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青年疲劳学术研讨会

稿件来源:机动学院   |作者:机动学院   |摄影:机动学院   |编辑:   |浏览量:2527

机动学院机动学院

10月23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我校共同主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和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疲劳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大数据背景下的疲劳强度与寿命”为主题,采用线下和网络直播方式举行,校长轩福贞担任会议主席。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青年科研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截至目前,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点击量达1.2万余人次。

校长轩福贞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高端装备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数据科学的兴起,装备智能化成为新趋势,材料与结构的疲劳断裂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撑装备的寿命与可靠性,如何发现和培育疲劳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成为重要的命题。他表示,举办全国青年疲劳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交流疲劳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青年人才培养问题,促进更多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为重大装备的寿命与可靠性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哲峰研究员表示,希望更多青年人才从事疲劳研究,在疲劳基础理论方面不断创新,在解决工程构件的抗疲劳问题方面不断进步,为解决中国制造业中的“卡脖子”难题作出贡献。开幕式由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强主持。

会议邀请了多位本领域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作题为“碳中和背景下的结构完整性问题”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双碳目标驱动下结构完整性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方向;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作题为“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确定性与分散性”的报告;天津大学陈旭教授作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疲劳损伤基因特征识别和寿命预测”的报告;轩福贞教授作题为“基于数据科学的结构强度与寿命”的报告,阐述了数据科学应用于结构疲劳研究的必然性、重要性及前沿方向;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作题为“疲劳的第一性原理预测”的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兵教授作题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40年”的报告。会议特邀报告由华东理工大学朱明亮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庞建超副研究员分别主持。

会议共设4个分会场,与会人员围绕极端条件疲劳失效、先进疲劳试验技术、疲劳强度与可靠性、疲劳断裂微观机制等四个方面积极开展研讨。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议评选出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的8位研究生获得优秀墙报奖。

全国青年疲劳学术研讨会具有悠久的历史,第一届和第二届会议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在沈阳和西安举办,该系列会议于2019年在沈阳重新召开。全国青年疲劳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青年学者们加强联系与交流、促进学术进步的重要活动之一,一大批青年学者已经成长为杰青、院士等国家级人才。据悉,第五届会议将于2023年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26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