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进行时】化学拔尖人才如何培养?华理这样推进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婷 摄影:  编辑:远芳浏览:3985

向柯恒,华理化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说起自己上大学一年多的经历,他常用“特别丰富”一词来形容:不仅聆听了包括院士在内的多位知名教授的讲座报告,参观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还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采油实验室科研轮转,负责“航天育种菌种及代谢产物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带领项目团队参加了2022“互联网+”比赛。而这段超乎寻常的经历则是因为他参加了华理“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项目。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建设,每年从化学类、化工类、材料类新生中通过笔试、面试选拔20名学员,向柯恒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个人才培养项目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化学学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领衔,兼具多位国内外大师等优越教学资源而创建,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攀登学术高峰、引领人类文明的化学人才。针对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定位,“基地”形成了独具华理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流学科为拔尖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动力

人才培养资源“高配”的背后,既有学校一流学科的雄厚支撑,也源于华理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使命担当。

化学是华理的传统优势学科,先后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和上海市Ⅱ类高峰高原学科,ESI国际排名进入top0.3‰,70年来,围绕化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曾牵头完成了多个教学改革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明显:1986年设立理优班,2007年应用化学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应用化学专业上海市教学团队,2015年获批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8年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化学专业通过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第三级),2019年应用化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化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工科化学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

开班仪式

然而,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化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动力,这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为此,学校从确定指导思想、制定培养方案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精心的顶层设计。“基地”以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强化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为基本指导思想,由田禾院士领衔担任负责人,化学学院院长曲大辉教授统筹校内外资源,落实“知识探究为基础,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一对一’导师制;联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共同构建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成立由海内外10位杰出教授组成的拔尖人才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架构及监管人才培养质量。

参观化工研究院和实验室

听报告

除了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向“基地”学生开放的教学科研平台同样高端多元,既有位于校内的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及国家级工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平台、国家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校内共享的开放实验室等,也有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药物所、有机所的科研平台。

大师引领与高端平台并驾齐驱

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让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化学反应”?

“转身遇到大师”的国际化学术环境,是“基地”的优势之一。多年来,化学学院开展从“国际化”转向“全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双聘引进多位国际大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Ben L. Feringa,James Fraser Stoddart,Jean-Pierre Sauvage)等杰出学者。“基地”还聘请了国内外杰出教授担任学业导师或授课教师,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线上书院”报告

在大一下学期,向柯恒和同学们就通过“线上书院”系列主题报告,聆听了“院士专场”“大师专场”“榜样专场”系列报告,其中包括田禾院士的“精准与动态化学”、欧洲科学院院士张金龙教授的“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走进光催化”、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牟伯中教授的“生物采油”等报告,了解国内外学科、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升发现和探索重大问题的动力,并从优秀学长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向上能量。在大师的引领下,学生们的科学兴趣进一步被点燃。

不仅如此,“基地”还突破传统框架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高校+科学院”式学习研究平台。“基地”以华理为中心,以中国科学院为合作平台,打通本硕、本博课程体系,注重数理基础,鼓励学科交叉,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这个模式以“统一基础课、加强导论课、开放方向课”为原则,由高校完成基础课程教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有机所、药物所等完成开放方向课环节教学,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发展跨界选课和开展研究,实现学业有专。

打造“学习+学术”的育人氛围

“随处可见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氛围,鼓励着“基地”学生大胆探索前沿未知领域创造跨学科讨论研究的学术氛围。

师生合影

课堂内,在“强化理论”的基础上,推进高阶性、前沿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建设,创新教与学的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式教学,倡导深度学习体验。课堂外,则搭建多元化学术活动平台,包括大学生创新活动、微演讲比赛、与大师面对面、与导师学术交流、化学大奖赛等,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关注前沿性科学问题,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辨及表达能力。

据化学学院副院长徐首红教授介绍,为了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基地”建立了完备的进阶式科研能力训练框架,包括低年级的科学素养培养,到中年级科学研究方法培训以及高年级科学研究、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大一开始进入课题组轮转,明确个人的研究兴趣和方向,确定学术导师后,跟随导师开展科研工作。

2021级的刘孝艺同学,大一时,在詹望成老师课题组轮转,学习工业催化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内容,大一暑期则在贺晓鹏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第二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提出自己的猜想——一种可以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荧光探针。刘孝艺说,自己学会查阅文献、写论文以及选择探针,都离不开贺老师的指导。

在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后,刘孝艺不久前独立撰写了一篇文献综述。“我写的是CO₂节能减排,查阅的资料包括目前CO₂的处理方法、排放情况,以及碳中和的相关文章,我所做的就是把多种方法归类整理。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科研的艰辛以及做事要选对方法,例如,写一篇文章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排版格式、表述逻辑等问题都要注意。”

根据“基地”实践训练安排,刘孝艺、向柯恒等同学即将进入各自导师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在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访学和科学实践,并在大四时进入毕业课题组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投稿、完成毕业课题等学习任务。

徐首红介绍说,“基地”目前还在针对四大化学理论课程探索推进项目式教学,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目标,从广度上不断延伸、难度上连续提升、挑战性逐步增强,打造适合于拔尖学生培养的化学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为实现拔尖学生5大能力的培养,即“文献调研、综述报告”“方案设计、可行性判断”“动手操作、实验技能”“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团队合作”能力,打下稳固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