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内生动力促发展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姜浩峰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回首2024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不少首次突破: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

一串串亮眼数字的背后,显示着中国经济在逆风中努力向新而行!

2024年初,在全国两会之际,《新民周刊》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时,他表示,“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掘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发展红利,仍是国家发展之关键”。如今展望2025年,新华社在报道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及“以科技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和“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从中得见,“发展”仍然是2025年中国经济、民生之重。

同时,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该如何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成为题中之义!

流动中见活力

“国家自主研发的C919飞机是标志着国家民航科技的重大突破和航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2025年元旦起,C919将执飞‘上海虹桥—香港’往返航班,这次定航计划可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搭乘C919飞机,感受国家的非凡成就,也可让其他搭乘此航班的国际旅客更认识中国民航科技的发展,让香港这个国际航空枢纽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优势,将中国航空制造业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成就,带向世界舞台。”这是东航C919准备执飞沪港定期航班之际,香港特区运输与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所言。

在陈美宝看来,未来,香港可以在更多范畴例如飞机租赁、买卖等方面做出支持和配合,推动国产客机走向世界。陈美宝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商飞有更多业务到香港地区运营。2024年中国各航空公司完成旅客运输量突破7亿人次,创历史纪录,展望2025年,诸如一些免签政策的落地等等因素,民航客流仍可看高一线。

2025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民用装备制造领域,除了C919飞机继续传来好消息以外,中国稳健的向前迈进之步伐,在高铁研发制造上也令人瞩目。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这标志着“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提升我国铁路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如此评论。而更有媒体干脆起这样的标题,“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未来,比如京沪之间列车,是否能达到单程2.5小时左右?

《新民周刊》记者近日搭乘G10、G17次列车往返京沪,发现这单程4个小时多的行程——已经很快啦,而在乘坐舒适度方面又有新的提升。比如G10次列车从上海虹桥出发后,无论是在坐席上扫码,还是点开手机12306应用软件,都能预订南京南站、济南西站外卖餐食,且中西快餐、咖啡饮料、水果点心,各种品牌还不少。下单成功后,商家在列车到站之际能够将餐食送到站台,并由列车工作人员将之送到乘客坐席。整体上看,相当便捷。当然,与餐车提供的盒饭相比,每单要加8元快递费。看上去简单的外卖服务,其实进一步考验着中国高铁的运营能力——分秒不差。无论馄饨水饺,还是汉堡、薯条,送到嘴里还是热乎的呢!由于有了价格合适的高铁餐食快递,反倒是前些年多见的在车厢内寻觅方便面充饥的旅客变得稀少了。

从数据看,2024年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与民航一样创历史新高。铁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等主要旅客运输指标稳居世界首位。

物流方面,高铁快递餐食只是物流增长的一小部分。在2024年12月初,国家邮政局抓取锁定了一箱由甘肃天水发往重庆的花牛苹果,认定这是2024年第1500亿件快递。记者回想起上个世纪末一次乘坐火车的经历。当时列车在天水郊外临时停车,漫山的苹果树枝头挂满了果,看上去是个丰收年。不少十来岁的小女孩拎着篮子到车厢边,向车内旅客推销苹果,价格极为低廉。如今,随着中国年人均快递超过100件,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量超7.29亿件,让一些特产的原产地生产者更多受益。这实际上也在缩小东西差别、城乡差别。“2024年百强城市的省份分布情况更为均衡,一些中等和中小城市因在民生建设、生态环境和优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而进入综合发展百强榜。”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告诉《新民周刊》,“在我们日前公布的《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4)》中,可以发现,除了江浙沪、广东、山东等省份以外,诸如福建、河北、湖北、江西、内蒙古等的上榜城市数量也颇为亮眼。其中,湖北上榜数量增加明显,显然与其位处中部九省通衢,且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国家投入进一步增加等等有关。”

在何雪松看来,人流、物流外加信息流的进一步流动,2025年“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了实现的可能。

开放与稳健并举


2024年12月23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试开园第3天,阳光的照耀下,冰雕建筑和雕塑闪闪发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如此声音,释放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强烈信号。

何雪松告诉记者,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目前在经济与民生建设领域依然在国内领先。而青岛、厦门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劲与活力。“同时,我们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郑州、成都、武汉、西安等中西部省会城市的表现优异。这些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凭借强大的产业优势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人口集聚能力显著增强,人口年龄结构更为年轻,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强。”

而有意思之处在于,哪怕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一些商业项目也在向中西部有特色、发展得好的企业学习。比如在超市方面,上海某知名品牌就在2024年11月底公开宣称,要向某河南知名品牌超市学习,调整改善门店结构。

“上海的商超市场竞争激烈,且开放程度较高。有一些知名品牌外资曾经成功,又似乎准备黯然离去。但又有新的外资进入。而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有国内品牌不仅向外资学习,也向中西部地区知名企业学习。”有经济专家分析,“这其实显示了大上海商界人士的开放心态。”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动改革举措落地既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将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何雪松看来,寻找新的“合”力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正因此,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从严治党,通过党领导和组织社会,寻找新的“合”力,将社会各个层面组织起来,完成系统、制度和心灵层面的整合。记者注意到,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部署,中央层面的改革文件陆续出台。“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2025年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将加快推出。”董煜分析。

2024年12月30日,江苏南京,一商场里展出的多媒体艺术互动装置,外形酷似“智能使者”,充满未来主义色彩。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在董煜看来,2025年,政府部门要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推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以拓展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2024年12月26日,世界银行上调中国经济预测。而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也指出,2024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运行中呈现诸多结构性亮点,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展望2025年,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演化。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从国内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企稳有助于带动消费和投资增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主笔|姜浩峰

原文来源: 新民周刊  |  发表时间:2025-01-01  | 作者:姜浩峰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