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社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以教书育人为志业 | 致敬第40个教师节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涂善东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师大师生座谈并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10周年。适逢第40个教师节—— 一个属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温馨而庄严的日子,为致敬每一位教育路上的奋斗者、筑梦人,《教育家》杂志聚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这一主题,聆听一线教师心声,看见教师成长中的欣喜、困惑,并邀请多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度解读新时代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角色定位,共同描画未来教师的成长蓝图与前行路径。

本篇推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院士的文章。

涂善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9项、国际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件。

不坠先绪

今年暑期,借公务回广东大埔老家。在茶阳沿汀江溯游而上,走过一段青溪“绝密使命”的红色道路便到了大坑村口,复行数百米,可见村头有个几近荒芜的围屋,这就是我祖辈们居住的“育德堂”。地处偏僻乡村,家族不大,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家风家训。进到屋里,我轻轻抚摸着一百多年前先辈们留在墙上的几何图案和计算公式,突然感觉如触电一般,恍惚间他们似乎站在了我的面前,叮嘱我们勿忘先辈之志。

曾祖父涂省斋(1851—1924),前清秀才,毕生致力于乡村教育。上世纪初,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更莫谈开启民智。但民智不开,何能救国?于是,一批仁人志士致力于教育救国。他是当地积极倡议办学者之一,先后创办强立学校于长治、育德学校于青溪,还创建了乡团模范队。汀江流域的辛亥革命人士,多由此产生。

祖父涂演凡,1885年生,继其兄之后,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秀才。他于1907年加入同盟会,点燃闽西辛亥革命烽火。但他深以为非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不足以救中国。于是,辛亥功成后,弃政从教。一方面编订《小学教程编制》并在全省各县推行,另一方面主张并积极传授注音符号,创办“杭永注音字母传习所”。为了适应客家地区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之需,他还创造“客话注音字母”,自办夜校传授之。他深受其他国家高识字率的触动,致力推动“草鞋计划”(又称“二百兆平民的识字计划”,以期我国识字率达到50%)。在那个我国备受列强欺辱、战乱不止的年代,要实现这些目标谈何容易,但他们只要有片刻的安宁,便致力于教育。他们的奉献值得后辈缅怀,他们的事业值得我们承继。

家父涂祥生,1947年毕业于大埔中学,幼承家训的他选择了教书,一辈子在乡镇、县城的中学执教,所教、所带班级均成绩斐然。他最在意的是,要对得起家长们的托付和社会的期待。家母曾纯英是一名乡村教师,她1935年出生于新加坡,儿时随母回国。在重男轻女的小乡村,女性基本没有学可上。她多次哭求上学,终于在13岁时,在南洋亲人的支持下勉强克服困难读上了书。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1959年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先后在七所乡村小学任教。虽历尽万苦千辛,母亲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初心不改。在每一个村落,她都与村民们互相帮助,村民们喊她一句“先生”、送她一把青菜,她便以更加努力地教书育人作为回报。村里的孩子们有感冒肚痛,她也备有常用药,帮他们及时医治。在父母、老师们的支持下,我在中学时就积极参加农村的扫盲活动,晚上打着火把到小村寨里教农村妇女读书识字。

教育工作者们的努力没有白费,1982年,我国15岁以上成人的识字率达到了65.5%,劳动力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为我国的工业化转型和城镇化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促进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攀升。

教育报国

我出生于1961年,刚记事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父母对我的希望是学一门谋生手艺;上高中时,欣逢粉碎“四人帮”,我得以参加考试,并选择了具有化工特色的南京化工学院。此后,我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1990年,应邀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做客座科学家。在我破解焊接结构蠕变损伤难题取得进展时,母校发来了迫切希望我回国的信函。当时国内外的研究条件和生活条件均存在巨大差距,回国的学者寥寥无几。但我从来不曾忘记祖辈们的奋斗、父辈们的努力、国家的培养。“中国还是要靠中国人来建设”,这点朴素的认识,促使我决心回国服务。

1993年回国后,我正式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教书匠。我自知不是回来吃现成饭的,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做些改变。20世纪90年代,化工生产事故频发,更需要我们为国出力、发挥所学所长。我带领助手和学生们深入生产第一线,一旦有失效事故发生,我们均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我们为企业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也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在大量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完善了高温高压设备预测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技术方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

在世纪之交,我国工业化转型如火如荼,其时我国工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全社会对工程教育的认知与支持也远远不够。在强烈使命感的驱使下,我参与工程教育改革,以综合交叉的思想倡导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担任大学副校长期间,我进一步提出全面工程教育的理念,致力在整个社会和教育系统推动全过程、全包容、全民众的工程教育。在我国工程建设“大干快上”之际,我于2015年提出“工科毕业生誓言”,希冀工科大学生们把人类的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谨记使命、不断创新,安一方乐土、定四海青山。

何以为师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腾飞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与过去一百年相比,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知识获取与知识传播的形式:当人工智能大模型出现后,AI教授、助教能说出地道的汉语、英语、法语等语言;只要有一个好的教案,AI系统就可以帮助实现全球无障碍的知识传授。

在这样一个情形下,许多人或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今后还需要“以教书为业”吗?有一点我们应该坚信:人类的文明需要传承,也需要发展创新。个人认为,教师的执业方式变了,但培育人才的师道是不会变的。历经数千年不变的师道或所谓的教育的第一性原理,应该至少包含如下几点——

传道启智。韩愈的《师说》开宗明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前所述,知识传授、答疑解惑的功能或将日渐为AI教师所替代,然而所谓传道,即传承启迪人类的智慧、对真相的叩问方法以及对真理的追求态度,则是人工智能系统所不能及的,人类也不能将这种教育功能交由智能系统完成。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些任务是今后教师们寻道的方向,也是传道前行所必须努力达成的。

因材施教。孔子是千百年来教育事业伟大的奠基者,他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主张不因贵贱贫富的条件差异限制施教,也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技术,教育公平可望较好实现,使不同学习能力的人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然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有人发育得早,有人发育得晚,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后者不公平,导致大家都在起跑线或起跑线之前便开展竞争,而在后期则普遍乏力。我的个人实践经验是,晚熟的人同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样可以取得巨大成就。因此,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晚熟的人,也逐渐成为我的教育信条。

教学相长。在知识获取面前人人平等的时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已然过时。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所有的教育活动应当围绕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展开。因此,未来的教学方式必是师生平等的。对于探索新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同样的自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教师也应成为突破知识边界的先锋,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内驱为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努力的方向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内心的自在与和谐。有效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生驱动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持续追求知识,进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样,未来的教师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也需要在这个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有内生的动力。此谓“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化教于心”。

原文来源: 光明社教育家  |  发表时间:  | 作者:涂善东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