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8个学院16位老师合力打造,华理这门通识选修课有多特别?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刘晓晶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在华东理工大学,有一门特别的通识选修课,虽然只有16个学时、1个学分,但是教师阵容超豪华,共由16位老师组成,他们分别来自信息学院、商学院、机动学院、材料学院、药学院、艺术学院、社会学院、法学院等8个学院。

这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就是“AI与数字经济”。

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衍生出了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新的动能、新的业态,数字经济可谓第五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的整体性变革。华东理工大学推出这门选修课,目标就是要让每个置身于数字经济大潮中的学子,都能粗通“水性”。

据了解,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学校组织协调下,该校信息学院教师周家乐、商学院教师蒋士成和陈万思等开始共同架构该课程。经过近一年的建设,“AI与数字经济”通识专项选修课于2023年暑期正式上线面向学生开放。

按照计划,作为一门16学时的通识选修课,“AI与数字经济” 以慕课为主要形式,课程内容主要包括4个部分,即:数字经济概述、数字经济中的消费与生产、数字经济中的组织与管理创新,以及数字经济的治理问题与治理体系的创新。按照定位,课程内容不以介绍模型和机理为主,而是着力于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如何与数字经济相结合,AI如何赋能各行各业。

据介绍,以机器视觉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信息学院教师周家乐,不仅承担该课程架构的任务,也承担其中关于人工智能简介这部分慕课内容的制作。除了周家乐之外,还有来自多个学院的老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为学生解读数字技术在消费和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在数字经济概述这部分内容中,信息学院黄建华、黄如、罗飞等3位老师分别介绍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AI赋能的物联网智慧城市交通流量控制、AI与云计算,机动学院教师周炜主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

“课程设置视角的独特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注重学科交叉和现实应用,不同学院的老师将各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关于智慧城市、智能复合材料、数字医疗、数字化行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各种生产生活实例,让我们感受到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强大力量。”刚刚学完课程的机设223班学生丁天阳说出了自己的体会。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技术进步、产业格局的变化,高校如何托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为了提升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努力打通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整合多方资源,推进新工科试验班、双学士学位项目、辅修专业、在线微专业等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课程建设层面,着力打造和建设了包括“AI与数字经济”在内的一批通识选修新课。

原文来源: 上海徐汇  |  发表时间:2023-10-13  | 作者:刘晓晶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