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战疫日记|大学教师社区战疫:我们一起奔跑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傅文婧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60

疫情来袭,每个人都是防疫的一份子。华东理工大学的司忠业老师积极投身所在社区一线,从配合社区到变身一线防疫“多面手”,他用热情传递温暖,也用智慧化解难题。

讲述人:司忠业(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师)

“司老师,马上有一批政府物资要到小区门口,请组织志愿者卸货、消杀、分发。”“司老师,36号楼昨天出现了阳性病例,今天的垃圾该怎么收集?怎么处理?”……每天的24小时,我的手机微信里来自居委、物业、志愿者、居民的各种消息就这样连绵不断,我也随时准备处理来自各方的通知和求助。

3月中旬,我居住的社区开始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看到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大都是退休老人,防护穿戴实在令人担心,我便主动打电话给居委,报名担任核酸志愿者。第一天上岗,我给年龄较大的志愿者示范如何穿脱隔离衣、培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然后在维持居民排队秩序的同时,帮助社区老人准备核酸码。几天下来,情况才令人逐渐放心。

4月1日,我们社区进入封控状态。由于我有前期工作经验,便被居委会委派为所在社区党员志愿者的负责人。随即,我又在小区物业经理缺失、业委会主任缺位、居委工作人员因密接隔离的情况下,从一名普通的居民志愿者,成为身兼社区管理“三驾马车”的领头羊,深感责任重大,困难重重。

抗疫工作和普通的志愿服务有很大不同,必须尊重科学规律,研判疫情状态。从社区通报第一例核酸检测异常开始,我便带领志愿者团队迅速制订了应对措施,在等待核酸复核的几十个小时里,悄悄提升了防控力度。

随着首例阳性病人的确诊,社区居民的内心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为此,我邀请党员志愿者中的专业人士给居民进行科普教育,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又连夜对着电脑手绘社区地图规划各楼栋核酸检测路线。同时,我提议物业改变原来的垃圾收集方式,在各楼栋中征集志愿者负责把垃圾送下楼,避免物业人员“走街串巷”带来风险。此外,我还邀请封控在家的医务人员和前来采样的医务人员,指导志愿者做好个人防护。

和很多社区一样,我所在的社区老人较多,还有孕妇和罕见病患者,居民们求医问药的需求比较多。封控伊始,我就组织居民里的医务专业人员组成医疗支援小组备用,并先后开辟了互联网配药、医保卡配药、药店购药等多个渠道。

我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起深入了解独居老人的情况,和相关楼组长及志愿者一起探讨解决他们的吃饭、买菜、配药等问题。对社区物业人员、保安、保洁的身体健康,我也非常关注,开展培训的同时还提供足够的物资,告诉居民“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关照楼栋联络人在每次团购物资时都要询问一些老人、外国友人、少数民族居民的特殊食材需求,并组织开展安全楼栋内的物资互助。

随着社区疫情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团购给社区防疫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我邀请几位在食品相关行业从事品控、法务、财务工作的居民志愿者,共同组成“团购审核小组”,要求团购发起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提供供货商资质、运货人健康情况以备审核。

与此同时,我发起成立物流志愿者团队,统一负责所有快递、外卖等外来物品的规范消杀和运输,所有物资通过楼外和楼内的志愿者无接触配送,居民不直接接触外来人员和物资。对封控楼栋的管理更加严格,招募楼栋内志愿者并优先保障“大白”的供应,核酸采样全部在封控楼下进行,合理规划每户上下楼顺序。通过这些措施,彻底切断病毒在社区内的传播。

受学校网课的启发,我决定搭建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第一件事,就是鼓励一位封控在家的舞蹈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教学,大大缓解了居民的紧张情绪。此外,我还和阳性确诊病例及其家属、同住人都分别建立了微信联系,鼓励他们放松心情,增强信心,加强自我管理,争取早日康复。

为了让居民及时获取更多信息,我带领党员志愿者团队编辑社区疫情“非正式通报”,把疫情情况、物业情况、物资情况以及社区发生的暖心事、突发事、新鲜事向居民及时通报,鼓励大家共同对抗疫情。

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居民对封控政策的不解、对物资不均的疑问、对居委工作的不满在增加。针对这个情况,我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居委书记开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又通过居委书记和居民面对面的线上会议,让居民充分表达意见、建言献策。这次会议及时平复了居民们的情绪,解决了积压的问题,也有效提升了居委和志愿者团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依然在和病毒赛跑。所幸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群人和我并肩,勠力同心。

原文来源: 东方网  |  发表时间:2022-05-16  | 作者:傅文婧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