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本科建设进行时】华理构建双学位项目探索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铁军 摄影:受访者供图编辑:浏览:10

斩获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上海站银牌、“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结合双学位项目优势背景展开研究,以本科生身份在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上发表学术论文……“多元而充实”“产生了1+1>2的效果”“增加了我们选择的可能性和视野的广度”……以上是2020级本科生刘浩然在谈及选择“计算机与金融”这个双学位项目学习后的收获与感悟。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自2020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多个特色学科优势,高水准、分批次开展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为学有余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空间。

 

瞄准战略需求,推进复合培养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校如何把握住新的时代机遇,在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寻求“蝶变”?

70多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研究型、个性化的本科教育体系,目前已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共计13个专业通过了ABET、NCPA、AACSB等国际权威认证,16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专业认证。这些都为学校结合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德才兼备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以来,华理以申报上海市教委组织试行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聚焦理工交叉、工管交叉、工经交叉等多种类型,探索并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促进优势学科交融,提供多样化成长平台,培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并于2020年和2021年共成功申报获批5个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也是唯一一所申报项目全部获批立项的高校。

截至目前,学校已设有“化工与工程管理”“计算机与金融学”“应用化学与生物科学”“环境工程与社会学”“能源与经济”等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累计近400名学生选择了相关双学位项目进行学习。参加该项目学习的学生,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同时,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均采用交叉融合设置,学生将来无论就业或深造,都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深化顶层设计,重构培养体系

双学位项目的实施,既意味着具备“强强联合”的雄厚支撑,也意味着面临“优优耦合”的现实难点。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并实现不同优势学科之间的真正“合力”与“双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注重在顶层设计层面下功夫,着力解决好跨专业学习存在的“壁垒”与“重构”难点,从而激发、实现不同优势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动力。以2020年获批立项的“化工与工程管理”项目为例,其依托的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优势学科,其中,化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管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进入全国前10%,排名并列19位。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宗原老师表示,该项目面向大数据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围绕核心培养目标,重视创新思维、工程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团队、学术导师和实践等方面构建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群,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推进开展不同模式的协同教学,形成化工与工程管理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特色,未来将培养一批具有系统的化工专业知识和扎实的项目管理知识,有工程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学科优势强强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计算机与金融学”项目给出了新的可能——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学理论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中各类复杂问题的高端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忙得像只陀螺,但这种充实带来了积累,而这种积累使我可以抓住更多的机会”,目前保持专业成绩第一、已获得多项国家级赛事大奖的刘浩然表示,“我同时在计算机与金融领域学习,运用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探索金融行业中的技术难题,希望在未来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真正成为具备高水平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同时,化学与生物学的学科优势结合,推出的“应用化学与生物科学”项目,旨在培养强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生命过程研究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高级人才需求。“学校对双学位项目专设培养方案,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充分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创新性、高质量的要求,力求实现‘1+1>2’的培养效果。”教务处处长黄婕表示。

随着“绿色发展”等理念的不断深化,2021年,学校在前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又新增立项了2个双学位项目。资环学院副院长孙贤波表示,“环境工程与社会学”项目结合环境工程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围绕“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以新工科与新社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旨在培养在全球环境治理背景下,既具有环境知识和工程素养,又具有良好的分析评估能力、社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源与经济”项目则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学学科优势,旨在培养既掌握扎实的能源工程基础理论,又精通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懂技术、精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激发双优合力,促进质的跃升

只有真正激发不同优势学科的育人合力,才能在“培养保持与时俱进、成长为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跃升。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在双学位项目实施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课程内容改造、配套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团队优化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忙碌与充实,深刻与收获”,2021级“应用化学与生物科学”项目学生楼漫专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表示,“跨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热点领域启蒙与实验技能锻炼,这些都让我受益良多,收获最大的就是对时间的管理与把控,让我明白如何高效分配时间与精力去做该做的事情,真正学会了如何兼顾好专业学习、科研竞赛与学生工作”。

在“环境工程与社会学”项目210班班长薛诚皓看来,他所在的双学位项目非常适合自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连续两年参加“大创”项目研究,参加过节能减排、“知行杯”、“互联网+”等竞赛,参加了学校原创大师剧《更生》的演出,大学期间累计开展了3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他所在的双学位项目,目前已有16人入选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4人获得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生态环境,不仅需要能解决问题的环境工程技术,也需要从社会角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各种可能性,希望日后能够融合两个专业的思路,有一些新颖的想法,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坚定地走下去。”薛诚皓谈到。

黄婕表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高水平优势学科的基础支撑与专业引领作用,加快跨学科人才培养,着力造就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华理模式、贡献华理力量。”

发布时间: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