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甘当绿叶全力支持 对口支援五高校硕果累累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校办   |摄影:校办   |编辑:   |浏览量:4242

校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口支援是中央为缩短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保持中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做出的重要决策。自2008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对口支援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学校组织、人才、学科等方面的优势和力量,扎实做好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008年)、青海大学(2010年)、宁夏大学(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18年)、大理大学(2019年)的工作,有力地彰显了华理的社会担当。


顶层设计,对口支援常态长效

为了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学校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不仅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单列对口支援经费,每学年召开对口支援工作例会,还制定《与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管理规定》《关于对口支援高校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实施办法》《干部与教师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相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在对口支援办公室设置专人负责日常沟通协调。

图片说明:2018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来访

   图片说明:2019年7月4日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一行来访

基于互访交流工作机制,学校和学院主要负责人与对口支援高校负责人经常开展交流沟通,并持续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例如,化工学院、资环学院、机动学院、药学院等学校优势学科所在的学院,由学院党政一把手负责,校校对接、院院互联,形成校院两级对口支援工作体系,在学生培养、学科建设、师资提升、科研合作等方面,为受援高校提供全方位援助,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资源倾斜,联合培养共育英才

2011年,学校在国内首次提出并与石河子大学建立实施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整班建制“1+2+1”联合培养学生计划(大一大四在石河子大学学习,大二大三在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随后,学校依托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特色优势理工类专业,又与青海大学建立“1+2+1”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这些年共为受援高校培养学生近540名(“1+2+1”联合培养学生近400名,插班生近140名)。

图片说明:2011年9月,石河子大学2010级第一届联合培养学生在学校大门合影留念

图片说明:2018年5月31日青海大学交流生优秀奖学金颁奖仪式

为了保障学生联合培养工作,学校增设了联合培养学生专项奖学金,聘请在学校攻读定向博士生的受援高校教师作为联合培养班的班主任并每月发放工作津贴,并为联合培养学生召开迎新会、期中或期末座谈会,及时解决联合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关心和温暖送到每位同学。

同时,学校还积极选派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教师骨干近30名,前往受援高校支教,为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受援高校,开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空中课堂、“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等课程,并开放智慧树线上课程等教学资源,获得《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学化工学院获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选贤派能,提供坚实师资支撑

为助力受援高校学科人才培养,学校先后选派凌立成、曹贵平、王伟、郭丙君、过弋、李涛、郭旭虹、叶邦策、赵基钢、李永生等10名优秀教师,到石河子挂职或长期服务;选派刘够生担任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盐湖系系主任、徐世爱担任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兼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推荐李剑担任大理大学兼职特聘教授;选派于广锁在宁夏大学长期服务,推进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协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建设,推动援建专业布局与发展。

图片说明:叶邦策(左)在石河子大学挂职、于广锁教授(右)在宁夏大学长期服务

学校教授在受援高校全心投入、工作出色。援疆工作优秀个人叶邦策教授在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职工作了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完成学院“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推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化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助推石河子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力促进了化工一流学科建设。徐世爱教授自2014年担任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院长8年来,大力引进青年博士,帮助学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实化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强化院级管理,缩短管理链条,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推动化工学院在2014年被列为青海大学改革试点工作学院,帮助青海大学成功申报“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公示中)。于广锁教授在宁夏大学承担各种教学育人任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4名;组建科研团队,形成以5名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含碳基质高温气化”长江学者引进创新团队(省部级)。李剑教授协助大理大学成功申报“药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公示中)。

同时,学校先后接收近70名受援高校教师、管理干部来学校进修或挂职,录取近50名受援高校教师为学校定向博士生,2019年开始与青海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并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升受援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及教学与管理水平。


科研合作,助推学术水平提升

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与专业,由学校教师领衔,联合组建创新团队,共同申报多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叶邦策教授带领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石河子大学“零”的突破)和面上项目各1项。郭旭虹教授带领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兵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各1项。徐世爱教授依托青海大学联合申报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专项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横向科研合作项目1项,合同经费超过450万元。凌立成教授、辛忠教授等联合石河子大学成功申报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近10项。于广锁教授开创了气流床煤气化热态原位研究新领域,深化了对气流床气化过程的理论认识;依托宁夏大学牵头申报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项;所组建团队申请发明专利1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36篇高水平论文,获批各类课题基金7项,获批横向技术开发项目5项,总到账经费近1200万,其中横向项目到账经费200余万元。李剑教授依托大理大学,成功获批“云南省专家工作站”建设,与大理大学姜北教授和夏从龙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展抗衰老和抗心衰药物研究。袁晓研究员带领团队教师,协助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开展“50KW多功能光伏电站”“新图书馆110KW光伏和建筑一体化系统”以及“太阳能综合利用展示厅”等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助推启迪新能源学院落地生根。

图片说明:2020年10月24日,云南省李剑专家工作站暨药学学科建设校企合作交流会

学校积极指导受援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受援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经过共同努力,受援高校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帮助宁夏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与宁夏大学合作共建“煤炭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支持石河子大学“氯碱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和建设;与青海大学共建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柴达木盐湖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积极参与“盐湖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博士点的申报和盐湖化工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帮助大理大学申报云南省滇西抗病原植物资源筛选研究重点实验室获批。

对口支援十二载,全力帮扶不停歇。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华东理工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落实好全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会议精神,与各兄弟高校携手努力,共同推进对口支援这项有大爱的事业,全力推动受援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28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