧。其研究成果先后在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工程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改进高温结构蠕变设计的重要基础。

涂善东在国内外的卓越表现也得到了祖国的关注。1991年5月,涂善东回国领取中国青年科技奖,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开幕式前,专门安排时间亲切接见了他和其他四名优秀青年科学家。1992年10月朱镕基同志访问瑞典期间,他亦作为海外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受到朱镕基同志的接见。

1993年的春天,寒冬过尽,万物复苏,北国之春格外绚丽。涂善东和朋友们坐在临海的咖啡屋里,热烈讨论着祖国的发展,他的拳拳赤子之心随着碧波荡漾的海面跌荡起伏。正在这时,他的母校南京化工大学向他发出邀请,盼他早日回母校工作。但当时国内外的研究和生活条件均有巨大的差距,回国的学者寥寥无几。然而听闻祖国母亲的呼唤,他想到了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养育自己的父母,想起了许多曾经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想起了他曾经播种青春梦想的菁菁校园,更想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他深知祖国的富强还是要靠中国人来奋斗,正是这点朴素的认识,促使他决心回国服务。在他当时给好友的信中,抄录了王粲的《登楼赋》“虽信其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以表达自己的意气。并于1993年8月回到了他魂系梦牵祖国,投身科教事业。


激流勇进,坚守专业精神

初回国时,各方面条件均不尽如人意,在国家层面也很难申请到项目,邀请他回来的领导和前辈老师也默许他再次出国发展。但是,他自知不是回来吃现成饭的,国家有许多工程失效问题需要他的努力。为了建立高温装备技术研究团队和基地,涂善东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和同事们、学生们一起在实验室里渡过,中餐、晚餐简单吃过一份盒饭又继续工作。他对身边的师生们说:做学问就要有一种“痴情”,为此,他手书一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挂在简陋的实验室。他用行动和精神感召了身边的师生忘我科研、勤奋探索。

在潜心科学研究的同时,他也积极服务学校管理,一度担任高校校领导,在领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已逐渐得心应手。2001年3 月,华东理工大学向教育部推荐了多名学者,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候选人,涂善东是其中一位。本次选拔第一轮由58位院士初评,第二轮由杨振宁、朱光亚、韦钰等7位中外籍院士专家型领导终审。最终,涂善东脱颖而出,凭借其杰出的学术建树和对学科的贡献成为我国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第一位长江学者。

根据教育部规定,一旦入选长江学者,一律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从学术研究步入仕途易,从仕途返回学术研究难。何去何从?他面临又一次人生抉择。按理,他作为校领导已有良好基础,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还是选择了更加不易的科学探索之路。然而,这不是激流勇退,而是激流勇进──向学科前沿再冲刺的勇者的选择。

涂善东知道国家更需要的是什么。“是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造就了新一代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需要,造就了我们。正像黑白子中的任何一颗,只有被围棋高手下在关键的地方,才会显出它的特殊价值。”涂善东就任特聘教授时说。


国之发展,砥砺奋进前行

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结构失效,往往导致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尤其是,随着装置的大型化、高参数化,事故损失更为严重。面对这些严峻挑战,在过去的30多年里,涂善东教授矢志不渝,为重大化工装备安全而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石油化工装备安全运行周期短、效率低,尤其带损伤运行的高温高压装备风险极高。为此,涂善东教授致力发展高温结构完整性原理,构建了高温承压设备的安全维修与安全评价技术,2000年后,为了实现重大装备的中国创制,他又努力发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本质安全调控技术,为我国万台承压设备事故率持续下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应用于大型反应器、换热器、汽轮机、高端阀门等化工与能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制造,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拓展应用于世界最大压力容器CAP1400安全壳、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系统、新一代火箭发动机等关键装备或部件的自主研发,保障了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千锤百炼,玉汝于成。涂善东教授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国际专利多项,并曾获得国家杰青、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作为我国化工机械及相关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对华东理工大学承压系统与安全团队来说,涂善东教授既是“领航者”,更是“定盘星”。2001年11月28日,涂善东教授加入华东理工大学创建长江学者科研团队。自团队成立以来,就自觉担负起科研和育人的责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团队已成为承压系统与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国内外影响的研究力量。迄今为止,团队成员涌现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7名、另有各类省部级人才20余名等高层次人才。在全面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团队培养了包括国家杰青、国防卓青、腾讯科学探索奖在内的博、硕士研究生近千名。

近年来,团队努力拓展研究方向,将成果应用于上海电气超超临界汽轮机、中广核、中核等核电装备的设计制造与运维保障,中国航发商发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排障以及重型燃气轮机的可靠性设计制造等。在涂善东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始终以国家的需求为牵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贡献力量。


工程报国,勇担强国使命

放眼寰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要实现我国高水平可持续的创新发展,高质量的工程科技人才是关键,工程教育则是重中之重。然而对比工业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认知,我国工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明显不足,全社会对工程教育的认知与支持也远远不够。在强烈使命感的驱使下,涂善东教授积极参与工程教育改革,以综合交叉的思想倡导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担任大学副校长期间,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工程教育的理念,致力在整个社会和教育系统推动全过程、全包容、全民众的工程教育。他认为任何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何从一个工程师大国变成创新人才辈出的大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一直不懈努力。

“公众安全,永在首位;履职专业,精益求精;言行如一,惟诚惟信;进取不懈,矢志创新。”每年毕业季,华东理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都会响起这样铿锵的誓言。犹如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样,涂善东教授在工程教育中加入工程伦理与人文关切的内容,强调工程师应遵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有温度”的工程教育。受到这些思想的感召,一批又一批学生们奔赴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为祖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福祉贡献力量。

关于工程教育,涂善东教授认为,打破传统的格式化教育,引发学生兴趣和内生驱动力是关键。他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师生互动的宽松创新环境,致力于培养在知识结构上有更多交叉融合的新型科技人才。

在给大一新生上“工程导论”课时,他要求同学们完成三个任务:一是构思一个面向未来的组织机构;二是通过查阅至少5篇以上的科学或专利文献,提出能支撑该机构发展的优先领域;三是撰写一个该组织的技术难题招标书。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至今,“工程导论”已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课程”。 “工程所系,社会福祉,人民安康!”涂善东院士寄语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勇立时代潮头、担负社会责任,主动寻找针对现实问题的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年轻一代是这条征途上的接棒人,必须继承前辈精神,握紧“接力棒” 赓续奋进。

发布时间: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