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我校深山学子杨孟平返乡劝学获媒体关注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媒体华理 摄影:受访者供图编辑:浏览:114

从大凉山到大上海,从没接触过电脑到保送人工智能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再次回到大山,我校信息学院博士生杨孟平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致力于家乡的“控辍保学”,用扶智助力扶贫。7年过去了,杨孟平深入5个村庄,走进7所学校,影响了2000多名贫困学生,帮助20余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劳动报》《上海法治报》、澎湃新闻、东方网、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以及上海发布官方微博等1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本篇选取部分报道予以转载。


《解放日报》:努力改变乡亲“读书无用”观念

火车开出上海,一路向西,窗外的高楼大厦逐渐变换为平原、群山,车过金沙江,杨孟平离家越来越近了。26岁的他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博士生,老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铅锌镇。

一年又一年,老家通往城市的道路修好了,但乡亲们心里的读书路还没完全修通,很多人仍觉得“读书无用”。“不怕距离远,怕的是落后的观念根深蒂固。”杨孟平每次回家,最遗憾的就是听到又有人不读书了。于是,从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开始,只要回家,杨孟平就会去劝学,他要告诉更多人“读书有用”,坚持学业,才能走出大山。如今,他已经累计影响帮助了2000多名学生。

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

从会东县城到铅锌镇有两小时车程,从镇上再去杨孟平家的老宅,还要两小时。山路崎岖,曾经遍布铅锌矿。“上学路上,有的哥哥姐姐会抱一块矿石,十几斤,能卖几十块钱,可以买很多东西。”读书要走远路,矿里却有近利。杨孟平看到很多玩伴都把书包里的书拿出来,用书包来背矿,也就不再踏进校门。

“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杨孟平的父亲杨开金总这么讲。为了方便孩子读书,杨开金在2004年把家搬到了铅锌镇上,一家人租房子住,他们成了村里第一户搬出来的人家。虽然当时杨开金靠开长途货车养家,生活拮据,但孩子们的上学路程从2小时缩短为10分钟。

读书让杨孟平的人生发生了改变。2015年,他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并来到上海。对和他一样出生在深山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意味着距离走出大山、改变家庭和家乡的命运更近了一步。杨孟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多少少改变乡亲们“读书无用”的观念。

大一寒假,他和中学母校取得联系,去给学弟学妹做宣讲,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及读书经验。“如果总有人会成功,我那么努力,为什么不能是我?”杨孟平讲起高三“逆袭”的经历时,反复提到“决心”二字,“我想用读书的决心,影响更多更小的孩子。”渐渐地,他成了家乡“控辍保学”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广者。

在他的影响下,家乡更多人开始相信“读书有用”:读高三的妹妹深受杨孟平影响,早已把学医当作高考追求;表弟早早辍学,换了几份工,在杨孟平的影响下,下决心学一门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技术;听过杨孟平宣讲的高中学弟立志考到上海,并为此不惜补习一年,成了他的大学学弟……

从一到多,星火可燎原

从2019年暑假开始,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着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来到了大凉山最贫穷的五个县之一——昭觉县。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无人机、智能脑控设备、VR一体机等设备,跨越2220公里,爬上2500多级的钢梯到达悬崖村,深入5个村庄、8所学校,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

知道他们带来了很多新鲜机器,孩子们充满期待,吵着闹着要看。杨孟平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开始,哪知道有的小孩子6点多就在那边等着了。杨孟平对悬崖村的一个彝族小男孩印象深刻,这个孩子是当天最早到的,在其他孩子抢着玩这些新鲜机器的时候,他会问无人机起飞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VR可以进行3D建模。

“他很好奇,戴上眼镜怎么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相关专业的同学就给这个孩子讲原理,还告诉他‘你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听到这些,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又非常兴奋。”课后,这个孩子用力在纸条上写道:“收获知识,收获科学!”

随着会东县“控辍保学”工作的持续开展,“杨孟平”们多了起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大桥中学原来的沙土操场被塑胶跑道代替,县里镇里,学校的建筑都整饬一新;听说有孩子辍学,周围邻居和亲戚会主动上门劝说;越来越多孩子走出大山,到成都、北京、上海等地读书。


《文汇报》:来自大山的学子: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回来

从大凉山到大上海,从不知电脑为何物到保研人工智能专业、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回报大山……这个一路“开挂”的青年名叫杨孟平,是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持续努力,他不仅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与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AI专业人才,还始终心系大山,尽己所能致力于为家乡的“控辍保学”作贡献。

从2015年起,杨孟平坚持每年返乡劝学扶智。近8年来,他走过7个村庄,深入十余所学校,累计影响了2000多名学生,先后鼓励20余名辍学学生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我深知,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在我的帮助下,能够形成一股改变自己同时影响他人的力量,并让这种精神一直延续下去。”杨孟平说,作为一名来自大山的学子,他坚信,“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努力影响更多的人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交通不便,走到最近的学校也要两小时,离县城里的高中就更远了。由于山路崎岖漫长,加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种因素叠加下,很多村里的孩子早早辍学,告别了学堂。

“我从小就喜爱读书,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杨孟平一直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他通过“励志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项目)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初到学校时,我对电脑一无所知,而很多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对编程早已了如指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学习都很吃力。”初入大学时的不适应,他至今记忆犹新。但和不少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子一样,只要不放弃、持续努力,眼前的困难从日后来看,只是一番磨砺而已。

在学习上,杨孟平投入了数倍的时间。课余时间,别人在娱乐、休闲,他总是埋头苦学,努力追赶课程进度。果不其然,杨孟平成功“逆袭”,成绩从班级垫底到名列前茅。本科期间,他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并被保送华理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上海求学期间,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大城市的现代化与家乡的贫穷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家乡迫切需要改变。“家乡还有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孩子,需要有人担起责任,鼓励他们坚持学业、走出大山。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努力影响更多的人。”杨孟平说。

发动同学一起点亮大山孩子心中的那盏灯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2015年开始,杨孟平每年坚持回乡,从事劝学扶智的社会实践。“我自发组织周围同学进行回访,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来告诉大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走出大山。”2018年,他一路返乡劝学的过程被新华社全程直播三天三夜,累计300万余人次观看,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到2019年时,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灯”实践团队再次出发。这次他们来到了大凉山最贫穷的五个县之一——昭觉县。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到达悬崖村的钢梯,深入5个村庄、8所学校,以科技为“芯”,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的夏令营活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

“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位小朋友力透纸背的留言,让杨孟平深受触动。受此启发,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通过线上给100多名高中孩子们答疑解惑。

在杨孟平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影响下,在家乡,更多人开始相信“读书有用”。读书成才和尊重知识的氛围,在村子里日渐浓郁。

立志发挥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教育扶智,更是扶志。在杨孟平的身后,更多山区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比如,有人在教室后墙上写着:“我要学医,先去大医院,再回到县城,为家乡医疗事业作贡献。”也有孩子许下心愿,“我想考理工大学,读化学,以后做化学家……”其中,有一名男孩立志考到上海,并在经过一年补习后,成功被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录取,成为杨孟平的学弟。

劝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杨孟平投身科研报国的热情。在开始攻读研究生后,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各类奖学金,并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更新日益迅速,而家乡的信息科学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我希望不断努力,学成后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杨孟平说。

人物小传

杨孟平,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近8年来这名95后一直致力于家乡大凉山的“控辍保学”,用扶智助力扶贫,累计影响帮助2000多名学生。曾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


《青年报》:把AI+教育带回大凉山

从落后的大凉山农村到繁华的大上海都市,从没接触过电脑到保送人工智能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再次回到大山,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9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杨孟平用劝学推动发展,以扶智助力扶贫,为家乡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贡献力量。未来,他还打算把AI+教育带回大凉山,助力乡村振兴。

自助: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的一个贫困山村,那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路再远,读书有前途。”杨孟平深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一直勤奋刻苦,努力学习。

本科毕业后,杨孟平获得了免试直升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

2018年,杨孟平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0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真正通过自助实现了个人成长。

助人:回到大山,以扶智助力扶贫

杨孟平的家乡仍有很多孩子辍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2015年开始,杨孟平每年都会回乡做扶智劝学的社会实践,自发组织周围同学回访,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大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走出大山。

“助人自助,我希望让家乡的孩子们在这些帮助下形成一股能够改变自己也影响他人的力量,让这种精神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杨孟平的劝学归途还被全程直播报道,受到广泛关注,累计300万余人观看。这更让他相信,只要坚持从小群体影响大群体,一定能够把尊重知识和追求知识的思想传播得更远。

2019年,杨孟平带着学校“心灯”实践团队,一行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钢梯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通过8门科技课程的覆盖,以科技为“芯”,照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

杨孟平曾在山脚下遇到七岁和五岁的两个小孩,大的那个孩子用烧过的木棍教五岁小孩写自己的名字,他看到之后把自己身上仅有的笔和纸都送给了他们,还告诉他们自己的故事,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认真读书、思考种子。七年的时间里,杨孟平走过7个村庄,深入十余所学校,累计影响了2000多名学生,先后鼓励20余名辍学学生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返乡历程,更加坚定了杨孟平科研报国热情,他下定决心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硕博期间,他不断钻研,在学校不断获得各类奖学金,并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说起毕业后的打算,杨孟平告诉记者,他将会继续在研究领域走深走实,实现学术和科研上的更大突破。另外就是想把AI和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家乡的孩子全面认识信息技术。


《新民晚报》:情系深山,用扶智助力扶贫

“读书是有用的,我们要走出大山去。”自2015年起,每年的寒暑假,华东理工大学学子杨孟平都要返回家乡,苦口婆心地劝学。7年过去了,杨孟平深入5个村庄,走进7所学校,影响了2000多名贫困学生,帮助20余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交通不便,以前,走到最近的学校也要2小时,离县城里的高中更远,而山里的矿业资源却是近利,他从小目睹村里很多人为采矿而放弃学业。

“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杨孟平一直刻苦努力,学习成绩突出。2015年,杨孟平通过“励志计划”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上海,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杨孟平在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上大学前,他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早已学过编程知识。他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他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成功保送为华理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上海,杨孟平更深切感受到家乡人学习认知的落差。“偏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的观念。”杨孟平在镇上读初一时,刚开始班上有62个学生,临近毕业只剩40多个学生了。“最遗憾的是,以前每年回家都听到有人不再念书了。”杨孟平说。为此,杨孟平每次回家,他都要去劝学,希望更多孩子坚持学业,走出大山。“高三一年,我每天只睡5个小时。”杨孟平在会东中学用自己的经历激励毕业班的学生。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劝学,他带领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再次出发,来到了大凉山贫穷的昭觉县。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钢梯到达悬崖村,深入2个村庄、2所学校,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个孩子课后用力地在纸条上这样写。

杨孟平和伙伴们的劝学故事轰动了网络,也影响到家乡的学习氛围。“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难长久。”——这是会东县境内盘山公路旁醒目的标语,表明当地教育脱贫的决心。无论在会东县城还是在镇上,学校建筑都是最亮丽的。

在会东县,人们观念已经改变。为了孩子读书,有人在镇上租房,跟杨孟平家成了邻居;杨孟平一回家,请他做励志讲座的越来越多;听说哪家孩子辍学,亲戚邻里都会劝说……现在,会东中学的教室后墙上写着:“我要学医,先去大医院,再回到县城,为家乡医疗事业作贡献。”“我想考理工大学,读化学,以后做化学家。”“我坚信,只要努力,梦想并不遥远。”

杨孟平用扶智助力扶贫,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度上海市十佳资助宣传大使等。他说:“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把爱国情怀和责任落实到科研上,开启劝学扶智扶贫的新征程。”


《上海法治报》:7年返乡“劝学路”,影响2000多学生

从成绩班级垫底到名列前茅,从落后的大凉山到繁华的大上海,从没接触过电脑到保研人工智能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大山……来自大凉山的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9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杨孟平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还一直致力于家乡的“控辍保学”,从2015年至今,累计影响帮助2000多名学生,先后鼓励20余名辍学学生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铅锌镇的一个小山村。从村子走到最近的学校,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这趟崎岖的山路,遍布铅锌矿。“一块水杯大小的矿石,就能卖15块钱。”读书要走远路,矿里却有近利,杨孟平看到,很多哥哥姐姐都把书留在教室,空出书包来背矿,渐渐,走这条上学路的人越来越少。

“我很幸运,或许是因为父母吃过没文化的苦,他们尤其重视我们的教育。”杨孟平说。

为了方便孩子读书,父亲在2004年把家搬到了镇上,一家人租房子住,他们成了村里第一户搬出来的人家。家里靠父亲开长途货车养家,虽然生活拮据,但孩子们的上学路从单程2小时缩短为10分钟。杨孟平不负期望,从铅锌镇大桥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昌市第一中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杨孟平成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然而,杨孟平刚入学就遇到了较大的问题,他在上大学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早已学过编程知识。“别人学1个小时,我就学5个小时。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不懂的就多花时间搞懂”,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杨孟平没有放弃,他利用更多时间,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杨孟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排名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并且成功保送为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饮水思源,杨孟平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深刻地认识到家乡的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改变,需要有人担起责任,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坚持学业,走出大山。

“走出去是为更好的回来”

来到上海后,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奔涌的车流……站在繁华都市,杨孟平深刻感受到家乡与大城市的区别。

“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变家乡的现状?”带着这个疑问,杨孟平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小时候,我很期盼村子里在外打工的哥哥姐姐回来,他们回来就能给我说说大山外面是什么样的。我能不能把外面的世界带回去?这或许能坚定他们读书的决心。”

大一寒假,他和中学母校取得联系,去给学弟学妹们做宣讲,和他们分享大学生活的点滴,以及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经验,“我想用读书的决心,影响更多的孩子。”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着学校“心灯”实践团队来到大凉山最贫穷的昭觉县。一行12名本硕博成员提供从理论到技术的支持,他们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悬崖村钢梯,通过8门科技课程的覆盖,以科技为“芯”,照亮孩子们心中的那一盏灯。“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位小朋友用力在纸条上写着,纸后面的印子格外突出,这让杨孟平深受触动。

从2015年开始,杨孟平在返乡“劝学路”上行走了7年。渐渐地,他成了家乡“控辍保学”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广者。

读高三的妹妹深受杨孟平影响,早已把学医当作高考追求;表弟早早辍学,换了几份工,在杨孟平的影响下,下决心学一门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技术;听过杨孟平宣讲的高中学弟,立志考到上海,并为此不惜复读一年,最后成了他的大学学弟……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读书有用”。

“作为一名大山学子,我坚信,‘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将继续以学识助力乡村振兴,用行动建设美丽家乡,把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学习上,落实到工作生活中,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将爱国精神转化为爱国之行、报国之志,为祖国和家乡发光发热。”


【澎湃新闻】新征程新奋斗|从上海到大凉山,95后博士的返乡劝学路

从大凉山到大上海,从没接触过电脑到保送人工智能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再次回到大山,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杨孟平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致力于家乡的“控辍保学”,用扶智助力扶贫。

每次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铅锌镇老家,他都会听说家乡的孩子们有人辍学,因为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尽早就业赚钱。杨孟平就会去劝学,为家乡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今他累计影响帮助过2000多名学生。

2022年,杨孟平入选团市委“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选树宣传活动名单。“我坚信,只要努力,梦想并不遥远。”在杨孟平身后,更多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

从大凉山到上海

小时候,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一直是杨孟平心底最深的执念,大山外的种种,对他都有致命的吸引力,这也让他深切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

杨孟平出生的小山村,交通不便,离最近的学校也要两小时,离县城高中更远,而山里的矿产资源却是近利,杨孟平从小目睹村里很多人为了后者放弃前者。很多人有时候上着学,就突然辍学了。杨孟平在镇上读初一时,班上有62个学生,到临近毕业还坐在教室里的只剩下40多个。

“路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杨孟平深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一直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他以优异成绩考上西昌市第一中学。然而,高二时,因为痴迷篮球屡次翘课,杨孟平被学校处以停课并通知家长。父亲知道后,饭也来不及吃,向亲戚借了一辆车,开了5个小时赶到西昌,带着杨孟平去和班主任说情。

“父亲自始至终都没骂过我一句,只有妈妈后来告诉我,说父亲当天回家后一晚上都没睡着。”杨孟平终于感受到父亲的苦心,以及读书对于家庭的意义,自此发奋苦读,成绩也逐渐从班级中下游变成班上拔尖。高三一年,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那时只有一个信念,“如果总有人会成功,我那么努力,为什么不能是我?”

2015年,杨孟平成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然而,山里的杨孟平在刚入学时就遇到了较大的挑战,他在上大学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都早已学过编程知识。

“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不懂的就多花时间搞懂”,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杨孟平没有放弃,他利用更多时间,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杨孟平取得了优异成绩,排名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并且成功保送为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从上海到大凉山

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杨孟平积极参加学校勤工助学、家教、实习等兼职,上大学后就没有问父母要生活费,偶尔还会给家人添置衣物。饮水思源,他也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为此,每次回家,他都格外珍惜,以实际行动劝说更多孩子坚持学业。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着学校“心灯”实践团队来到大凉山最贫穷的昭觉县。一行12名本硕博成员提供从理论到技术的支持,他们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悬崖村钢梯,通过8门科技课程的覆盖,以科技为“芯”,照亮孩子们心中的那一盏灯。

知道他们带来了很多“新鲜”机器,孩子们充满期待,吵着闹着要看。杨孟平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开始,哪知道有的孩子6点多就在那边等着了。杨孟平对悬崖村的一个彝族小男孩印象深刻,这个孩子是当天最早到的,在其他孩子抢着玩这些“新鲜”机器的时候,他会问无人机起飞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VR可以进行3D建模。

2019年11月,杨孟平在“上海市十佳资助宣传大使”的演讲台上,讲述着自己的“漫漫劝学路”,鼓舞更多人回到大山,激励更多人拿出担当责任。同年12月27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华东理工大学调研,肯定和赞许了杨孟平的劝学之路,让这个年轻人更坚定地用劝学扶智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添砖加瓦。

“杨孟平们”多起来了

杨孟平自进入校园起就坚信教育的力量,并一直靠着自己的努力反驳“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如今,曾被杨孟平形容为“刮风时像沙尘暴一样”的铅锌镇大桥中学沙土操场已经铺上了塑胶跑道,无论会东县城还是镇上,学校都是一眼就能望见的最靓丽建筑。

近年来,凉山州会东县也在抓“控辍保学”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4至2017年,全县通过合理规划、整合上级各类项目资金和县级自筹资金2.42亿元,加快学校工程建设项目进度,修建校舍11.7万平方米,修建运动场5.5万平方米,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

政府在努力,“杨孟平们”多起来了,百姓观念也在改变。杨孟平一回家,请他做励志讲座的越来越多;听说哪家孩子辍学,亲戚邻里都会劝说……2010年,山上大部分人家整体搬迁至镇上,读书成才和尊重知识的氛围正在弥漫。

如今,大凉山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但杨孟平认为这是一个新起点,正在攻读人工智能博士的他说:“希望能结合所学为家乡做更多贡献,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乡。”

他以自立自强、拼搏不息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他的成功如标杆一般,激励着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勤奋求学,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是深山学子的返乡“劝学路”,也是对故乡最美的回馈。

发布时间: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