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新征程 新奋斗|常怀感恩之心,一名深山学子的返乡“劝学路”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王嘉露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10

杨孟平回家乡劝学

从班级垫底到名列前茅,从落后的大凉山到繁华的大上海,从没接触过电脑到保送人工智能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再次回到大山……来自大凉山的“95后”青年杨孟平不仅通过不断努力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他还靠着自己的努力,向家乡人证明了“读书有用”。

杨孟平一直致力于家乡的劝学促学,六年时间里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深入5个村庄,7所学校,累计影响帮助了2000多名学生。他说:“希望学成后能够为家乡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增光添翼,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乡。”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学校也要两小时,离县城高中更远,而山里的矿业资源却是近利,杨孟平从小目睹着村里很多人为了后者放弃前者。“路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杨孟平深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一直勤奋刻苦,努力学习。

2015年,杨孟平成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然而,山里的杨孟平在刚入学就遇到了较大的问题,他在上大学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都早已学过编程知识。“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不懂的就多花时间搞懂。”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杨孟平没有放弃,他利用更多时间,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杨孟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排名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并且成功保送为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除了学业上的压力,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他积极参加学校勤工助学、家教、实习等兼职,上大学后就没有问父母要生活费,偶尔还会给家人添置衣物。

饮水思源,杨孟平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深刻地认识到家乡的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改变,需要有人担起责任,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坚持学业,走出大山。

响应深山呼唤

反驳“读书无用”

杨孟平曾在泥泞中走向学校,在暗光下打开书本。对像他一样出生在深山的孩子而言,读书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是悬崖边的一株稻草。然而,家乡很多家庭认为“读书无用”,导致不少孩子辍学。为了改变这一观点,从2015年开始,杨孟平每年返乡都会踏上漫漫劝学路,反驳“读书无用”。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着学校“心灯”实践团队来到大凉山最贫穷的昭觉县。一行12名本硕博成员提供从理论到技术的支持,他们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悬崖村钢梯,通过8门科技课程的覆盖,以科技为“芯”,照亮孩子们心中的那一盏灯。“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位小朋友用力在纸条上写着,纸后面的印子格外突出,这让杨孟平深受触动。

同年11月,杨孟平在上海市十佳资助大使的演讲台上,讲述着自己的“漫漫劝学路”,鼓舞更多人回到大山,激励更多人担当责任。12月27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到校调研,肯定和赞许了杨孟平的劝学之路,让杨孟平更坚定地用劝学扶智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添砖加瓦。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也通过线上给100多名高中孩子们答疑解惑。

以学识助力乡村振兴

用行动建设美丽家乡

对比家乡和很多发达地区的发展情况,结合每年深入村庄、社区等调研情况,杨孟平认识到家乡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以及相关教育都还停留在比较滞后的阶段,家乡人民接受前沿科技意识也还较差。

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更好的助力于家乡建设,杨孟平选择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学位。在课程学习中,他认真踏实、勤奋上进,每一门课程中均排名靠前,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在科研实验中,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经常与导师和同学探讨学术,跟紧前沿研究方向,目前已完成SC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学术竞赛中,他敢于创新、奋力拼搏,作为团队负责人获得“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杨孟平以学识助力乡村振兴,用行动建设美丽家乡,把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学习上,落实到工作生活中,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他将爱国精神转化为爱国之行、报国之志,为祖国和家乡发光发热。

原文来源: 劳动观察  |  发表时间:2023-04-16  | 作者:王嘉露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8日