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2024-2025年度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心理委员小家评比答辩会

稿件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心理咨询中心   |摄影:心理咨询中心   |编辑:   |浏览量:400

心理咨询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学校于4月9日下午在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419室举行了2024-2025年度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心理委员小家评比答辩会。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原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陈增堂,我校保卫处副处长张善得,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永慧,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蔡禹甸、蒋婧琪担任答辩会评委。答辩会由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谢静茹主持。

本年度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经学院申报,心理咨询中心复核,共有13个学院进入答辩环节。本次答辩由参评学院学生代表围绕2024-2025年度心理委员队伍培养情况、心理委员小家的制度建设情况、学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活动参与动员情况、心约华理活动开展情况、朋辈互助措施和特色工作等模块进行汇报。

在答辩展示环节,13个参评学院聚焦心理委员小家平台建设,立足学科优势、围绕育人需求,系统呈现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例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信晴+四叶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聚焦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特色品牌活动打造、心理育人力量夯实四大维度,构建了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商学院的“商语心坊”心理小家坚持创新赋能,打造了多个品牌活动,形成了多项独具特色的成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求。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新构建了“1+1+X”的立体化心理健康工作模式,通过打造温“心”驿站平台、建立四级心理健康网络体系队伍、开展多项品牌活动切实提升了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外国语学院通过“心苗计划”“心能加油站”“心领袖榜样”等多条培养路径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委员队伍,筑牢了学生心理健康防线。物理学院坚持科教结合的育人理念,在心理科研、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三管齐下发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术科创全过程,通过专业引领夯实心理健康工作基础。

在点评与总结环节,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原理事长、同济大学陈增堂教授对我校各学院在心理委员小家平台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心理委员们的辛勤付出和助人精神。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永慧教授回顾了学校心理委员工作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探索起步到逐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再到如今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化工作模式,心理委员工作已成为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评审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全面性,本次评选除现场答辩之外还设置函评环节,邀请兄弟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委员工作等方面的资深专家参与评审。专家们围绕“基础支撑性、工作创新性、育人实效性、发展持续性”四大核心维度展开评估论证,并针对心理委员小家优化方向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心理委员小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法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的心理委员小家荣获2024-2025年度“优秀心理委员小家”荣誉称号。

本次优秀心理委员小家评选答辩会既是我校心理育人体系的阶段性成果检阅,也是深化校院协同、推动工作提质的重要契机。学校将持续深化“心理委员小家”品牌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积极心态的新时代青年筑牢心理基石。

发布时间:2025-04-14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